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经济管理 > 正文

国民经济统计方法论研究的中外比较

发布时间:2021-07-30

  经济统计在中国、在外国都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指数理统计在经济中的应用,再一是指有关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国民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统计方法论。其实,在英文中,二者比较容易区分,前一个通常不区分宏观和微观,与商务联系在一起,叫做StatisticsforBusinessandEconomics,实际上是适用于商务和经济领域的统计学,按照中文简洁的表述方式来组织,即商务经济统计;后一个则是EconomicStatistics,就是对经济的统计,如果为了便于区分,也可以叫国民经济统计学。本文想比较的即是后一种经济统计。

国民经济统计方法论研究的中外比较

  一、世界上确实存在着不是以数理统计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统计学

  有的学者以为,世界上只有一门统计学,即理科的数理统计,但实际的情况并非如此,我们可以不少事例来说明国民经济统计的现实存在。

  2000年1月,美国《现代商业概览》(SurveyofCurrentBusiness)发表了专栏纪念文章,主题为GDP:OneoftheGreatInventionsofthe20thCentury即《GDP: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赵彦云、伍业锋编译了这组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美国就GDP和NIPAS所做评析对中国的启示。

  这组文章所披露的观点涉及了十六、七位美国经济界的重量级人物,其中包括: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艾伦·格林斯潘(Alan·Greenspan)、商务部长威廉·W·戴利(WilliamM·Daley)、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保罗·A·萨缪尔逊(Paul·A·Samuelson)、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James·Tobin)、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马丁·N·贝利(Martin·N·Baily)、财政部前部长罗伯特·E·鲁宾(Robert·E·Rubin)等。

  纪念文章虽然以GDP来点题,文中还谈到了NIPAS,即美国独特的国民收入与产出账户,但实际的评价却包含了整个现代国民经济统计。这是因为,现代国民经济统计的主体和基础是国民收入和生产账户,而其核心则是GDP。所以,这里GDP成了国民经济统计的代名词或者形象说法。

  联邦德国统计局1996年曾出版彼得·冯德利普教授的《经济统计学》,该书的中文版1997年出版,联邦德国统计局局长约翰·哈伦在该书序言中指出,该书“把经济统计的科学介绍、数据的涵义和说明相互结合起来”。“书中对经济统计专题的探讨从根本上反映了德国常见的实际情况,德国官方的原则符合国际标准”。“该书20年来在德国不断再版,成功地用于大学教育,同时也被各部委、经济团体和科研机构所采用”。

  日本有斐阁书屋1984年曾出版高木秀玄的《经济统计学讲义》。中国台湾学者洪澄洋曾于1982年出版过《经济统计实务》。

  就是特别强调数理统计发展的中国学者戴世光先生,也曾于1984年,即全国第二次统计科学讨论会召开后的第二年,主编了《世界经济统计概论》,戴先生说:“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则系阐述和研究:(1)调查、编制、计算、加工一个国家主要的经济统计数字的方法;(2)使用若干国家的经济统计数字,着手统计比较分析经济动态的方法”。“应当指出,正是由于统计指标设计具有客观现象的性质、范围、范畴和空间、时间等计量方法问题,才需要编写《世界经济统计》来阐明主要国家各类主要经济统计指标的概念、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在世界上,有专门研究经济统计方法的学术团体,如国际统计学会下面的官方统计学会,还有国际收入与财富研究协会(the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ResearchinIncomeandWealth),该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大规模的经济统计方面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出版有专门的经济统计学术刊物《收入与财富评论》(theReviewofIncomeandWealth)。

  且不说,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欧洲共同体等国际组织统计部门多少年来出版了大量国民经济核算和经济统计其它方面的文件和研究成果。这些都是统计学界有学之士有目共睹的。

  二、国民经济统计学并不仅仅是、或只能是数理统计的应用

  国民经济统计学要大力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这是根本没有争议的。问题在于,学科A应用学科B的方法并不意味着它就必然成为学科B的应用学科。从逻辑上看,这是两个有着本质不同的命题,不可混为一谈。

  这里想强调三点:

  国民经济统计学的方法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对国民经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它当然要应用或者应主要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但除此之外,数理统计的学者应该允许从事经济统计研究的同志应用其它方法。天津财经学院肖红叶教授曾指出,“数理统计方法是经济问题研究的主要工具,但不是工具的全部。研究中应根据需要可以应用其他的数量分析方法,如规划方法、博弈方法、控制论方法、非线性动力系统分析方法、复杂性分析方法等,只有应用合适的方法才可能把研究推向深入”。

  国民经济统计学确实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但从其最本质意义上来看,它是宏观经济学在数据分析方面的应用。国民经济统计学对国民经济指标的设计、调查和分析,不可能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必须有其科学凭据的,这依据就是经济学对经济运行过程分析的基本原理。早在1984年,中国金融出版社就出版过一本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写的《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的应用》,翻开这本书,就可以发现国民经济统计学的主要内容,也就是说,二者是完全一致的。

  国民经济统计学是一门专门的方法论学科,它应该在经济理论与政府经济经统计工作之间构建一座桥梁,使得政府经济统计工作有更坚实的理论支持,有独特的专门的方法论支持,从而得到科学的统计结果。应该看到,仅仅有现成的经济理论,还不足以就得到良好的经济统计工作产出。不然就无法解释,为什么那么多国际组织,花了那么多年时间,组织了那么多经济统计专家,去研究国民经济核算等一系列国民经济统计的方法文本。

  三、两种经济统计都是与市场经济和国际接轨的

  就发展的总体水平而言,中国的经济统计大多是舶来品,自己的发明创造很少,无论是数理统计的应用,还是国民经济统计方法,都是如此。数理统计的应用这里无须多说,国民经济统计方法也决不是中国人自己的杜撰。前面我们提到不少国民经济统计学的例子,大都来自国外,而且为了更有力他说明问题,我们的例子大都选自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

  相关知识推荐:高级统计师论文和著作要求

  在1994年由国际统计学会发起并组织召开的“国际统计未来的长期展望”论坛上,国际统计学会常设办公室主任佐尔坦·肯尼西(ZoltanKenessey)发表了题为《国际统计组织》的论文。其中他谈到:“根据我对官方统计的看法,我认为我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与官方统计活动有关的某些知识领域也应作为广泛的统计学科群中适当的组成部分,因而应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

  肯尼西列出了某些分支统计学科的名单,这个单子包括六个大类:(1)统计理论;(2)经济统计(综合经济统计、国民核算、各种经济分支统计学等);(3)社会统计(人口和社会现象统计以及其统计分析);(4)物理统计、生物统计及其它科学统计环境及许多其它领域的统计;(5)统计活动科学(其中许多领域可以作进一步划分或有发展潜力,具体范例包括统计体制理论、数据收集方法论、数据处理方法、信息与传播系统、统计效率理论等);(6)统计史。

  肯尼西认为这个名单和“重要意义在于把有关`官方'统计活动的几个领域作为完整的统计科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有些分支学科已能够提出重要的科学论断,毕竟,一些诺贝尔奖已颁发给一些在统计重要领域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专家”,这里肯尼西提到的领域都是国民经济统计方面的。肯尼尔认为:“官方统计同样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学术领域。它的复杂程度和面临的严峻挑战,并不亚于理论统计”。政府统计“可以比统计其它分支学科提出更多的学术需要”。

  当然有三点情况是要注意到的:一是数理统计的应用面较广,既可以在宏观层次,也可以在微观层次,因而市场较大;而国民经济统计方法的应用面则相对小多了,主要是在宏观层次。

  再一是国际统计界较为活跃的是数理统计,官方统计只是其诸多分会中的一个分会;但问题的另一面是,国民经济统计方法论研究更多地是作为经济学的一部分存在着,它在各国际组织的活动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其三,数理统计只是用统计学Statistics这个名称,而国民经济统计学还用国民经济核算(NationalEconomicAccounting)、社会核算(SocialAccounting)、国民核算(NationalAccounting)等名称。

  四、经济学类的统计学在中国早已不是前苏联的文科式统计学了

  尽管国民经济统计方法论研究不是中国的创造,但中国统计界的学习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统计界就开始探索新形势下官方统计的改革方向,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SNA就被系统地介绍到大陆来,在讨论中国官方统计的目标模式时,有相当一批而且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要以新SNA为主体来建设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高校,新SNA的内容逐步代替了原来苏联MPS的内容。至少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前,这种替代的工作就已经完成。应该看到,中国的国民经济统计学者在推动这方面改革时是花费了相当多的精力和心血的,尽管我们至今也还并不满足于已有的成果,尽管我们还仍然有许多艰苦的研究工作需要开展,但那么轻易地就将中国国民经济统计学者二十年的工作一笔勾消,似乎失之偏颇。

  中国的改革开放,并不是将中国的国民经济统计从有改无,而是将它从原来的MPS体系改成新SNA体系。从方法和技术这个层面看,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国民经济统计有了很大的变化,各种现代分析方法,包括许多数理统计方法被应用到国民经济统计工作中来。尽管国民经济统计仍然是经济学科的一个分支,但它决不是纯文科式的统计学了。

  我们感到,已经到了二十一世纪,再那么刻意地强调理科与文科的界线,坚持非理即文的思维,似乎有些落伍。另外,坚持搞国民经济统计方法论研究,也并不就必然是坚持前苏联的文科式统计学,在学科争论中,多一些实事求是的说理,少扣些帽子,似乎更能赢得别人的理解。

  五、再说几句“大统计学”

  说到两门经济统计,就必然涉及到“大统计学”这个话题了,这曾经是中国大陆统计界一个相当热门的话题,它牵动了那么多学者的心头和笔头,甚至有的知名学者还为发明“大统计学”的“知识产权”闹了点小意见。

  我们更偏重于学科的实质性发展,更偏重于市场需求对学科发展的导向作用,至于名份的事其实勿需多说。但从促进国民经济统计与数理统计的结合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支持“大统计学”的讨论。我们只是在对讨论的关注中感受到了某些偏差,才就探讨需要注意的问题谈了一些看法,期望能引起更为冷静的思考。

  从“大统计学”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在相同的用语里,不同学者的真实见解并不那么一致。我们以为,中国科学院陈希孺院士的观点对学科的发展是最为正面和积极的。陈院士说:“依我之见,`大统计'的主张并非要抹平社会经济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之间的差异或将二者融合为一,而是在于:(1)两门统计学相互吸取对方的长处,以扩大自己的视野、研究内容和工具。(2)两门统计学的工作者相互学习,增进了解,将数理统计学的方法和工具应用到社会经济统计问题的研究中来,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从陈院士的论述推断,学科的结合和学科的合一并不相同。——论文作者:邱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