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医学论文 > 正文

远航舰艇官兵口腔细菌学变化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9

  摘要: 目的 探讨远航舰艇官兵执行任务前、中、后期口腔细菌学的变化,为舰艇官兵口腔疾病和其他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用无菌采样拭子采集口腔颊黏膜标本 150 份,进行细菌培养和分纯,取纯培养细菌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 MALDI - TOF - MS) 鉴定。结果 从 150 份口腔颊黏膜标本分离出病原菌 18 种 64 株,主要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 分离出栖居菌 18 种 339 株,主要有卡他布兰汉菌、口腔链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任务后期与前期比较,病原菌数量增加,栖居菌数量减少。机电组与医疗组比较,任务前、中、后期病原菌检出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栖居菌检出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结论 舰艇官兵长时间海上航行,容易发生疲劳,导致口腔菌群发生改变,易引发口腔及其他疾病。

远航舰艇官兵口腔细菌学变化的研究

  关键词: 口腔颊黏膜; 病原菌; 栖居菌; 远航; 舰艇官兵

  人类口腔中有 700 多种细菌,这些细菌相互制约,保持一定的动态平衡,它不但对口腔健康有影响,而且对整个身体的健康状况也有重要影响,如口腔细菌与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感染、糖尿病等有关[1]。近年来,人体微生物组项目( human microbiome project,HMP) 对人体各种微生物及其基因进行研究,阐明了微生物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帮助[2 - 3]。在远航过程中,由于任务时间长,生活条件限制,使口腔疾病高发,影响官兵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本研究意在探讨远航期间舰艇官兵口腔细菌的变化与口腔疾病的关系,为提高远航官兵的卫勤保障提供帮助。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1. 1. 1 采样材料 口腔颊黏膜采样及运送系统,包括 92 mm × 16 mm 细菌采样管( 内含脑心浸出液肉汤 3 ml) 和采样拭子( 批号: MT0101) ,北京友康基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 1. 2 口腔颊黏膜细菌采样 清晨起床后,用无菌采样拭子在口腔两侧颊黏膜涂抹 3 次 ~ 5 次,放入细菌采样管中,放 - 20 ℃ 冰箱保存。选取某舰艇官兵医疗组 25 人,机电组 25 人,任务前、中、后期各采样 50 份,共采集标本 150 份。

  1. 2 仪器与试剂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 ( Bruker microflexTM MALDI - TOF - MS Bio TyperTM ) ,德国布鲁克公司生产。培养基有血琼脂平板( 批号: PB0115A) 、中国蓝琼脂平板( 批号: PO50- 60A) 、巧克力琼脂平板( 批号: PB0136A) 和沙保罗琼脂平板( 批号: PO0160A) ,均为 Oxoid 公司生产。

  1. 3 细菌质控菌株 细菌质控菌株包括大肠埃希菌 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 ATCC27853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5923。

  1. 4 方法

  1. 4. 1 细菌培养和分离 将口腔颊黏膜细菌标本分别接种血琼脂平板、中国蓝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平板和沙保罗琼脂平板,放 35 ℃ 孵箱培养 24 h ~ 48 h,根据细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和菌落的不同特征进行细菌分纯,得到纯培养细菌。

  1. 4. 2 细菌鉴定 取血琼脂平板、中国蓝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平板和沙保罗琼脂平板上的纯培养细菌进行质谱仪鉴定。

  1. 5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 SPSS 13. 0 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 q 检验,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 1 任务前中后口腔颊黏膜病原菌种类和数量检测 从150 份口腔颊黏膜标本分离出病原菌 18 种 64 株( 表 1) ,分离数量占前三位的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

  2. 2 任务前中后口腔颊黏膜栖居菌种类和数量检测 从150 份口腔颊黏膜标本分离出栖居菌 18 种 339 株( 表 2) ,分离数量占前 3 位的栖居菌有卡他布兰汉菌、口腔链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

  2. 3 任务前中后医疗组与机电组官兵口腔颊黏膜细菌数量变化 任务前、中、后医疗组与机电组官兵口腔颊黏膜病原菌数和栖居菌数量变化( 表 3) 。任务后期与前期比较,病原菌数量增加,栖居菌数量减少; 任务前期病原菌与栖居菌的比为 1∶12,任务后期病原菌与栖居菌的比为 1∶3。机电组与医疗组比较,任务前、中、后病原菌检出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栖居菌数检出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2. 4 任务前中后官兵口腔颊黏膜病原菌种类变化 医疗组与机电组官兵在任务前、中、后口腔颊黏膜病原菌种类和数量变化( 表 4) 。在任务后期,机电组官兵口腔颊黏膜病原菌种类显著增加,医疗组官兵口腔颊黏膜病原菌种类减少。 2. 5 任务前中后口腔颊黏膜栖居菌种类变化 医疗组与机电组官兵在任务前、中、后口腔颊黏膜栖居菌种类变化( 表 5) 。在任务后期,机电组官兵口腔颊黏膜栖居菌种类显著减少,医疗组官兵口腔颊黏膜栖居菌种类增加。

  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创办于1991年,隶属于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月刊 。杂志以分析实验室为主,分析对象比较全面而广泛。主要涉及的领域:空气、食品、水、化妆品、生物材料、药品等。设有专题报告、论著、研究报告、调查报告、测定方法、监测报告、知识讲座、专论、综述、实验室管理探讨、实验室技术、经验交流、例案分析、简讯、学术动态、实验室仪器与技术应用等栏目。

  3 讨 论

  在正常状态下,口腔微生物与机体之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为维护人体的健康发挥重要的作用,如果这种生理平衡被打破,则非致病微生物可转化成条件致病微生物,导致口腔感染和其他疾病。如长时间服用抗菌药物、进食大量糖类或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使口腔微生物群与口腔环境的生态平衡被打破,有益菌数量减少,可造成口腔疾病的发生,口腔微生物也可以通过血流到达身体远端部位引起心内膜炎等疾病[4]。研究口腔微生物的方法有传统的手工法、细菌鉴定仪及质谱仪等方法[5 - 8]; 如今,已采用以 DNA 为基础的现代生物学技术,如 16S rRNA 基因技术、高通量指纹技术、宏基因组学技术以及下一代测序技术,使人类可以在结构复杂性和基因多态性的意义下更清晰地研究和了解人体口腔微生物菌群,为各种口腔疾病和其他疾病的防治,促进人类健康奠定基础[9]。

  通过对远航舰艇官兵口腔颊黏膜细菌学研究发现,口腔颊黏膜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革兰阴性杆菌主要有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和粘质沙雷菌,真菌主要有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口腔颊黏膜栖居菌中革兰阴性球菌主要有卡他布兰汉菌、浅黄奈瑟菌和深黄奈瑟菌,革兰阳性球菌主要有链球菌( 如口腔链球菌、副血链球菌、戈氏链球菌等) 和葡萄球菌( 如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人葡萄球菌) 。任务前期病原菌与栖居菌的比为 1∶12,而任务后期病原菌与栖居菌的比为 1∶3。机电组在任务后期病原菌种类增加,栖居菌种类减少,而医疗组变化不明显,这是由于机电官兵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对机体影响较大,导致口腔菌群变化比较明显。据王峰等报道[10],我海军某舰官兵 330 人执行护航任务 3 个月,龋齿、牙周疾病和口腔溃疡的发病率分别为 22. 7% 、80. 9% 和 25. 2% 。扈祚文等报道[11],某舰官兵 132 人远航时间 116 d,牙周疾病的患病率航海前为 78. 0% ,航海后增加到 90. 9% 。费宇行等报道[12],调查参加“和谐使命 - 2011”任务人员 190 人,在远航任务期间,部分官兵出现精神疲劳,身体健康水平下降。研究表明,长时间海上航行,气候多变,任务繁重,精神紧张,食物供应单调,缺少新鲜蔬菜、水果,舰艇官兵易发生远航疲劳,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口腔菌群失调,使正常栖居菌减少,病原菌增加,容易引发口腔疾病及其他系统疾病[13 - 14]。口腔疾病直接影响舰艇官兵的生活质量,并可引起一些并发症,导致官兵作业能力下降。因此,了解远航官兵口腔细菌菌群的变化特点,对于舰艇官兵远航期间口腔疾病及其他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应建立舰艇官兵口腔疾病防治机制和体系,改善舰上口腔医疗条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口腔疾病和其他疾病的发生率,提高舰艇官兵的身体健康水平。——论文作者;赵晓航,韩善桥,何立东,乔媛媛

  参考文献

  [1] 亓庆国. 口腔微生物学[M]. 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 1 - 157.

  [2] Human Microbiome Project Consortium. Structure,function and diversity of the healthy human microbiome[J]. Nature,2012,486 ( 7402) : 207 - 214.

  [3] Human Microbiome Project Consortium. A framework for human microbiome research[J]. Nature,2012,486( 7402) : 215 - 221.

  [4] 耿雪,王岚,刘新,等. 牙周疾病对系统性疾病发展的影响[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1,13( 1) : 57 - 60.

  [5] 俞树荣. 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143 - 294.

  [6] 鲁辛辛,袁梁. 新技术在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9,32( 5) : 596 - 600.

  [7] Emonet S,Shah HN,Cherkaoui A,et al. Application and usage of various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s in clinical microbiology[J]. Clin Microbiol Infect,2010,16( 11) : 1604 - 1613.

  [8] Carbonnelle E,Mesquita C,Bille E,et al. MALDI - TOF mass spectrometry tools for bacterial identification in clinical microbiology laboratory[J]. Clin Biochem,2011,44( 1) : 104 - 109.

  [9] 薛晶,肖丽英,周学东. 人体口腔微生物组研究最新进展[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0,28( 1) : 5 - 8.

  [10] 王峰,刘世森. 某舰护航官兵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 海军总医院学报,2011,24( 1) : 19 - 2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