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医学论文 > 正文

自拟补肾逐瘀方佐治多发性骨髓瘤28例

发布时间:2021-05-26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补肾逐瘀方配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56例多发性骨髓瘤伴骨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补肾逐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治疗前后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有效率为78.57%(22/28),高于对照组的46.43%(13/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4/28),高于对照组的10.71%(3/28),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补肾逐瘀方配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骨痛症状,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不会造成不良反应的增加,安全性强。

自拟补肾逐瘀方佐治多发性骨髓瘤28例

  关键词补肾逐瘀方;VAD方案;多发性骨髓瘤;中西医结合疗法

  多发性骨髓瘤属于B细胞淋巴瘤的一种,多发于老年群体,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该病发病率持续增长,且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压力的增大,该病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1]。除遗传因素外,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还与患者免疫机能、环境质量等有较大相关性。患者多存在头晕、耳鸣以及骨痛等表现,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生命健康[2]。笔者临床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联合自拟补肾逐瘀方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痛,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将2018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56例多发性骨髓瘤伴骨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观察组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58~75岁,平均年龄(62.34±2.62)岁;平均病程(2.26±0.31)年。对照组中,男13例,女15例;年龄59~77岁,平均年龄(61.84±2.84)岁;平均病程(2.31±0.3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3]中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参照《实用中医血液病学》相关标准。

  1.3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血清学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同时伴有骨痛症状;②患者配合度良好;③年龄55~80岁;④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排除合并严重器官疾病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或交流障碍患者,资料不全者,配合度不佳或中途转院者。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VAD方案。长春新碱(广东岭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857)静脉滴注,第1天~第4天每日0.4mg;阿奇霉素(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284)静脉滴注,第1天~第4天每日10mg;地塞米松(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4469)口服,第1天~第4天,第9天~第12天,第17天~第20天,每日40mg。连续28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补肾逐瘀方。方药组成:黄芪30g,酒肉苁蓉20g,菟丝子20g,盐补骨脂20g,白花蛇舌草30g,墨旱莲15g,当归6g,鸡血藤15g,醋没药6g,醋乳香6g,蜈蚣2条,麸炒白术15g,麸炒山药15g,砂仁9g,甘草6g。肾阴不足者,加熟地黄、知母各20g。每日1剂,水煎取汁2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治疗3月。

  3疗效观察

  3.1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包括人际关系、环境适应力、躯体运动以及心理状态)[4]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发红、疼痛以及瘙痒等)发生率。

  3.2疗效标准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分为完全缓解、中度缓解、轻度缓解以及无缓解四个等级,其中完全缓解以及中度缓解为有效缓解。使用简易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指标包括人际关系、环境适应力、躯体运动以及心理状态等,各项评分满分为100分,评分与患者生活质量成正比。

  3.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治疗结果见表1、表2。

  相关期刊推荐:《国医论坛》(双月刊)创刊于1986年,由河南省南阳中医药学校主办。本刊以突出张仲景学说研究为特色,理论与临床并重,普及与提高兼顾,一直为中医基础理认和仲景学说领域中的核心期刊。

  3.5不良反应情况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出现皮肤发红2例、疼痛1例、瘙痒1例,发生率为14.29%(4/28);对照组患者出现皮肤发红、疼痛、瘙痒各1例,发生率为10.71%(3/28)。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地塞米松软膏外涂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两组均未出现血液学毒性反应。

  4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属于恶性血液系统病变之一,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患者多存在贫血、头痛等临床表现,严重时甚至出现肾功能损害,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5]。骨痛是多发性骨髓瘤的常见并发症,临床多采用化疗的手段,通过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进而降低破骨细胞活性,达到缓解骨痛的目的。但长期化疗会造成抗药性增强,且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多为老年群体,化疗耐受性较差,因此探究更加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已经成为主要课题[6]。目前中西医联合治疗该病取得了明显成效[7]。

  多发性骨髓瘤属中医学“骨痹”“虚劳”范畴,其主要病机是肾气虚衰,气血不足,以致筋络失养,脉络不通,引发疼痛。因此治疗应以补肾逐瘀通络为法。自拟补肾逐瘀方中,肉苁蓉、菟丝子补肾益髓;没药、乳香、当归、鸡血藤活血补血;蜈蚣止痛通络;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墨旱莲清热凉血;白术、山药、砂仁等健脾燥湿,补益脾胃。有研究表明,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中医中药治疗可以极大提升治疗有效率、缩短治疗周期、缓解患者痛苦,且安全性、患者接受度高[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疼痛缓解及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自拟补肾逐瘀方配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骨痛症状,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不会造成不良反应的增加,安全性高。——论文作者:李国燕1☆,徐瑞荣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