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农业论文 > 正文

基于产业耦合理论的我国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协调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0

  摘 要: 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两大重要产业体系,两者的技术经济特性和协同演化关系决定两大产业具有天然耦合性。在我国经济转型期,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耦合发展已成为推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根据物理学耦合理论,构建了产业耦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综合发展指数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产业耦合正处于从低度耦合向中度耦合发展的上升通道,且产业耦合尚处于要素层面,产业间的结构耦合、空间布局耦合和政策制度耦合还不完善。因此,应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引导并推动两大产业耦合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以推动生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产业耦合理论的我国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协调发展研究

  关键词: 产业耦合; 生态经济; 生态农业; 生态旅游业; 产业结构; 优化与升级

  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两者间存在的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联结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不仅体现在生态农业为生态旅游业发展提供乡村风景、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生态农产品的前向关联上,还体现在生态旅游业通过旅游消费增长拉动生态农业发展的后向关联上。正是这种相互间的关联关系,决定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之间具有天然的产业耦合性。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文化差异大,在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方面既具有地理位置独特、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的资源环境优势,又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市场知名度。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伴随着我国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两大产业逐渐突破原有的产业边界,相互延伸、彼此渗透,呈现出协同演进、耦合发展的新趋势。然而,由于我国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的产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致使发展极不协调。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研究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产业耦合协调问题,能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经验证据与理论指引。

  一、我国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产业耦合发展现状

  耦合( coupling) 是一个源自于物理学的概念,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产业耦合是以系统论为基础的各产业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1]。产业耦合的基础是产业关联,参与耦合的各产业子系统必须具有某种实物形态或价值形态的关联性,比如在产品、市场、生产要素或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关联关系。不存在关联性的封闭产业系统,由于与其他产业没有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与互动,产业之间不能发生相互作用和彼此影响,也就不会发生产业耦合。在开放的系统中,不同产业系统通过自然资源、人口、市场、环境、政府监管和制度等外界环境的互动和交换,可以形成开放性的耦合产业系统[2]。产业耦合是产业发展内在要求,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路径。但由于受资源、环境、制度、文化以及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产业间的耦合方式各具特色。即使在同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因所处产业条件、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不同,产业耦合的途径、形态表现,耦合程度以及产生的综合效益也会存在较大差异。

  生态农业是建立在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基础之上,强调发挥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3] 生态旅游业是在传统旅游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提倡在环境承载力约束下进行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强调旅游的生态性。生态农业是多功能农业,具有生产、生态和文化等多重功能[4]。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可以使生态农业发展中形成的一些富有区域特色的农村风貌、农田景观、农业生产、农产品、农业文化、农家生活等自然、历史文化的或社会活动的内容被外界感知和认识,从而不仅拓展了生态农业的发展空间,也为生态农业知识传播、生态文化教育和生态文明传承提供了重要平台。

  1. 耦合新产业蓬勃发展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耦合发展推动了生态农业旅游、生态休闲农业等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深圳的“荔枝节”、“采摘节”到目前各地兴起的生态农业文化节、生态旅游文化节、民俗文化节,以及各具特色的农家乐、绿色生态度假村、生态教育农园、特色民俗文化村、生态农场、农业博览园、生态农业观光园等,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的形式不断变化、延伸和发展,耦合的内容也从最初的产品层面扩展到技术、资本、信息和市场等多个方面。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整体上呈现健康向上的良好局面。2004 年和 2010 年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先后开展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建设,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的建设大力推进了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的耦合发展。截至 2014 年,累计认定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186 个,示范点 483 个。走进绿色,感受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旅游消费新风尚。

  2. 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

  投资是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决定最终耦合效应的重要因素。在早期萌芽阶段,由于市场供求关系模糊,参与耦合的投资主体主要是自发形成的农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不断增强,政府、企业、农村集体组织、中小旅行社、旅游企业和金融机构主动参与耦合产业的项目建设、产品研发、资本运营、经营管理等多个领域,投资主体逐步由单纯依靠农户向农户、政府、农村集体组织和企业等转变,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社会化的良好态势。据统计, 2014 年我国乡村旅游完成投资 1634 亿元,占全国旅游业总投资的 21. 7% 。此外,一些地方还积极探索新的投融资模式,以支持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如江苏省建立了旅游产业发展基金,不仅扶持了当地多个生态农业旅游项目,还引导和撬动了约 40 亿元社会资本进入这一领域,为当地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提供强大的资本支撑。

  3. 产业耦合效益显著增强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是在传统产业基础薄弱、发展不充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0 多年的耦合实践,不仅有力地促进了传统产业改造转型,而且推动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在耦合过程中,生态农业资源极强的吸引功能和综合效益功能在与生态旅游业的有机对接、互动作用中充分发挥出来,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四川、湖北、湖南、陕西、江苏、浙江等地,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生态观光农业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生态产业、民生产业和转型升级的支柱产业。据统计, 2014 年,四川省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达到 3 万家,实现综合收入 750 亿元,产业规模、综合效益均位于全国前列。

  二、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的当下问题

  在产业耦合模型构建方面,本文借用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概念和容量耦合系数模型来构建多个产业系统相互作用耦合度模型,并利用相关时间序列耦合指标计算确定产业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生态旅游业与生态农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成果的基础上,严格遵循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可量化原则和客观性原则,初步选择了 45 项指标,经过因子分析和征询相关领域专家,最终从产业综合收入、产业发展潜力、产业组织规模和从业人数 4 个层面选取了影响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的 22 项指标。本文以生态农业较为发达的某市为研究对象,根据 2009—2014 年相关统计资料,测算出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指标,计算结果如表 1 所示。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2009 年以来,该市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度相对稳定。两者的耦合协调度逐年提高,已经从严重失调状态转向初级协调。根据对我国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的有关研究,可以看出,通过耦合作用机制,生态农业中部分具有旅游功能的特色资源得到发掘和利用,并通过两者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得以整合和优化, 不仅可以提高生态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也能扩展生态农业资源的功能,实现生态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的转化。然而,由于我国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是在两个产业发展不成熟、不充分的条件下进行的,产业耦合基础较为薄弱,面临着资源利用不充分、耦合层次低、耦合机制不健全、资金不足、人才匮乏、组织化程度低、同质化现象严重等多方面问题。其中,当前急需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产业耦合层次整体偏低

  目前,虽然部分生态农业资源转化为生态旅游资源,一些生态农产品也转化为生态旅游产品。但总体来看,两大产业的耦合主要集中在初级产品或服务上,产业耦合层次较低,缺乏双向深度耦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大部分生态农业旅游活动还停留在简单的农业观光、农事体验、农果品尝、休闲餐饮等常规项目上,对生态养生、休闲度假、健体运动、深度农家游以及个性化定制等高端项目开发不足,难以有效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消费需求。二是生态旅游农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由于生产加工技术落后,生态旅游农产品中未加工或粗加工的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单一产品多,系列产品少,导致耦合产业链条短,经济效益偏低。三是同质化现象严重。各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和服务差异性小、内容趋同,生态农业资源开发经营模式千篇一律,缺乏创新,造成行业内竞争十分激烈。由于对产业耦合的内涵、特点和规律认识不够全面,对关键资源把握不准,一些地方政府在政策层面上只是简单地引导投资者利用现有的农田、果园、农牧场、养殖场等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缺乏对生态农业具有的休闲体验、文化教育、养老养生等旅游功能的开发。与国外生态农业旅游相比,我国深度农耕体验、生态田园观光、农业科技展示、文化传承等的综合性、高层次生态旅游园区较少,对生态农业资源深层次开发利用不足。

  2. 产业耦合机制不健全

  不同产业间的耦合存在着产业链的对接机制、产业空间组织的联动机制、产业资本的融合机制、产业技术创新的协作机制和政府的推进机制。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产业链只存在生产环节的部分关联互动,没有形成综合性的产业链网络,产业链纵向延伸空间小,深度耦合的基础不稳定; 在产业集聚和集群上,生态旅游业主要依附于城市边缘的现代农业园区、生态农场和周边的农家,生态农业主要分散布局在农业基础较好、资源消耗大、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传统农业地区,两大产业在空间上合作联动难度大,难以形成较大的耦合效应; 在产业资本融合机制上,多元化、市场化投融资机制还处在摸索和实践之中,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进入机制和相关保障机制还不健全,投资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 在技术创新层面,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还处于各自为政的分立状态,知识交流、信息传递、人才流动渠道不畅,产业间协同创新动力不足,合作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在政府的推进机制上,一些地方政府仅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途径来抓,缺乏顶层设计、科学谋划,有关耦合产业的发展规划、配套政策和制度还不完善,已经出台的政策在实施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3. 产业耦合人才匮乏

  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涉及产品、市场、资本、资源等多方面的互动合作和创新,需要大批既熟悉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专业知识,又精通新技术、新经济的复合型人才。然而,人才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旅游人才占旅游就业人数总量 20% 左右,与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相比,现有人才存在着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综合素质不高、流失率高、地区分布不平衡等问题。当前,掌握生态农业知识和现代农业科技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十分短缺。以陕西为例,截至 2013 年底,陕西省 220 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共有技术人员 3856 人,其中博士占 1. 0% ,硕士占 4. 2% ,本科占 20. 7%[5]。整体来看,农民仍是我国现代生态农业园区和乡村旅游农业的生产经营主体。由于缺少系统的培训教育,大部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不具备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自主创新能力弱,生产方式落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与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深度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三、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是我国不发达地区脱贫致富的新途径

  不发达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最集中、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具有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悠久、发展潜力大等基本特征。生产方式落后、环境破坏严重、资源利用低效、产业结构单一是造成我国不发达地区长期贫困落后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立足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开发具有旅游价值的生态农业资源、生态农产品和生态田园风光,延伸生态农业产业链,拓展生态农业多种功能,推动生态农业旅游、生态休闲农业等新型业态发展是不发达地区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的新途径。

  1.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是不发达地区的重要增长点

  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是我国不发达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受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不发达地区的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长期徘徊在小规模、低水平、微效益的初级发展阶段,产业链条短,产品结构单一,难以有效契合市场多元化需求,难以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从发展模式看,不发达地区的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处于极度分立、分散状态,产业互动互补作用力小,发展空间窄而封闭,产品“低端锁定”趋势明显,没有形成推动产业创新的合力。面对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些问题倒逼不发达地区转变发展理念,打破产业壁垒,促进产业边界紧密衔接和交叉重叠,推进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产业链、价值链的分解、重构和功能升级,形成新产业形态、新组织方式、新商业模式和新经营机制。

  从产业演进发展趋势看,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有助于不发达地区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一方面,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能有效拓展不发达地区原有产业发展空间,创造市场新需求,吸引投资者进入,解决长期困扰不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增强生态农业发展动力,激发产业创新活力。另一方面,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产业耦合所产生的巨大辐射效应将有效带动不发达地区地产、金融、商业、教育、餐饮、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一个庞大的耦合产业新体系,推动不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形态以及产业区域布局等方面发生根本变化,推动区域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整体提升。

  2.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是不发达地区农民就业创业、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现阶段,我国不发达地区农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贫富差距较大,农村“老龄化”、“空巢化”问题十分突出。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不仅可以大幅度增加不发达地区农民就业,使农民不离乡、不离土实现就地就近创业就业,还可以使当地农民广泛参与产业链各个环节,分享生态种养业、生态农产品加工流通以及生态旅游消费带来的多重收益,使生态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拓展和延伸所形成的利润内部化,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源泉。

  从国际经验来看,即使是生态农业发达的国家,直接的农业生产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也并不高。农民的主要收入是通过开发利用生态农业等多种资源,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以及生态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及相关产业中取得的。国外不少地区充分利用一些风景迷人的生态农场、生态牧场,巧妙地将生态农业生产、手工制作、观光旅游、体验住宿等融为一体,发展生态农牧场旅游。生态农业旅游业已经成为国外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占家庭全部收入的比例也越来越高。从国内的经验看,我国生态农业起步较早的东部地区,依托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农业资源,开发生态农业在农事体验、健身养老、文化教育和乡愁记忆等方面的多种功能,已经形成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互补共荣的格局,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不发达地区生态农业起步较晚,发展动力相对不足,在推动生态农业发展中,必须摒弃农业发展的传统思维,坚持生态保护、产业开发与农民增收相结合,推进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在产品、市场、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互动互促作用,让农民从耦合产业发展中获得更多收益。

  3.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是不发达地区推进精准扶贫脱贫,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途径

  不发达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区,贫困发生率高、贫困人口多、返贫问题突出,一般的经济增长无法有效带动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常规的扶贫手段难以激发这些地区脱贫的内生动力。由于没有产业支撑,外在的嵌入式扶贫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不发达地区贫困现象,但并不能真正改变不发达地区整体贫困落后面貌。

  本文来源于:《理论探讨》(双月刊)创刊于1984年,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主办。设有: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政治学研究、哲学论坛、经济纵横、领导科学研究、党建研究、争鸣与探讨、政策学研究等栏目。

  实际上,我国很多不发达地区的贫困都属于“富饶的贫困”,即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这些地区无论发展生态农业还是生态旅游业都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立足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生态环境,走特色产业与扶贫开发相结合道路,通过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是不发达地区解决贫困问题,实现减贫脱贫的可行途径。目前,在国家精准扶贫战略指导下,越来越多的地方把生态农业旅游作为扶贫产业发展的重点,尤其是西部不发达地区加大了对生态农业旅游扶贫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改造、服务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并通过提供专项资金、贴息贷款等方式,引导和鼓励贫困农民进入耦合产业链,分享耦合发展成果,努力形成有内生动力、有活力,能够让贫困人口自己劳动脱贫的长效机制。因地制宜,推动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已经成为不发达地区破解农村贫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协调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中国旅游业面临转型升级,即由纯观光型向休闲度假体验型旅游业转变,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6] 随着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我国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进入了大变革、大融合、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深刻洞察和准确把握产业发展演变规律,抓住历史机遇,促进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有机耦合,推进两者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转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由之路。

  1. 树立“大耦合”的战略思维,借力大数据,推进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深度耦合

  大耦合是对传统产业发展思维的变革和发展,强调耦合要素多方位、深层次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产业大耦合就是彻底打破不同产业间的原有边界,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全面推动产业链上各环节的交叉和渗透,扩大产业链网络,重建产业发展新格局。在推动产业链调整的过程中,产业大耦合也将推动产业价值链的整合和重组,催生出以资源转移、交叉补贴、价值转移方式形成的价值网模式。

  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是关联性比较强的产业,在大数据时代,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提升两者耦合的层次,增强耦合效益。一方面,政府应着力构建面向两大产业的数据共享平台,通过资源共享、系统分析和深度挖掘,洞察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未来发展趋向,引导两大产业经营者设计精确的生产模式,高效地实现生态农业资源向生态旅游资源的转化。另一方面,不同产业主体应结合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科学预测,并根据自身比较优势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并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的目标市场。以目标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创造性地开发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实现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的精确化和高值化。此外,通过数据共享平台的反馈,可以更敏捷地把握企业投资动向、市场需求变化和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发现问题,调整计划方案,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问题。

  2. 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构建完善的产业耦合支撑体系

  “十二五”以来,我国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进入新的战略机遇期,在各地相关规划和政策纷纷出台的背景下,需要加强两者耦合发展的顶层设计,明确耦合发展的战略方向、战略重点和战略目标,制定科学的战略实施方案,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两者的耦合互动。同时,各地应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要求,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依托生态农业资源富集且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区域,培育和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引导其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形成显著的集群效应。

  优化产业耦合环境,完善产业耦合机制。在资本层面,国家农业建设基金和旅游项目建设资金应适当向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倾斜,引导两大产业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应加快探索新的投融资机制,积极利用 PPP 合作模式、众筹模式、互联网 + 模式、发行私募债券等多种融资方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生态农业,开发生态农业的休闲娱乐、运动健身、养老养生等高级功能,开展大规模定制,向消费者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定制产品和服务,推动耦合产业链向高端发展,从而实现价值链增值。在技术层面,各经营主体应打破行业壁垒,建立技术创新协同机制,积极应用现代生态技术和信息技术,共同改善耦合技术生态环境,推进两大产业在资源、产品、信息等方面的有效对接与创新。我国涉及旅游方面的法律法规较多,但是,所涉条款带有较强的弹性和较大的模糊空间,且鼓励性条款偏多而约束性、禁止性的条款较少。[7] 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和规范各经营主体的行为,保障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良性耦合和健康发展。

  3. 创新人才培养和培训体制,营造有利于“跨界”人才成长的环境

  根据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对复合型跨界人才的新需求,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体制,打破学科和专业界限,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跨学科、跨专业课程,鼓励农场主、企业、旅游公司向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帮助大学生熟悉农业知识,掌握旅游经济管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提高专业技能和从业素质。在企业员工培训方面,应改变“闭门造车”培训方式,建立人才跨企业、跨行业、跨专业交流培训机制,通过挂职实习、交叉培训、横向交流等多种形式,开阔员工视野,增进相关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方面,可以借鉴美、德等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立法方式确立新型职业农民政策制度的做法,发展农业教育和农民培训。[8]在一些重要生产经营领域,可以参考德国农民培训资格证书制度,实行资格认证制度。[9]在培训方式上,以当前我国农村信息化为契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全国或区域性的开放教育中心平台,根据农民不同的培训需求,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满足农民自主学习需要,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论文作者:李 天 芳1,2

  参考文献:

  [1] 顾阳,徐涵.“耦合效应”是如何形成的[N]. 经济日报, 2014 - 09 - 29.

  [2] 杨红,蒲勇健. 不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耦合产业研究[J]. 管 理 世 界, 2009,( 4) : 169 - 173.

  [3] 朱立志. 对新时期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思考[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 3) : 322 - 328.

  [4] 李文华,刘某承,闵庆文.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生态农业发展的新契机[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 6) : 663 - 667.

  [5] 陕西省统计局. 陕西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研究[EB/OL]. http: / /www. shaanxitj. gov. cn.

  [6] 尹罡,张旻. 旅游业转型背景下资源非优区旅游开发研究———基于湖南省益阳市的案例分析[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2014,( 3) .

  [7] 周娟,范星宏. 新常态下的生态旅游: 问题与对策[J].江淮论坛,2015,( 5) : 78 - 81.

  [8] 李国祥,杨正周. 美国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政策及启示[J]. 农业经济问题,2013,( 5) : 93 - 112.

  [9] 储诚炜,张波,许迪楼. 双元制和资格证书制度: 德国农民职业教育的制度驱动[J]. 世界农业,2013,( 3) : 132 - 141.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