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医学论文 > 正文

互联网技术支持的新型健康管理在慢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09

  【摘要】目的探讨互联网技术支持的新型健康管理模式在慢性人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8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经筛查为慢病的患者18608例,基于平行对照法分为对照组(9304例,常规管理)与观察组(9304例,互联网技术支持的新型健康管理),对两组管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戒酒、戒烟率、健康知晓率、体质量达标率和饮食达标率方面,对照组依次是80.81%、86.23%、86.59%和83.79%;观察组依次是82.01%、90.00%、87.99%和85.00%,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是95.00%与93.07%,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活力、总体健康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方面,两组管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病患者护理管理期间,通过实施互联网技术支持的新型健康管理模式,不仅可以帮助患者进一步认识自身疾病,合理控制自身体质量,同时能够改善紧张的医护患关系,促进满意度的提高。

互联网技术支持的新型健康管理在慢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关键词】新型健康管理模式;互联网技术支持;慢病人群;生活质量;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

  慢性病很容易损伤患者肾、心、脑等重要器官,降低其日常生活质量及劳动能力,而且需要长时间治疗,使得家庭、社会心理负担及经济负担增加,到目前为止,其已经发展成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公共卫生问题。为慢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除了能够帮助该类人员更加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同时有助于慢性病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促进其生命质量的提高。常规健康管理模式主要利用信息采集、营养处方、评估拟定运动等方法,制定目标,与此同时,结合电话督导方式达到相应的效果[1]。互联网技术支持的新型健康管理方式以传统健康管理为基础,同时联合移动互联网、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方式而形成的健康管理模式。因而,本研究针对互联网技术支持在新型健康管理模式在慢病人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随机抽选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接收的18608例慢病患者,以平行对照法为基准分组,对照组(9304例)中,有4659例男,4645例女;年龄最小、最大分别是50岁与85岁,平均(68.58±5.23)岁;文化水平: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大专以上分别有1958例、2036例、2145例、3165例;观察组(9304例)中,有4662例男,4642例女;年龄最小、最大分别是52岁与84岁,平均(68.62±5.19)岁;文化水平: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大专以上分别有1956例、2037例、2143例、3168例;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自愿签署书面同意书;沟通、表达、理解能力均正常;意识清楚;资料齐全、完整;排除标准:合并器官功能不全;存在心理障碍或者具有精神疾病史;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合并免疫系统疾病或者血液系统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健康管理。具体如下:为患者讲解关于慢性的有关内容,并制定健康管理方案,帮助患者更好的管理自身疾病等。

  观察组:互联网支持技术的新型健康管理模式。详情如下:(1)收集资料。准确记录患者日常运动状况、饮食状况,同时监测其血压、血糖、血脂、肾功能、肝功能等各项指标,协助患者进行心电图、颈动脉彩超检查等,建立健康管理档案,同时准确填写[2]。(2)分组入营。通过互联网新型信息技术健康管理平台,在同一个健康营内安排诊断相同的患者,以患者实际状况为依据,利用有关数据监测设备进行监测。(3)评估并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健康管理师负责根据每位患者运动状况、体质量、饮食状况、每项检查结果,评估其健康状态,并分析有关危险因素,同时划分危险因素等级,制定药物干预方案、饮食方案和运动方案。(4)交流及落实。与患者主动交流、沟通,利用短信、电话、健康管理群交流平台等方法,为患者介绍药物干预、饮食干预及运动干预内容,同时帮助患者自愿参与干预对策的实施[3]。(5)实时指导及跟踪。每日要求患者通过数据检测仪向万步管理网系统上传相关数据,健康管理师负责利用后台操作平台对患者运动时间、运动量、运动强度等进行监控,了解饮食方案执行状况。利用后台数据对患者相关内容反馈和分析,同时调整饮食方案,确保患者饮食平衡,营养充足。利用万步健康营交流平台或者电话方式监督、指导患者随时状况,帮助患者及时发现自身饮食及运动时的不足,养成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6)再次评估及调整。以患者体检复查结果及反馈结果为依据,对干预方案进行调整,同时再次实施和跟进。

  1.3观察指标

  (1)统计各项指标,包括戒烟、戒酒状况、健康知晓状况、体质量达标状况和饮食达标状况。(2)调查满意度,总分100分,满意评分区间:80~100分;基本满意评分区间:60~79分;不满意评分区间:低于60分。(基本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满意度。(3)评估所有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依据是SF-36量表,总计包括8项指标,分别是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活力和总体健康,每项指标100分,分值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反之,表示生活质量较差。(4)评估焦虑和抑郁状态。焦虑判定依据是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50分为分界值,轻度焦虑、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评分区间分别是50~59分、60~69分与>69分。抑郁判定依据是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53分为分界值,轻度抑郁、中度抑郁和重度抑郁评分区间分别是53~62分、63~72分与>73分。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均采用SPSS20.0软件,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项指标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戒酒、戒烟率、健康知晓率、体质量达标率和饮食达标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满意度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生活质量评分

  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活力、总体健康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抑郁评分、焦虑评分

  观察组与对照组管理前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经调查研究发现[4],慢病患者管理过程中,传统健康管理模式效果不佳,原因包括以下3点:首先,无法明确饮食摄入量。每位患者每日饮食摄入量应以每日热量消耗为依据进行明确,现阶段,大部分膳食指导仅利用片面指导进行,无法实现量化指导。其次,无法明确运动量。人们每日都在运动,但是运动量的多少与治疗效果间的关系无法明确,精准的运动量无法获取。最后,监测手段及方法较少。尽管健康管理师可以为患者讲解具体的运动量范围,但是健康管理师并不能全天陪伴着患者,了解其运动状况,所以缺乏监测能量支出及摄入的主要方法[5]。

  相关期刊推荐:《浙江医学教育》(双月刊)由浙江省医学教育研究室主办,为浙江省卫生厅主管的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本刊主要栏目:素质教育、政治思想教育、教育研究、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估、教学模式研究、专业与课程设置、继续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和管理、基础与临床研究、执业考试、研究生培养、管理论坛等。

  本次研究中,主要为慢病患者提供互联网技术支持的新型健康管理模式,结果显示,戒酒、戒烟率、健康知晓率、体质量达标率和饮食达标率方面,对照组分别是80.81%、86.23%、86.59%和83.79%,观察组分别是82.01%、90.00%、87.99%和85.00%,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通过实施新型的健康管理模式,可以帮助慢病患者进一步认识自身疾病,使其健康状况改善,同时可协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原因如下:首先,互联网技术支持的新型健康管理模式能够确保运动的可量化,利用能量监测仪密切监测运动实施状况,同时向软件中上传活动数据,综合分析其运动强度、时间及贫血。在此期间,根据各项指标和时间状况制定运动方案。协助患者改变不规范运动方法。利用量化运动管理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明确自身每日活动时间及活动具体方式。其次,新型的健康管理模式可实现饮食可量化[6]。健康管理师以每位患者每日饮食照片为依据,明确患者每日健康状况、消耗量,从而决定总摄取量,从不同方面对患者日常饮食进行管理,同时以患者实际执行状况为依据进行调整。再次,新型的健康管理模式有助于患者疾病抵抗自信心增强。将诊断为同一种疾病的患者收入到同一“营”中,利用万步网信息交流平台,让患者与患者之间相互鼓励和支持。最后,新型健康管理模式可促进患者依从性的提高,管理人员能够为诶患者提供实时干预及指导[7]。而患者能够只在短时间内得到调整方案,进一步认识和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同时可以获取健康指导,于开发平台中实现交流及互动。基于互联网技术支持的新型健康管理模式内容更加丰富,而且有活力,患者能够及时掌握自身健康状况变化,从而促进其成就感,使其主动参与管理,促进依从性的提高[8]。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5.00%)比对照组(93.07%)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中,通过实施互联网技术支持的新型健康管理模式,能够利用先进设备对患者血糖、血脂及血压等多项指标变化及时了解,同时对患者用药、饮食及运动状况及时掌握,以患者实际状况为依据进行相应的指导,有助于患者病情及早改善,同时根据每日监测结果再次评估患者病情,同时实施跟踪、指导,确保各项指标处于正常取值内,获取良好的管理效果。网联网技术支持的新型健康管理模式能够帮助患者进一步认识自身疾病,了解关于慢性的知识,而且可以协助患者养成科学、规范的饮食习惯,严格控制自身体质量,与此同时,能够改变紧张的护患关系,让患者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从而获取理想管理效果。

  互联网技术支持的新型健康管理模式有助于慢性病患者认知水平提高,使其健康状况改善,且对于生活方式的建立有利。原因分析如下:(1)互联网技术支持的新型健康管理模式能够对运动进行良好,利用能量检测仪密切监测运动执行状况,同时向软件中传输活动数据,综合分析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频率是否合理。

  在此基础上,联合实际适应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方法。对其不合理运动方式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利用良好运动管理方法,有助于被管理者了解自身每日活动时间和活动量。(2)互联网技术支持的新型健康管理模式能够对饮食进行量化管理。健康管理师以患者每日饮食图片为依据,明确被管理者每日健康状况及消耗量,对被管理者饮食摄入量、饮食类型和饮食方法等进行综合指导,同时根据具体执行状况进行相应的调整。(3)互联网技术支持的新型健康管理模式有助于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提高。为诊断为同一疾病的患者实施统一管理,利用万步网信息交流平台,让患者与患者交流、沟通、鼓励,两者之间相互鼓励和进步。(4)互联网技术支持的新型健康管理模式可促进管理者依从性的提高。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有效的指导患者。被管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改进方案,从客观角度认识自己的健康状况,并接受相应的指导。利用健康管理平台,让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相互交流及沟通,并主动参与其中,以便治疗方案改进。整体管理期间,能够使管理更加具备活力和趣味性,管理人员也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执行期间健康改善状况,促进其依从性的提高[9-1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活力、总体健康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通过实施互联网技术支持的新型健康管理模式,有助于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帮助患者及早进行正常生活。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方面,管理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该结果分析,互联网技术支持的新型健康管理模式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慢性病患者正确认识自身,主动配合管理人员的指导,进而保持良好心态,改善其焦虑状态,而且能够减轻其抑郁状态,获取理想治疗效果。

  总而言之,互联网技术支持的新型健康管理模式在慢病患者管理中应用效果明显,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提高健康知晓率,而且能够改善紧张的医护患关系,促进满意度的提高,值得采纳与推广。——论文作者:黄静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