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经济管理 > 正文

金融体制改革对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影响探析

发布时间:2021-08-06

  摘要:为了适应全球经济化的发展,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健全与金融相关的法律制度,因此我国的金融体制也在不断发生改变。金融体制的改革对企业的投融资行为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文章就金融体制改革对投融资行为的影响展开叙述,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金融体制改革对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影响探析

  关键词:金融体制;改革;企业;投融资行为

  作为引领现代经济的金融行业,决定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地位或者面貌。我国继党的十七大提出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后,十七届五中全会又根据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指出:在今后五年中,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这充分表明,我国的决策层已经深刻认识到金融体制改革的紧迫性。企业为了减小外部因素对企业运营的影响就必须加强对投融资行为的管理。目前,随着我国企业数量的增加,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的更加激烈。如今,国家的相关部门也越来越重视投融资管理,同时还从多个方面入手,重视企业投融资行为,加大金融体制的改革力度,规范企业的投融资行为,以此来保障企业的资金安全问题。

  一、金融体制的改革内容

  (一)对金融体制的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体系也在不断发生改变。金融体系的改革对企业的投融资有着不小的影响,它可以拓宽企业的投融资渠道,由此可见,对金融体制的改革刻不容缓。

  (二)我国金融市场体系改革的内容

  我国对金融体制的改革内容主要包括组织体系、经营管理、结算制度、利率管理、信用制度和外汇管理六个方面。改革后,我国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此外农村信用合作社在不少地区已经开始独立经营,许多地区还建立了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如此,各类金融机构在业务上既有交叉,又有一定的分工。同时,在经营管理中,我国以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其对各类金融机构具有管理和领导的职能。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金融机构的形式多样化,原有单一的银行信用制度已被打破。在结算制度的方式上,我国取消了原来的信用证、付款委托书、保付支票、托收无承付、省内限额结算等。利率管理的内容主要改为适当提高过低的利率、根据市场供需与资金供求的变化,随时调整利率、增加利率档次、实行浮动利率、对财政性存款实行计息和增加企事业定期存款利率几个方面。

  (三)关于金融生态环境的改革

  金融生态环境主要是指宏观上的金融环境。它与金融业生存、自然因素的总和及其发展含有互动关系的社会,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一切与金融业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方面,主要强调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是金融运行的一些基础条件。

  (四)金融体制的监管

  金融体制的改革还包括监管,监管要到位,主要是加大监管、改进监管方法、完善监管体制工作力度。

  (五)关于金融体制的政策环境

  金融体制的政策环境对企业的投融资管理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汇率政策和利率政策就会对企业的市场定价有一定的影响。

  二、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分析

  企业的经济效益由于金融体质的改革而逐渐降低,因为资金链条中断导致企业流水账周转难度加大。国家的有关部门希望能通过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来帮助企业筹集资金,同时国家也加大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力度,以此为企业解决资金匮乏的问题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安全的资金保障。在目前的资本市场环境下,部分企业的融资方式也在不断调整,从间接融资转变为直接融资。对国家的监管部门来说,监管部门拥有一定的选择权。首先监管部门可以从企业获取“租金”。但事实上,国家之所以成立证券公司就是为了帮助企业上市并解决企业资金的需求问题。其次,监管部门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监管部门为了能够规范企业的合法行为,让企业更好的得到发展,实现发展目标,加大了对企业的监管力度。企业在投融资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对现有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合理考虑利率等因素,以此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推动企业的发展。然而对一些即将上市的企业来说,企业之间存在着争取上市和不争取上市两个选择。毋庸置疑,没有哪个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不希望上市的。但是我国的监管部门对有关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大,而且存在着企业与信息不对等的问题,即便是企业的经济效益再好企业也不会再有上市的资格,另外一种就是企业自动放弃上市的机会。

  相关期刊推荐:《时代经贸》杂志是北京市商务局主管,北京WTO事务中心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以WTO事务为主导内容,全球经贸为表述核心,侧重经济建设的宏观经济类期刊。上旬刊为综合版,中旬下旬刊为理论研究版。杂志中旬刊侧重对当前经济发展热点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国内、国际经贸领域的新动向,报道中国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关注金融投资的理论与实践,深入研究企业经营方略、管理实务、管理创新经验,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有关WTO事物的研究理论及实践,探索加快中国经贸发展的理论研究。

  金融体质的改革带来了金融市场、金融制度以及金融主体的运行方式都在随之改变。从长远的角度看,由于银行企业双方的博弈关系以及银行内部的改革使得企业的投融资方式也在不断改革。企业采用哪种融资方式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间接地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现如今,我国的国有银行不再采用国家拨款形式,逐步转为贷款政策,所以国有银行如今已变为商业银行。对于国有企业和银行来说,国有企业的融资属于内部融资,但是这种内部融资形式提高了企业的负债率,也提高了企业的运营风险。因此国有银行即使转变为商业银行,国有银行的根本性质并未发生改变,反而因为这种转变使得我国企业的贷款束缚不断增加,因为企业需要按照银行的规则进行条款贷款。例如:企业如若无法在指定的期限内还款,将会随时处于破产的边缘。实际上,不管是银行还是企业两者的商业行为都受国家调控,因为它们都属于国家。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可了解,银行和企业二者之间并非属于强制性关系。国有银行与商业银行比较,它处于一定的劣势地位,因为国有银行改革较晚,导致之前大部分贷款在到期后无法收回,增加了国有银行的运营风险,同时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企业也会由于资金不足陷入困境。

  三、对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影响

  我国的金融体制尚处于改革发展进程中,银行和企业还未达成可持续健康发展关系,金融体系不完善,企业的投融资行为不规范等都是目前急需改善的重要问题。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导向,因此,企业会紧跟市场经济的变化的脚步,不断调整企业的投融资行为,而且国家金融体制改革和企业的发展目标之间的一致性会直接影响社会成本。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形来看,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一致性较差,属于目光短浅型,缺乏长期性和动态发展性。强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方法和手段、增强金融体制改革的企业适应性、健全金融体系、规范企业的营行为等都是降低金融体制改革成本、增强金融体制改革方案的科学性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还面临严重的资金价格问题,因为国家监管失当导致资金价格扭曲。这将严重抑制利率市场对于金融体制改革的调节作用,还会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简言之,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不仅可以改善资金价格还可以加强对利率市场的关注,以此来影响企业的投融资行为,进而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集资方式。此外,企业的管理者能够充分利用市场利率因素,完善对企业的投融资风险的分析,从而降低企业运营的投融资成本和资本浪费,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制定出更加完善的企业投融资方案,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受金融体制的改革影响最大的是债券市场。自1990年之后,单一的融资形式不再适用于企业,因而我国企业采取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相结合。然而,对于直接融资,我国相对更重视股票市场,忽略了股票债券市场的发展。为弥补该缺陷,我国应注重并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督促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融资结构,在允许企业提高债券的融资比重的同时允许其自主发行债券。企业与银行的同源性质不同,债券不同于股票分红,因为债券的投资者大多数为居民个人,所以必须立即分配。另外,债券有明确的相关规定利息和期限,任何人不得逾期。因此,该规定促使企业改善经营,建立严格的自我约束机制。

  票据市场发展同样也受到金融体制的改革的影响。商业票据也是企业较好的融资工具,尽管票据期限较短,但是企业可以不断滚动发行,同样可为企业拓宽融资的渠道。我国的商业票据可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企业间债务拖欠的问题。另外,企业间建立的信用制度也促使了票据市场的发展,一方面使得企业更加注重长远目标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博弈环境的改善使得企业改变了参与博弈中的支付函数,有利于实现博弈中的“双贏”。

  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也受到金融体制的改革的影响。我国必须对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进行改革,由于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博弈从未停止,使得我国的商业银行的改革速度远远落后于整个大经济改革。我国银行与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使得两者之间的任何行为不再受到政府的直接干预,它们已经是两个独立的经济行为主体。因此,商业银行在为企业提供融资时,银行提供的贷款于企业而言则是一种硬性约束,企业也必须考虑在投资时能否收回成本与利益。相对的,银行在自主决策时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四、结语

  综上分析,要想实现市场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就应该重视金融体制改革,因而就需要改变金融体制改革和企业的投融资两者之间的关系。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我国仍面临诸多挑战,国家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对经济市场的实际考察,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详细分析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再根据探究出的问题制定详细有针对性的改革方案。——论文作者:武晗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