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合作交流战略
发布时间:2013-03-19
十一五规划界定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产业转型和升级路径,其中“中国智造”是产业转型和健康发展的必经阶段,明确了当前和今后多年新型产业发展的方向, “中国智造”产业的基本形式是外包,产业的基础是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在充分发展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整合、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资金运用效率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快速应变能力的一种业务运作方式。具体体现为业务流程外包(BPO)和信息技术外包(ITO)两类。
由此可以看出,原先由企业独自完成的任务在经过业务流程再造后,分化出非竞争核心的模块交由跨地域、跨文化的伙伴按统一的规则和标准协同完成,其本质就是多元合作。所体现的“开放一对等一协作一多赢”的原则理念已获得国际化长期实践的检验与肯定,在企业合作层面这样的模式正在有效地突破地域、语言、文化限制而快速拓展,与之相对应的从业人员培养也理应采用多元合作的培养、训练模式。产业的本质、结构、目标、形式、内容、标准以及变化等要素构成了多元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
一、多元合作人才培养内涵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积极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推动公办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有的高职院校之间、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加强合作,联合组建了不同类别、各具特色的职教集团,采取大学联盟等非营利合作的组织形式,整合、重组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用先进的理念统一办学标准和管理规范,做到校企双赢。
(一)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既体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行业企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鲜明特色,又是当前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的关键环节,更是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与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职业教育产生于企业,初期就是企业的组成部分。教育专家认为,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有两个主体,一是学校,二是企业,二者缺一不可。离开了企业的职业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
(二)学院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间的合作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掌握有产业经济发展的规划信息,拥有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权,拥有产业推进发展中对薄弱环节的扶持资源,更在广泛联系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