基于国外循环农业理念对发展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经济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1-12-10
摘要:本文在论述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含义和特点的基础上,比较了循环农业与生态农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区别.简要概括了国外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并深入探究了国外循环农业发展的内在原因;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国外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经验对发展中国生态农业经济的启示.
关键词:国外;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经济;启示
自20世纪开始,不断累积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推动着人类社会文明前进的脚步,科学技术及生产力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升.然而,取得人类上述巨大发展的同时,人类社会也随之面临着巨大社会问题:人口剧增、资源浪费与枯 竭、环 境 污 染 严 重、生态环境脆弱等.
当前,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资源和环境问题, 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通过建立系统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获得了生态环境、社会以及经济效益三者之间的协调、统一发展. 中国农业正由 “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农业向 “高效、高产、优质”的现代农业转型,如何借鉴国外循环经济理念,实现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有效维护生态环境、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1 循环农业及生态农业
11 循环农业的概念及特点
所谓循环农业是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在尊重经济活动系统及生态系统规律的前提下,以农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的发展战略为倡导,以经济效益为动力,并以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估体系及绿色 GDP核算体系为向导,遵循减量化 (Reduce)、再使用 (Reuse)、再循环 (ReG cycle)和可控化 (Regulate)的4R原则,通过实施边界内有效干预,将农业经济系统纳入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优化农产品自生产到消费的全部产业链结构,基于物质的多级循环使用,实现产业活动对环境的最小危害及干预,利用生物、环境间的互相关联实现生态系统的能量、物质、信息及资源的有效转换,最终建立整体经济社会的循环经济模式,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 “三效统一”[1G6].
12 生态农业的概念及特点
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充分运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实现自然资源的保护、培植以及合理利用,防治和减少环境污染达到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及可持续发展[7].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生态农业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及生态经济规律为基础,通过汲取传统农业宝贵经验、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发展规划,协调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保护、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8G9].
综上所述,生态农业就是将土地、空气、水等农业生态中各环节因素看作一个整体,以发挥该整体的最大功效,将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高效产业和恢复及改善生态系统相结合,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 “三效统一”.
13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
131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业之间的相互联系
研究表明,循环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发展目标都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是两者强调侧重点有所不同.循环农业强调遵循4R原则,通过合理组织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减少农药、化肥等物质的投入,以绿色消费为主导,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将动植物生产的副产品、生活废弃物资源再利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则是强调通过优化农业生产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对环境的损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本质上,循环农业与生态农业是交叉与重合的.实践中,很难明确地区分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业都强调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资源投入、经济效益最大化;只不过,循环农业侧重强调通过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而生态农业更加注重通过优化农业生产过程,降低对环境的损害[10].循环农业与生态农业是交叉包含的关系,生态农业的内容被包含在循环农业之中,循环农业包含的模式远比生态农业丰富.
132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区别
笔者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循环农业与生态农业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区别:
(1)循环农业与生态农业侧重点各不同.循环农业既兼顾生态效益,又注重经济效益.循环农业的侧重点在于考虑到资源的有限性,遵循原则,本着循环利用有限资源的核心宗旨,通过最小的生态、经济成本换取最大的产出.而生态农业以生产环节为侧重点,强调农业生产环节对生态环境的零损害, 对生态效益的重视性远超过对经济效益的追求.
(2)循环农业与生态农业所处的层次地位不同. 生态农业是循环农业的基础,而循环农业则是生态农业的高级阶段.
2 国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21 国外循环农业发展状况
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为了摆脱当前的农业发展困境,分别提出了精准农业、节水农业、永久农业、绿色能源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不同形式的可持续发展循环农业发展模式[11G13].
211 美国精准农业
美国是最早实施精准农业的国家之一.所谓精准农业也称精确 (细)农业,其指导思想是根据土地的具体条件划分为若干操作单元,对每个操作单元的土壤和各项作物进行精准的管理,并且通过优化,最大限度地减少使用农药、化肥等外部农业投入,充分利用水、种子等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获取高产量、高经济效益.
20世纪 90 年 代 以 来, 美 国 将 全 球 定 位 系 统 (GPS)技术成功应用到农业生产领域.目前,GPS 已广泛应用于玉米、小麦、大豆等生产领域的生产管理过程中,统计表明,通过指导施肥的农作物产量相比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施肥的农作物产量提高近30%,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相关知识推荐:农业科学杂志哪个比较好
美国在将科学技术成功引入农业领域的同时, 通过相关法规规定来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施用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环境资源的自然属性,以求获得长期经济效益.
212 以色列节水农业
以色列属于地中海型气候,特征为漫长而又炎热、少雨的夏季,以及相对较为短暂而又凉爽、多雨的冬季.从海拔2810m 的黑门山,一直到降至海拔392m 以下的死海,由于各地高度、纬度,以及与地中海的距离不同,以色列各地气候状况区域性特点也相当明显.
以色列为了适应其气候区域性差异,有效保持区域内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长期、稳定发展,形成了以节水农业体系为特色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节水农业是提高用水有效性的农业,是水、土、作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系统工程[13].节水农业灌溉方式主要为喷灌和滴灌,相比传统沟渠漫灌方式主要有以下优点:
(1)节约土地,扩大种植面积.传统沟渠灌溉方式需要在水源和田地之间建造各种传水沟渠,并且在田间还需要配备田埂、畦进行灌溉,这些水渠、田埂、畦等水利设施直接导致土地有效种植面积减少20%~30%.如果采用喷灌或滴灌,可以直接取消了沟渠、田埂、畦等原有水利设施,扩大有效种植面积.
(2)保护环境,渠道防渗.田间实行节水滴灌技术,水可直接输送到农作物根部,比传统灌溉方式节水达到1/5,可以有效减少灌溉淡水资源的使用量;同时降低了灌溉过程中引发土壤次生盐碱化的风险.
(3)降低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采用传统地面沟灌、畦灌、自流漫灌,要大搞平整土地,导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本投入加大; 采用喷灌或滴灌,土地可以保持其自然状态,无需平整,这样不仅可以大幅减少水利建设投入,更有利于大型农业机械进行连续作业,有利于施行大面积产业化种植;在坡度较大的耕地应用滴灌还能够防止水土流失.
(4)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提高.采用节水灌溉可以根据土壤干湿程度、作物生长需求对农作物进行适时、适量灌溉,确保作物更加科学地生长,显著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效益[14].
因此,节水农业的本质不是节水,而是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土壤干湿程度以及农作物生长的需水规律,高效运用水资源,提高农作产量和经济效益.它属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213 英国永久农业永久农业是指合理地规划设计农业生产的生态系统,使其具有生物多样性、稳定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性.永久农业的特点是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合理配置各种资源, 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15].
永久农业是一种土地使用和社区建设的行为, 目的在于努力将人类居住、区域气候、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动物、土壤和水和谐融入并形成稳定的具有生产力的社区.永久农业不仅局限于农业上的植物和动物生产,还包括社区规划与发展以及技术应用,如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堆肥,温室,节能住宅,水回收与再利用系统,太阳能食品烹饪和干燥.
永久农业的本质并不是在于各种元素本身,而在于人们给各种元素创造相互之间的关系.通过模仿自然界的模式而进一步增强这种协同作用.
214 德国绿色能源农业
绿色能源农业是指人们利用农作物 (绿色能源型)将太阳能转变为有机能,并将其储存于植物体内,再通过相关科学技术手段,将有机能转化为人类所需能源的一种农业生产活动.
德国科学家通过对甜菜、油菜、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进行定向培育,从中可以成功制取甲烷、乙醇等绿色能源.目前,德国可以用油菜籽提取植物柴油,以代替化石燃料柴油用作动力燃料,另外, 该植物通过技术转换还可用作化工原料.
绿色能 源 农 业 具 有 如 下 特 点:① 通 过 农 作 物 (绿色能源型)将太阳能转变为有机能,属于绿色可再生能源.② 通过相应科学技术将有机能转化为, 替代能源,被人类加以充分利用.③绿色能源农业的生产过程,主要吸收大气中的 CO2 和水,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角度来讲,可以降低大气中 CO2浓度,减轻地球表层温室效应,有利于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碳平衡.
22 国外循环农业发展的内在原因
221 财政补贴与管理措施相结合
美国政府从 20 世纪 30 年代罗斯福新政开始, 根据农业法的实际运行情况,不断调整、完善财政补贴水平和组成结构比例,从而保护农业资源环境、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场主的收入,调动农场主农业生产积极性.通过调整补贴在不同农业领域内分配比例,可以有效实施对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进行优化管理.
欧盟通过实施共同农业政策,并且不断进行改革,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率;通过补贴政策的结构调整,优先发展落后地区经济,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异;通过施行经济补偿等政策,加大环境保护支持力度,如对因自愿减少使用化肥、杀虫剂、灭草剂而受到经济损失的农民给予补偿,对退耕还林、不开垦荒地的农民给予相应的经济补贴.
WTO 统计数据表明,日本农业补贴强度为世界最高的国家之一.日本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匮乏,其山区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40%,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山区的农业明显落后于平原地区.然而, 日本潜心发展环保型可持续农业模式,通过制定、实施各种农业补贴政策,形成了符合自身特点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16].
222 先进科学技术在循环农业中的推广应用
在循环农业实施过程中,将现代高新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依靠科技进步,有效节约资源, 以科技为基础支持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稳定性和持续性.目前,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农业生物新技术也在不断得到应用.
223 完善的法律保障
美国农业全面支持政策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一直到2014年农业法,美国农业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完善,形成涵盖环境保护、鼓励科技发展、激励农产品出口贸易与农业税收等各方面内容的先进农业政策体系,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循环农业的发展,显著提高了美国循环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欧盟委员会通过实施共同农业政策,先后经过1992年 的 系 统 改 革 和 1999 年 的 欧 盟 «2000 年 议程»,彻底革新了自身农业政策,大幅提高了欧盟国家的农业生产率.欧盟还通过施行经济补偿等补贴政策,在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前提下,引导农民进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退耕还林,减少了荒地开垦量和农业化学投入品 (化肥、农药、杀虫剂等)的使用量,环境得以保护和恢复.
日本经过多年的发展、改进与完善,先后制定了 «食物、农业、农村基本法» «可持续农业法» «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等法律法规,并且这些关于循环农业方面的立法具有较强的超前性和可操作性.
3 对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启示
31 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
人口、资源、环境,已成为阻碍当今农业经济发展的三大难题.中国是农业大国,且人口众多, 资源相对匮乏,资源约束和环境问题在中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①由于工业用地和房地产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中国耕地资源正在不断减少.② 近几十年,随着中国工业化快速发展, 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污染和空气污染,加之农业生产过程中化学肥料和农药不科学使用,导致耕地质量退化,从而导致了粮食减产.③中国现在农村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优秀的农业经验难以得以继承和发展.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农业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要求,现代农业虽然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居民生活水平随之大幅提高, 但是这种 “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立足中国实际国情,因地制宜,发展中国特色生态农业,才是中国农业经济长期、可持续、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中国农业科技工作者从各自工作领域, 对中国生态农业进行了一些较深入的理论研究,并在一定区域内进行一些先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普及工作.然而,从生态农业宏观发展角度来看,中国生态农业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① 理论基础不完备. ②技术体系不够完善.③政策存在需要补充、完善. ④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特色农业发展要求. ⑤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等.上述问题正严重限制中国生态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应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出发,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努力解决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促进中国生态农业经济实现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
32 国外循环农业发展的启示
321 完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国外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经验表明,完善的农业法律法规保障体系是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关键环节.结合中国国情制定生态农业经济法律法规,可以更好地引导生态农业规范化发展.另外,通过实施补贴、税收等政策,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手段调节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或农业从业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明确土地流转周期,引导进城务工劳动力返乡务农,保证未来中国农业能够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在完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过程中应大力推进制度创新,根据不同时期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 推陈出新,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实用,为现代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17G22].
322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现代生态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农、牧、副、渔、林各行业的综合协调发展.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环境、资源、农业发展历史、经济状态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国外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成功的模式,虽然值得学习和借鉴,但是发展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经济应该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充分考虑区域特点,进行整体优化布局,扬长避短,充分、合理利用各地资源,以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系统.
另外,各级政府在进行工业、房地产建设和公共设施用地规划时,应该充分考虑对耕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尽量使其降低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促进生态农业系统发展.
323 推进技术创新,加速成果转化
加大人 力、物 力、财 力 投 入,开 发 绿 色 环 保、高效益、可操作性强的农业高新技术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善于学习、汲取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 加快高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如农业废弃物转化资源技术、绿色生态能源开发技术、转基因技术等, 可以更好地改善生态农业发展现状,提升资源节约的整体技术水平,提高中国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
324 健全激励机制,强化多元投入
政府在政策上对发展、推进生态农业经济予以支持,加大对资源循环利用项目 (如秸秆还田、节水、测土施肥等)的财政补贴;鼓励公众购买绿色、无公害农产品;鼓励开发、推广生态农业关键技术, 引导金融机构对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企业和项目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积极引导群众集资、民间资本进入生态农业领域.引导农民和农业从业者投资、参股自己从事的生态农业生产,培养农民和农业从业者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的管理理念,真正提高他们参与生态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325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业产业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取向.单纯依靠农民自发的生产经营模式难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生搬硬套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也是不可取的.须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农业特点,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形成集 “种植— 养殖—加工—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减少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论文作者:何 琼1,2 杨敏丽1
参考文献
[1]李英姿 简论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发展的关系 [J] 经济问题,2007 (6):34G36
[2]翁伯琦,陈 奇 榕,黄 跃 东,等 循 环 经 济 与 现 代 农 业 [M] 北 京:中 国 农 业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2006:130G132
[3]高旺盛,陈源泉,梁龙 论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原理与技术体系 [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 (6):731G734
[4]崔铁宁,刘双喜 生态农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趋势 [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 (3):63G65
[5]GREYSONJAneconomicinstrumentforzerowaste.ecoG nomicgrowthandsustainability [J]JournalofCleanerProG duction,2007,15 (14):1382G1390
[6]ONALHayri,YANPRECHASETPornchanokSiteaccessiG bilityandprioritizationofnaturereserves [J]EologicalEG conomics,2007,60 (4):763G773
[7]和炳全,盛薇 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J].现代化农业,2012 (11):37G40
[8]吴迎春 浅 谈 生 态 农 业 [J] 山 西 能 源 与 节 能,2007 (1):43G44
[9]雷志清,马志刚 阻碍生态农业发展的因素 [J] 农业与技术,2005,25 (2):43G44
[10]王丽静,刘秀艳 循环农业相关概念与循环农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J] 农业经济,2011 (10):20G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