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经济管理 > 正文

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度与就业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8

  摘要:文章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中国对外开放40年》中十八个自贸试验区的2011~2017年经济开放度数据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以及一些其他控制变量建立面板模型,分析了经济开放度对我国就业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如何防范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建议。

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度与就业关系研究

  关键词:对外开放度;就业;贸易保护主义

  2018年4月13日,习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郑重宣布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由习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的一项国家战略,体现了党中央进一步推进我国对外开放的决心。可以预见,随着自由贸易港各项政策的逐步实施,中国的经济将会更加开放,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也会更加紧密。那么进一步扩大开放会对我国的就业产生什么影响呢?

  早在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提出分工是国民财富增进的源泉,在斯密看来,随着一国市场规模的扩大,一国的劳动分工会更加深入,劳动效率会提高,经济增长率会加快。斯密还从绝对优势理论的角度说明了当市场与分工跨越国界时,对各国带来的好处。之后,另一位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用数据说明了两个存在相对优势的国家在相互贸易时,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生产上较另一个国家都存在绝对优势,也会给两个国家都带来经济增长率的提高,进一步发展了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之后,各国学者基本上都是以这两个理论为基础,围绕着国际分工促进一国经济增长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且这些理论基本上都得出了扩大开放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而在对外贸易能否增加就业的问题上,则很少有经济学家进行深入的研究。一般认为,随着对开开放加深,经济增长率加快,失业率也会下降,著名的“奥肯定理”就反应了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不过也存在一些相反的观点,比如当前随着保守主义势力抬头,一些国家的政客就认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扩大开放的过程中,尽管获得了世界各国广阔的市场,促进了本国经济增长,但是扩大开放也使得各国产业按比较优势不断在世界各国再次调整与分工,使得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一些传统劳动密集性制造业大量转移出本国,流向发展中国家,造成欧、美等发达国家失业率上升,由此,他们还提出了让制造业回归的口号。由此可见,理论界与实践界基本达成了扩大开放能促进经济增长的共识,但是在扩大开放能否促进就业率的问题上,还存在一定的争议。

  近年来,关于对外开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基本上围绕扩大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率关系来展开,比如李子成(2011)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云南省对外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兰宜生(2002)根据不同地区对外开放度的分析提出:对外开放度与GDP有正相关关系,且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度水平远高于中部与西部,各地区的对外开放度差异是形成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李笋雨(2000)通过共积检验分析得出:中国的对外开放度与GDP之间存在着均衡关系,扩大对外开放对实际GDP的增长有着积极作用等等。

  在研究对外开放对中国就业影响的相关文献较少,陈安平(2004)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有效就业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经济增长是有效就业增加的格兰杰原因,有效就业增加也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黄蔚(2006)通过外资依存度与外贸依存度的计算证明我国对外开放度越高,就业人数越多,经济增长越快,刘宏(201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FDI)短期对就业会产生负面影响,但是从长期看来FDI的增加带动了我国的就业人数的增长。可以看出,国内一些学者对对外开放与就业率关系的研究不仅文献少,而且研究也不深入,得到的结论差异很大,多数研究采用的样本量少,只采用了简单的回归方程,当然得不出一般性的结论。本文选取了国内2011~2017年18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数据,得到了630个观测数值,通过建立面板模型来实证分析我国对外开放与就业率的关系。

  一、计量模型与变量选择

  为了检验对外开放对我国就业率的影响,本文选取广东、重庆等国内18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为考察对象,选取城镇登记失业率为被解释变量,选取国内生产总值、对外开放度水平、人口增长率、教育水平为解释变量。选取这些解释变量的主要依据是:1.根据奥肯定理,一国的失业率与GDP增长水平呈反方向变动,既GDP增长率超过潜在水平越高,失业率就越低。2.一般而言,一国人口增长率越高,新增人口越多,需要就业的人口数量也越多,就业压力越大。3.教育水平是影响就业率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劳动力教育水平越高,能匹配的工作岗位越多,对一个国家而言,整体教育水平越高,失业率越低。4.对外开放度水平对就业率的影响是本文需要考察的变量。

  二、模型检验及结果分析

  《中国对外开放40年》一书中提供了我国十八个自贸试验区的2011~2017年经济开放度数据,其它数据主来源于历年国家统计年鉴整理得来。通过F检验与豪斯曼(Hausman)检验,本文选择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进行分析更加适合。其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整个模型的可决系数与调整后的可决系数都大于0.8,因此该模型的拟合度较。Foit的系数为-0.037025,且t值显著,表示对外开放度与城镇登记失业率呈反方向变化关系,且对外开放度每增加一个百分比,那么城镇登记失业率将会减少0.037025个百分比,说明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降低我国的失业率。

  三、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由于我国出口的商品物美价廉,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对外贸易也处于持续顺差状态。2018年我国出口贸易总额占我国GDP总量达到了17.9%。其中,我国对亚洲各国出口总量最多,占比达到了我国出口总量的48%,其次是对欧洲出口以及对北美洲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比例的分别为20%与21%。而我国对美国的出口总量占我国对北美洲出口总量的比例达到了惊人的91%。蓬勃发展的对外贸易和不断深入的对外开放带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出口部门的繁荣为我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也为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自由化以及拉动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了中国力量。但近年来,随着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势力的抬头,世界经济一体化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相关知识推荐:中级经济师几年可以评高级?

  20世纪80年代,美国为自身利益,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通过广场协议胁迫日本同意美元大幅度贬值,从而导致日本出口行业萎缩,进一步影响了日本国内经济发展,造成失业率大幅上升,现在经济学界普遍使用“失去的二十年”来形容在广场协议之后日本经济糟糕的表现,日本饱受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因此,在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之际,中国应该提高警惕,深刻吸取日本的经济教训。具体而言,中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第一,积极联合其它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加快推动经济多边合作,通过进一步降低区域内经济关税以及投资准入条件等优惠政策加快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以此来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第二,建立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加快拓宽外资准入领域,放宽外资投资的股权比例限制,逐步统一内资与外资的对等待遇制度,为内外资企业平等竞争提供公平的制度环境,以此吸引国外资本持续流入。第三,要加大进口力度,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发展,中美之间贸易摩擦根源在于贸易的不平衡。通过加大进口,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对高质量进口商品需求,增强人们的幸福,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在面临贸易摩擦时,我国将会有更多的贸易反制措施,相关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时也会更加顾忌。——论文作者:靳浩宇甘小军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