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医学论文 > 正文

评高级职称论文发表范文矿业工程师

发布时间:2018-04-28

  摘要:本文次要基于本矿水文地质前提,使用所学的水文地质方面的学问,收集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材料,进行研究和阐发,总结矿区具有的水文地质和防治水方面的问题并提出若干防治水办法,以确保矿井平安出产。

  环节词:水文地质前提,含水层,理工论文颁发,充水要素,防治水

  一矿井概况

  概况:宇鑫煤矿位于山西省蒲县克城镇后贺家峪村-东辛庄村一带和东林乡半沟村一带,矿区西南距蒲县约26KM,矿区西边有太林-临汾公经乔家湾、土门镇至临汾,全程63KM,交通便当。

  井地步域四时分明,日夜温差大,属半干旱季风型天气,井田处于吕梁山南端东部,区内地形复杂,切割较为强烈,区内总的地势为西北、西南、东北部较高,中部偏东较低,最高处位于中部偏西的山脊,海拔为1603.50m,最低处位于井田中南部偏西,海拔为1410.0m。

  二矿井地质前提

  本井田位于霍西煤田霍州矿区的部,井田内基岩地层出露优良,第四系中上更新统黄土及第四系冲洪积物次要分布于井田的东部。井田出露的地条理要为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下段、下统下石盒子组、山西组地层、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其余地层未见有出露。井地步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1)、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O2s)和中统峰峰组(O2f)。

  2)、石炭系(C):中统组(C2b)和上统太原组(C3t)。

  3)、二叠系(P):下统山西组(P1s)、下统下石盒子组(P1x)和上统上石盒子组(P2s)。

  4)、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

  三矿水水文地质前提

  3.1地表水系

  井地步表水系属黄河水系,区内地形切割强烈,沟谷发育,多呈“V”字型,地表径流前提好,地表地形有益于山洪分泌因大气降水构成的地表水,各冲沟常年无水,遇雨一泻而去,雨停沟干,属季候性小型沟河。

  3.2地下水次要含水层

  1)、奥陶系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井田内无出露,一般埋藏较浅,地层层厚一般大于400m。含水层岩性为石灰岩、豹皮灰岩、白云岩和泥灰岩。奥陶系上部岩溶裂隙不发育,中、下部溶洞和裂隙发育,具有优良的含水空间,富水性强,水量大,水质较好,是矿井内次要含水层,本含水层富水性较弱。

  2)、太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矿井内石炭系地层在中部及南部出露,次要由K2、K3、K4三层石灰岩及中粒砂岩构成,石灰岩平均厚度15.52m,灰岩岩溶裂隙发育不均一,富水性弱-中等,水质类型以HCO3—Na型为主,本含水层富水性弱-中等。

  3)、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层

  本含水层段地层在井田内普遍分布,次要由K8、K9砂岩等构成。含水层上部以中粒砂岩为主,其下颗粒逐步变细。含水空间以砂岩裂隙及风化裂隙为主,含孔隙、裂隙水。局部受机关节制为承压水,本含水层富水性弱。

  4)、第四系松散砂砾孔隙含水层

  本含水层分布在山间沟谷地带,岩性为灰砂质粘土、沙砾层等,含水层富水性受地形地势及所处相关,一般富水性弱-中等。

  3.3地下水次要隔水层

  1)、二叠系泥岩、砂质泥岩隔水层

  二叠系泥岩、砂质泥岩隔水条理要位于3#、4#煤层顶板以上,由具塑性的泥岩、砂质泥岩等构成。岩性较致密,岩体较完整,裂隙不发育,单层厚度一般小于5m。无机关发育的环境下,有较好的隔水性。

  2)、石炭系下部泥岩、铝质泥岩隔水层

  次要位于9#煤以下至奥灰顶界面之间,岩性次要为泥岩、铝质泥岩,隔水机能很强,但强度低,砂岩一般为弱透水层但强度高,本隔水层是太原组与下伏奥陶系灰岩之间的主要的隔水层,隔水机能较好。

  3)、峰峰组上部隔水层

  峰峰组上部次要以灰色泥质灰岩与质纯灰岩互层。钻探显示该组岩溶裂隙不发育,溶孔稀少,岩性完整。一般富水性较弱,为相对隔水层。

  3.4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分泌

  1)、本井田位于龙子祠泉域北中部,岩溶地下水次要以接管井田外石灰岩裸露区大气降水的补给,地下水水位埋藏较深,地下水总体由北向南径流,分泌于龙子祠泉,属区域岩溶地下水补给区。

  2)、石炭系太原组岩溶裂隙含水层,次要接管大气降水补给;一般顺岩层倾向由高向低处径流;一部门越层下渗,一部门沿层间裂隙顺层径流;分泌区不较着,局部门则以矿坑水的形势分泌。

  3)、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层,次要接管裸露区大气降水补给,局部可接管风化基岩带裂隙水的补给;一部门地下水沿层面裂隙顺层径流,一部门在地形切割地段以泉的形式分泌或补给其它含水层。

  4)、井田内地表水系不发育,大气降水作为浅层含水层的次要补给来历,富水性相对较弱。地下水次要以下渗补给其它含水层为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