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旅游发展道路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4
摘要:本文以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分别作为参照系,从旅游事业产生背景和标志性发展阶段分期、旅游事业核心内涵、旅游事业发展重心以及旅游业务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跨文化比较分析,并讨论了中国式旅游发展道路的生命力基础和前景开拓机制。本文认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式旅游发展道路的生命力基础,与时俱进是拓宽中国式旅游发展道路的强大动力,严格遵循旅游发展客观规律是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方向。
关键词:旅游发展;跨文化;比较研究
1问题的缘起
1.1中国旅游发展三十年历程引发的思考
严格意义上的中国旅游事业起步应当说是始于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至今已走过了30年的历程。成果卓著、风风雨雨、发人深省这三个词可以同时用来描述这段历程。本文主要探讨这30年中国旅游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中国的旅游学术界对旅游发展做出的最突出贡献,就是从始至终地关注旅游发展过程和动态,深入研究其中的问题,形成一系列研究成果,用于指导中国旅游的健康发展。中国旅游研究院(2009)的一篇研究总报告全面的概括和总结了这一研究过程,报告指出,“在学术研究资源投资少、国家创新资源配置少的条件下,旅游研究形成了大批以论文、著作、课题报告为形式的理论研究成果和以旅游科技、法规标准为代表的应用型研究成果,成果数据惊人,体系庞大,可以说达到了一个超乎想象的规模。与旅游相关的文献约26万篇。三大核心数据库共收录旅游论文16791篇,各类研究课题3951项。”事实上,除了学术界之外,中国的旅游实业界和政府旅游主管机构同样在关注和研究中国旅游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各方面进行的研究都在不约而同地追求一个目标,这就是,探讨如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或曰中国式旅游发展道路。
1.2中国式旅游发展道路解读
探讨中国式旅游发展道路问题,需要从问题解读开始。首先,什么是中国式旅游发展道路?所谓“中国式”的含义是什么?中国在旅游发展背景、旅游发展宗旨与目标、旅游发展规模、旅游事业的精髓、旅游发展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与其他国家有哪些不同?所谓“发展道路”是指一种发展历程的事实描述还是指一种受内在规律性支配的必然趋势?“中国式旅游发展道路”总体上包括哪些方面内容?可以从哪些研究视角进行探讨?从不同角度进行的研究和探讨相互之间有哪些必然的联系?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根据我们的理解,中国式旅游发展道路是指一种受旅游发展内在规律性支配,同时受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具体条件制约的,以中华文明作为精髓、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发展模式。
1.3本文的研究视角
本文对中国式旅游发展道路的探讨是基于跨文化比较研究的视角。笔者曾在2010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跨文化比较是旅游研究的共性思维,并提出,在中国旅游发展中需要用跨文化比较方法研究的十个方面的问题,其中中国式旅游发展道路问题就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王健,2010)。本文的基本逻辑思路是:旅游的本质属性是文化,旅游问题的研究就其实质性内容而言是文化问题的研究;不同的国家及其旅游发展都有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但又都遵守旅游发展在全球共同的规律;运用跨文化比较研究方法探讨中国和其他国家旅游发展道路之间的共性和个性,能够有效地发现并从理论上论证中国式旅游发展道路的本质特征、生命力基础以及发展前景开拓的机制。
2中国式旅游发展道路的跨文化比较分析
2.1跨文化比较研究在探索中国式旅游发展道路中的功能
鉴于旅游的本质属性是文化,旅游研究的核心内容应当是文化问题的研究。首先,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不同,这就决定了相互之间在各方面的文化差异,例如基本人文类型、价值取向与核心价值观、文化维度、世界观、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等,是为横向差异;与此同时,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时期,文化差异的上述各方面内容也有所不同,是为纵向差异。两种差异都会对一个国家的旅游发展道路构成实质性影响(王健,2009)。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功能就在于:通过横向比较探索符合一个国家自身条件的,能够凸显其文化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通过纵向比较,探索旅游在全球发展的共同的普遍规律,引导各国的旅游事业朝着科学的、健康的、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在这一标题下,拟运用跨文化比较研究方法,探讨中国在旅游事业产生背景、旅游事业核心内涵、旅游事业发展目标和旅游事业发展模式等方面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殊性,探讨这些特殊性得以构成中国式旅游发展道路的机理,以及中国式旅游发展道路与全球旅游发展普遍规律之间的辨证关系。本文中跨文化比较所使用的参照系主要有两个,一是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旅游事业,二是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旅游事业。
2.2旅游事业产生背景和标志性发展阶段分期的跨文化比较分析
按照本文开头部分界定的含义,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旅游事业开始于改革开放的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笔者认为,中国旅游事业大约每十年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虽然至今不过30年时间,但是中国旅游事业在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方面都体现出明显的特色,每个时期也都显示出其固有的特点。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中国旅游事业的起步时期,这个时期的背景条件是改革开放使中国逐渐摆脱小生产经济、计划经济体制的桎梏,逐渐向市场经济靠拢,由此催生了中国的旅游业,旅游从过去作为人民外交的一部分成为一种新兴的经济事业———旅游业,由于改革开放早期的经济建设急需资金,尤其是外汇资金,而旅游,特别是入境旅游在资金积累和外汇创收方面又有着突出的优势,所以旅游业的这一功能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推动,入境旅游成为重中之重,甚至几乎是唯一内容。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公众生活水准的提高,已经逐渐出现了国内旅游的需求,但是限于当时的条件,没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和认可,对国内旅游采取了一种既不限制也不提倡的回避政策。20世纪90年代,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的提高、国内经验的积累、国际经验的借鉴这些大背景使中国旅游进入了趋于成熟时期,中国较为有效地处理了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的关系,稳步地发展旅游业,对国内旅游的发展也主要是看中了其在货币回笼、拉动内需等方面的作用,经济目标仍然是中国发展旅游的重要理由。值得注意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开始出现了出境旅游的端倪。
进入新世纪以来,一个重要的事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与世界进一步接轨,中国政府需要逐渐履行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承担的包括开放旅游市场在内的国际义务,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旅游跨入了全面发展时期,政府提出的旅游发展政策是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稳固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国内,大部分省份都争取将旅游业作为当地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或先导产业。
2010年以来,中国旅游进入了从量的扩张到质的飞跃的阶段,中国政府将旅游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中国的旅游发展从早期量的扩张,转变为质的提高,旅游发展的经济意义已经不再是唯一内容了,发展旅游的文化意义越发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①。
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旅游事业在产生背景和发展阶段上显出了与中国非常不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这些国家旅游事业的起步要远远早于中国,旅游学界和业界一般都将1845年英国托玛斯·库克公司的建立作为西方旅游业出现的标志。欧洲其他各国、美国和日本的旅游业也都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起先后形成规模。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些国家纷纷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其旅游业也随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更注重人们从旅游中获得的体验和精神享受。
第二,这些国家的旅游业与其市场经济的发展始终保持同步,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和法则。这些国家的旅游企业也和其他行业内的企业一样,以大市场、大公司、国际化经营为其突出特色,尤其值得提出的是跨国旅游公司对这些国家,以至对全球旅游业的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旅游的经济意义总体上在这些国家并不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而通过旅游发展丰富公众生活,提高国民素质,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似乎更被这些国家的政府所看重。此外,由于这些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和国际经济关系,它们并不特别看重旅游业的创汇作用,入境旅游对这些国家而言,并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相反,国内旅游更为这些国家的国民和政府所重视。旅游事业在这些国家更体现为一种社会文化事业。
另外,就是亚非拉地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旅游。从旅游产生和发展背景看,这些国家在某些方面和中国有相似之处,例如,都属于发展中国家,最初都是出于经济建设,尤其是出于创汇的需要发展旅游业,因此,旅游发展的经济意义都被政府所看重。又例如,作为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为数众多的中产阶级,因此,发展旅游所需的民间资本和市场经济条件不足,政府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内资不足时就需要大量借助于外资发展旅游。与中国所不同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相关期刊推荐:《旅游科学》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旅游学术研究专业期刊,由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主办,双月刊。设有:旅游开发、规划、旅游企业管理、旅游文化、会展、节事旅游、专题、专项旅游等栏目。
一方面是这些亚非拉国家曾长期处于西方殖民主义宗主国的控制之下,多数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先后取得政治独立,成为主权国家,但在经济上仍然依赖于其原来的宗主国;另一方面是这些国家多数没有像中国这样自成体系的文化传统,也没有像中国这样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的干脆就是部落习俗和西方殖民主义文化的简单组合。这就决定了这些国家的旅游事业不仅在经济方面,而且在文化方面也受到西方国家的明显影响以至控制。多数是简单地作为西方游客的目的地,他们在旅游中赚取的外汇又通过支付西方国家物资、技术、管理等方面费用的途径漏损出去。
2.3旅游事业核心内涵的跨文化比较分析
旅游的本质属性是文化,中国旅游事业的核心内涵就是独树一帜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几千年历史的深厚积淀,是古典文明与现代文明,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有机结合,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突出特点:
首先,中国文化强调“和”的理念。中国从孔子时代就讲求和为贵,“和”就是和谐,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又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既包括本国公众之间的和谐,又包括与邻国友邦之间的和谐。这些理念在中国旅游发展过程中由始至终地体现出来,早在中国旅游发展的早期,我们提出的口号就是“友谊为上,经济受益”。参与中国旅游发展建设的国内各行业、各部门、各阶层、中外旅游企业之间也能够和睦相处。就是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我们也是强调双赢、共赢,强调竞争中的合作。在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中,也强调自然和文化氛围的和谐,旅游设施和周边环境的和谐。
第二,中国文化强调“统一”和“全局”观念。这一观念在中国的政治、军事、传统医学中都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旅游事业发展中同样体现了“统一”和“全局”的观念,国家和各地的旅游发展规划、各级旅游主管机构的设置,以至当前实施的“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都是典型的例证。尽管有些做法存在值得商榷之处,但它们体现出的“统一”和“全局”观念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第三,中国文化体现出对外来文化强大的包容和再塑造能力。许多人总是习惯性地认为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改革开放以前实施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和政策使中国成为一个与世隔绝的封闭社会,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中国在文化上从来不排斥外来的元素,自古至今历来如此。唐代、明代、五四运动时期、改革开放以后都是突出的例证。正由于中国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蓄的态度,使它能够有效的吸收外来文化的合理成分发展自己,这正是中国文化顺应文化发展基本规律和趋势的高明之处。值得提出的是,中国对外来文化元素并不是简单地照抄照搬,而是根据具体国情进行重塑,以适合于自己的发展需要,这正是中国文化有效地将普遍性和特殊性有机结合的明显例证。在中国的旅游发展中,同样表现出对外来文化包容和再塑造的强大能力,从而形成中国旅游事业自己的特色。
最后,中国文化体现出强大的辐射性和传播性。在文化人类学中,按照文化的影响力可分为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中国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当属强势文化。正如文化人类学和传播学中波式传播理论所描述的那样,中国文化从本土到相邻各国、周边各国、海外各国由近及远地广泛传播,无论是西方各国唐人街、中国城的广泛存在,还是不断扩大的“中国热”、“汉语热”,或是联合国将中文作为正式的工作语言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在旅游发展中,外国游客对中国的旅游项目以及其中蕴涵的中国文化表现出日益深厚的兴趣,中国的旅游发展道路也正在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所仿效。——论文作者: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