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粤港澳海洋塑料污染防治 学术研讨会在珠海举行
发布时间:2021-11-13
“从陆地到海洋,时间不仅没有‘见证’塑料废弃物的消失,反而‘拉近’了其与人类的距离。”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显示,每年估计有至少800万吨的塑料制品被排放或抛弃到海洋中,塑料垃圾进入海洋会被分解成微塑料,然后被浮游生物摄入,并最终对海洋生态链乃至人类健康带来威胁。近几年,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逐步得到社会关注和重视,国家也开始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开展防治工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建设海洋强国的“蓝色信念”,积极落实国家及地区关于塑料污染防治的有关要求,深化粤港澳海洋生态治理相关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全面展示海洋塑料污染防治新理念、新技术与解决方案,推动区域海洋塑料污染的研究和治理,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等单位于4月24日在珠海隆重举行首届粤港澳海洋塑料污染防治学术研讨会。
凝聚力量,为海洋塑料污染防治建言献策
此次会议主题为“合作共享,携手共创蓝色海洋新环境”,吸引来自全国16个省的290余名代表参加研讨。研讨会同时设置了线上直播,直播总浏览量达13.6万人次。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陈勇,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陈金銮等出席研讨会。会议开幕式举行了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珠海汇华)科技服务站揭牌仪式。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湾区的海岸线很长,塑料使用量大,塑料废弃物产生量多,防治十分重要。”陈勇在大会开幕致辞中指出,研讨会的召开起到凝聚力量、形成共识的作用,通过深入研讨可为粤港澳大湾区海洋塑料污染防治工作提供解决方案,为破解海洋塑料污染难题提供技术路径。“要加强海洋塑料污染防治,目前还有许多科学问题没有解决,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找到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陈金銮在介绍广东省“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和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举措的同时,也希望借助此次研讨会,为持续改善大湾区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出谋划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勇、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道季、香港浸会大学讲座教授蔡宗苇、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潘响亮、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常务副会长王旺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徐向荣共六位知名专家,分别就海洋塑料污染及治理、海洋塑料源汇过程、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测定环境中的微纳塑料、微纳塑料分析检测方法、塑料价值链重塑、大湾区微塑料源汇分布格局及生态效应主题做了特邀主旨报告。
相关知识推荐:水污染治理新技术论文发表期刊指导
研讨会还设置“海洋塑料污染管控、治理与政策法规”“海洋塑料/微塑料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与生态效应”“绿色新型塑料材料研发”三个专题论坛,来自全国科研院所、高校及科技企业共计20位学者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听众踊跃提问,讨论热烈。
及早谋划,从源头减少污染产生
据与会专家介绍,“微塑料”一词由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海洋生物学家RichardThompson教授于2004年提出,是长度小于5毫米的任何类型的塑料碎片的统称。
“微塑料有两个来源,一种是初生微塑料,指经过河流、污水处理厂等排放到海洋环境中的原料树脂颗粒、个人护理品和清洁剂中的塑料磨砂颗粒等塑料颗粒工业产品;一种是次生微塑料,指大型塑料垃圾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造成分裂和体积减小而成的塑料颗粒,来源包括水瓶、塑料袋等。”陈勇表示,海洋微塑料可以进入海洋生物体内,阻塞摄食器官、产生伪饱腹感、消耗生物储存的能力,从而对生物产生影响。
研究人员还指出,海洋微塑料体积小,但吸附污染物的能力很强。例如,如果海洋环境中存在多氯联苯、双酚A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一旦微塑料和这些污染物相遇,正好聚集形成一个有机污染球体。微塑料相当于成为污染物的坐骑,二者结合起来可以在环境中到处游荡。
微塑料部分来源于塑料制品,本身释放着有毒有害物质,对海洋环境造成直接危害。同时微塑料容易被海洋生物吞噬,在海洋生物体内蓄积,危害海洋生物安全,危害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潜伏在环境中的微塑料最终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类体内。2018年,欧洲肠胃病学会首次报告在人体粪便中检测到多达9种微塑料,直径在50微米至500微米之间。这也提示我们,微塑料会到达人体肠胃,可能影响消化系统。
尤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目前微塑料几乎遍布世界各大海洋,在太平洋垃圾带漂浮的微塑料面积甚至达上百万平方公里,近期有报道称海洋最深处也已发现塑料存在。科学家估计,每年有100万只海鸟和10万只海洋哺乳动物因此丧生。海洋塑料污染每年给各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高达80亿美元。
海洋及海洋资源对于每个临海国家来说都是提升国家实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海洋垃圾和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广受社会关注。
为了科学地应对微塑料污染,我国自2007年正式启动了海洋垃圾监测工作,并于2016年将海洋微塑料纳入监测范围,2017年首次将海洋微塑料监测范围扩大至大洋和极地领域。
生态环境部针对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的治理,采取了源头减量、替代使用、加强回收、开展治理等一系列活动。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多部门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对禁塑限塑阶段性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
作为塑料生产大省,广东也在积极努力推动塑料污染防治工作。2020年9月1日,广东省开始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市、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制品禁限范围进一步扩大,替代产品得到有效推广,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到2025年,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体系基本形成,替代产品开发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珠三角城市基本实现塑料垃圾零填埋,其他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意见》中禁止、限制使用的塑料制品主要包括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递塑料包装。同时要求积极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大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增加绿色产品供给、推动产业绿色转型,从源头上减少塑料污染的产生。
闭环发展,为解决塑料污染提供出路
“生物基塑料都是可生物降解的,将是未来塑料产业发展的趋势,可以从源头解决塑料污染问题。”针对海洋塑料污染防治问题,与会专家分别从材料研发、价值链重构、技术手段更新等方面提出建议。陈勇表示,生物基塑料原材料易得且可再生,适合大规模集约化生产,而且透气性能、透明度光泽和硬度、拉伸和弯曲模量均可与传统的塑料树脂相媲美,可以做到完全可降解,是比较合适的替代品。
对此,有学者也提到,地球上亿万年积累的化石资源终将面临枯竭,人类也越来越认识到,对以石油为基础的塑料利用是不可持续的,必须节约石油资源,循环利用塑料,开发新的生物基资源等。
李道季提出,未来应提升我国塑料污染治理源汇过程、循环利用和政策应对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为全球塑料垃圾(包括微塑料)治理提供创新性和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并积极推动区域乃至全球的科研合作,促进知识共享、技术交流、能力建设。
王旺结合“十四五”规划,从人类、环境、自然等不同角度阐述了塑料价值链的全面重建过程,建议应完成从治理到回收过程闭环管理体系建设,以问题为导向,将社会需求转化为可盈利的商业机会,充分利用机制,激活市场潜力,参与塑料污染防治与再生利用。“要把塑料污染防治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增加塑料使用成本和废弃成本,实现闭环。同时,也要开展回收设施、回收网络、回收机制方面的建设,对再生材料应用行业实行免税政策等,促进行业的发展。”
业界人士也提到,塑料的可持续消费、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塑料产品的循环再利用和闭环塑料循环经济,可防止可回收塑料进入废物流,确保所有塑料制品得到适当的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同时,从塑料产品生产一开始就进行塑料产品可回收性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进入环境的塑料废物的产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塑料产品可重复利用的可行性和可用性。这些都是探索塑料垃圾治理行之有效的新模式和实践,可有效消减海洋塑料垃圾。
当然,减少海洋垃圾不仅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也是每个人的责任,需要敦促来自不同治理层面的利益相关方,包括政府部门、国企和私营企业、民间组织及社会中的每一位个体为消减海洋垃圾进行大胆的创新和行动,加深对海洋塑料和微塑料的科学认识,加强塑料绿色化学回收利用技术创新研发,大力发展塑料循环经济,实现杜绝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的目标。——论文作者:郑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