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福建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乡村产业振兴与农业绿色发展对策
发布时间:2021-07-30
摘要:福建省是全国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本研究总结了福建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基本经验及乡村产业绿色振兴的要求和对策。福建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生态工程建设为基础面起保障作用,以管理机制改革为切入点起引导作用,以持续机制创新为驱动力起推动作用,以推广先进经验为着力点起示范作用。福建乡村振兴与产业绿色发展有4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巩固绿色基础、严守绿色发展、实现绿色目标、推动绿色创新,其主要对策包括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系统、优化改造农村传统产业、加强职能部门引导服务、发挥科技兴农驱动作用、强化一二三产高效融合。
关键词: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农业;发展;对策;福建
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共中央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发展战略,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任务,政治建设是重要保证,文化建设是民族灵魂,社会建设是必备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保障。实践经验表明,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事关总体布局的基础性与全面性,其主体涵盖生态功能、生态思维、生态文化、生态价值、生态产业等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涉及生态平衡、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等领域。开展区域性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探索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模式以及内在规律与管理机制,实现和谐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统一的双赢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村、农业息息相关,相互支撑。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与生态农业、美丽乡村、生态产品、绿色振兴、生态生活、休闲旅游等紧密联系起来,沿着科技创新创业、乡村现代产业、良好文明乡风、社会公平公正、美丽乡村建设的方向开拓进取。生态兴,则产业兴。在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中,深入实施乡村产业高质量与绿色化振兴,尤其要在乡村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融合发展过程中,致力于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服务体系建设,保持农业农村经济旺盛发展至关重要。福建省于2016年被列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随即在广阔的八闽大地上积极开展实践,包括因地制宜制定对策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深入探索实现路径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因势利导创立机制推动产业生态共赢等,为福建省乡村生态经济发展与产业绿色振兴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及借鉴。
1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与保障作用
福建省注重围绕深化机制改革与重点目标建设,通过多年努力,已经基本形成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新图
1福建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作用及乡村振兴基本要求与主要对策Figure1Roleofeco-civilizationexperimentalareaconstructioninFujianandbasicrequirementsandcountermeasuresofruralrevitalization格局与若干有效管理制度[1]。如今,以省域为单元的试验区建设,已经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深入实践并成功探索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有效路径,形成了一系列可供全国借鉴推广的改革经验与成果,有效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福建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作用,以及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对策如图1所示。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发展超越指明了方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乡村振兴与农业绿色高效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安排。福建作为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试验区,如何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巩固并拓展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成果并全面应用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有效促进并提高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及其成效。2019年,中国工程院发布的《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对福建省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海洋环境、声环境进行了评估,福建省生态文明指数达到75.73分,位居全国第一。就美丽乡村振兴与农业绿色发展而言,要以全面小康与生态文明为目标,以机制创新与政策引领为驱动,以产业振兴与农民致富为基础,以生态宜居与美丽乡村为载体,以基础建设与配套设施为平台,不断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让广大基层干部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就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而言,有4个方面值得人们高度关注,包括生态工程建设的保障作用、管理机制改革的引导作用、持续机制创新的驱动作用、推广先进经验的示范作用。如何有效提高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需要强化5个方面工作: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系统、优化改造农村传统产业、加强职能部门引导服务、发挥科技兴农取得作用、强化一二三产供销融合,进而达到巩固绿色基础,开拓新的领域;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新的跨越;实现绿色目标,促进新的融合;推动绿色创新,开创新的途径。
1.1以生态工程建设为基础面起保障作用
福建省委、省政府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思想,对照《意见》中规定的目标定位、攻关任务、改革试验等诸多要求,组织专家赴市县实地调研和搜集相关问题,广泛征集建议,起草和完善实施方案,最后形成富有区域特色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上报,获批后积极组织实施。“实施方案”十分注重区域生态工程建设,在加大地方财政预算内投资投入力度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创立并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及其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积极鼓励并有效引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重点谋划和建设实施一批生态与环境基础设施、污染治理与环境修复、污水处理与垃圾利用、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等示范带动作用大、效果显著的民生项目,有效支持并保障试验区建设的顺利推进。福建生态文明试验区自建设以来,生态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截止2020年,全省造林面积连续多年都超过13.33万公顷/年,森林储蓄量比基准年2016年增加1.21亿m3,达到7.29亿m3,公顷均蓄积117m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3.0%,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全国第一;5年间森林覆盖率上升0.85%,达到66.8%,连续40多年位列全国第一,是唯一超省域面积三分之二的省份。全省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水平。2020年,12条主要河流干流的一类到三类水质占比为97.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1%,同比2015年上涨4.6%;小流域水质优良比例达95.4%,比2016年基准年上涨19.8%,整体水质为优;135个常规水质监测断面检测表明,全省水域的功能达标率、水质达标率全面提升,县级及以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达标率达到100%;近岸海域优良水质占比82.9%,比国家考核要求高出10.9%。全省城市空气质量保持优良。2020年,PM2.5下降为20μg·m-3,优于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标准,比2015年下降33.3%;设区城市的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8.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9%,比2015年上涨0.7%,其中68个城市的平均比例为99.2%。
1.2以管理机制改革为切入点起引导作用
为了有效规范各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并发挥示范推广作用,国家在综合考虑各地区域差异性、现有发展阶段性以及生态文明改革实践成效的基础上,从2016年开始统一规范并第一批设立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主要任务是选择生态基础各异以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同的省份,着力开展生态文明管理体制改革与系统建设的综合试验,为完善生态文明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和探索规范路径积累经验。2016年8月福建成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意见)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方案),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福建高质量绿色发展所寄于的厚望,光荣而艰巨,任重而道远[3]。全省通过难点突破、模式优化、经验交流、示范引领、集成推广等方式,积极开展试验区建设理论指导和实践协调。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中,福建省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水资源环境综合整治、环境治理体系等14个领域形成的39项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成功入选,推广全国[4]。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乡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探索工作,在深化管理体制机制上下功夫,敢于动真碰硬,重点解决关键瓶颈问题,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以推动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管理机制改革为切入点,在重点领域探索了一批适合基本国情和福建现状的有效模式与制度成果,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报对“福建省构建生态环境亲清服务平台助力企业“绿色领跑””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5]。试点建设以来,福建省以管理机制改革为切入点,在全省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1.3以持续机制创新为驱动力起推动作用
几年来,全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机制创新为驱动突出双赢目标实现,以绿色发展为重点突出人与自然和谐,以全面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为契机,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的社会,“十三五”期间福建省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3%。新的活力来自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获得感为发展导向,着力构建社会和谐、产业兴旺、生态优美、百姓富裕的新发展格局,以全面推进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全力推进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中央提出的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创新的工作部署,全省始终围绕总书记提出的建设新福建目标,集中开展激励约束并重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探索。与此同时,要着力构建并不断完善系统完整、产权清晰、多元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与运营管理体系,努力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福建经验并做出更大贡献[6]。就绿色农业发展而言,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重点促进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的有效融合,着力实现乡村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共生与双赢驱动。同时,要以机制创新为驱动,因势利导激励乡村干部群众奋发创新,要因地制宜促进广大农民开拓进取创业,为福建省乡村绿色发展注入新活力与新动能。
1.4以推广先进经验为着力点起示范作用
在全国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启动后,福建省更加重视全面构建生态文明制度的框架体系,着力通过深化改革并完善激励与约束制度体系等有效举措,优化建立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生态经济的长效机制[7]。适时做好试验区管理制度创新与建设成果的经验总结、典型宣传、示范引领、集成推广,让各地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共享成果。对于实践探索所得的富有成效的重大改革举措,根据示范应用成效予以分类归纳与理论总结,注重为构建系统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打好基础,全面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同时,确立目标任务,积极探索创新,开展改革评估,实施进展督查,组织联合攻关,强化协同推进。以推广先进经验为着力点,全面有序推进整体建设进程。就绿色农业发展而言,福建全省乡村开展了有机肥替代化肥、稻草秸秆还田和发展绿肥种植等土壤培育与地力提升行动,2021年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工作报告指出,2020年实施地力提升“3323”工程以来,绿肥种植、秸秆还田和推广有机肥面积分别达到20.53、26.20和134.13万公顷,开展测土配方施肥205.20万公顷次,化肥使用量减少2.7%。福建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已经有效贯穿于种-养-加生产全过程,同时在农村重点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环境连片综合整治,为全面实现“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行动目标奠定良好基础。这些先进经验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2乡村产业绿色振兴及其基本要求
基于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农业绿色发展,需要实施工作机制创新并不断完善高效管理体系,重点包括:围绕绿色振兴目标,转变传统生产方式;加大乡村环保力度,培育生态循环产业;保障社会多元投入,实施产业绿色振兴;探索长效工作机制,着力建设绿色家园;打造高优绿色农业与生态优美乡村的大平台。实际上,基于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福建乡村振兴与产业绿色发展有4个方面明确要求。
2.1巩固绿色基础,开拓新的领域
2018年,《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评估报告(2015—2017)》由中国工程院权威发布,福建生态文明指数在全国省区市中位列排名第一[8]。绿色发展成果与良好生态优势夯实了福建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底色”。实践表明,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要保障是机制创新,有效的管理机制将会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很显然,推进乡村振兴与农业绿色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政策引领,需要科技人员、推广单位和骨干企业等多方面参与;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生态经济发展,需要政府多部门、社会多层次的有效推动;推进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两型”乡村建设,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与全面规划,因地制宜地制定实施方案,强化技术保障措施,全面并持续推进实施。人们已经深刻认识到,要维护现代农业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强化基础设施投入,同时受农业多元投资、生产环境风险、产品市场需求、城乡一体发展等诸多因素影响,需要优化构建总体规划、统筹兼顾、技术创新、转化应用、系统协同、示范推广的科技创新链与乡村创业链。通过巩固已有绿色基础,积极开拓新的领域,持续推动现代循环农业与区域生态经济发展。
2.2严守绿色发展,着力新的跨越
自2014年以来,福建省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1个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在县开始取消单纯GDP考核,把乡村扶贫攻坚、农民增收致富、区域生态质量等作为考核重点[9]。例如,作为闽江主要发源地的南平市,通过制定严格规划和严选产业发展项目,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引进,筛选符合绿色发展条件的优质新型企业落户,保护水源地绿色生态。如今,该地区已构建了较为系统的绿色产业体系,优化布局了包括现代农业、数字信息、先进制造、观光旅游、健康养生、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在内的重点绿色产业。期间,福建省将乐县打造“绿水青山”赢得“金山银山”的做法得到了国务院通报表扬[5]。实践经验和教训表明,区域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践行区域经济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10]。福建省生态环境良好的山区农村中,许多乡村有机结合生态与经济耦合开发,着力打造安全食品基地与旅游观光景区,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与显著的综合效益。同时,2021年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工作报告指出,福建省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现代化建设。2020年通过推进农村畜禽粪资源化利用,生产有机肥,沼液肥水还田,综合利用率达到90%。秸秆、农膜回收利用率分别达到93%和83%。开展耕地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1%。在保持全省生态环境优良的同时,福建经济呈现了高质量发展与持续稳定增长新态势,2019年福建省生产总值超过4万亿元,增长率超过8%,全国排名从2015年第11位上升到第8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万元,全国排名从2015年第7位上升到第5位,实现了新的跨越[8]。
2.3实现绿色目标,促进现代跨越
在新的发展时期,中共中央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这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就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而言,要着力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建设,同时在深刻理解理论内涵及其实践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有效保护与充分利用生态资源的瓶颈环节,因势利导制定相关对策,探索并创立生命共同体建设路径[10-11]。多年的实践予以人们深刻启示,强化乡村绿色振兴,无疑是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基础。如今,福建省乡村生态经济产业呈现新的发展态势,但依然存在生产成本高、经营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等不足,乡村生态经济的重量和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12]。这就需要深入研究并阐明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建设的内在规律,继续创新发展模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注重和谐双赢。
2.4推动绿色创新,创立新的途径
福建省先后开展集体林权改革、生态强省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在全面和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成效显著[10]。以闽西的长汀县为例,早期由于大面积的植被破坏和不合理开发,长汀县成为“山光秃、水浊流、耕地瘦、人贫穷”的落后贫困县,同时也成为中国南方红壤地区水土流失的典型案例[13]。然而,在绿色发展导向的引领作用下,长汀开始注重生态保护,持续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和植树造林工作,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也成为中国水土流失治理的示范工程之一[14]。在福建省获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以后,全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坚持绿色创新,创立绿色创新途径,加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持续推进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优化绿色产业布局,强化百姓绿色福利。全省除了引导农业绿色发展之外,重点在于项目带动与过程监督,在生态经济、绿色生产、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维护、生活富裕、乡村美好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参考国内外现代化管理机制和经验发展绿色产业,强调发展的成效和切实弥补存在的短板,探讨新的考核和评价方法,并启动第三方评估,落实相关责任人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等综合措施,创立创新途径,推动乡村产业绿色创新[15]。——论文作者:赖瑞联1,4,李振武3,4,叶菁3,4,刘朋虎2,4*,翁伯琦3,4
相关期刊推荐:《生态环境学报》(月刊)创刊于1992年,原刊名为《生态环境》,是由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主办的环境科学类的综合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生态学和生态工程具有明显创新性和重要意义的原创性研究论文,以及对重大的科学前沿问题有独到见解和理论建树的综述和观点类文章。适合从事生态学、环境科学、资源保护、土壤学、大气科学、水科学、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科学、农业科学、林学、医学、社会科学、经济科学等领域的科技人员、学者、教师、学生、各级管理者和环境爱好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