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医学论文 > 正文

经络研究60年 —— 一条多学科交叉之路

发布时间:2021-05-17

  【摘要】中医理论认为,经络是维持生命并参与疾病形成和治愈的重要系统。揭示经络的生物学内涵是现代中医研究的重要内容。6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从生物医学(生理、解剖、组织形态等)、影像学、物理、化学、计算机技术等领域对经络展开了研究,现代经络研究就是一部多学科交叉的历史,为认识经络提供了多视角的科学资料。未来经络研究需要更精准的多学科交叉,它将是揭示经络生物学内涵的希望之光。

经络研究60年 —— 一条多学科交叉之路

  【关键词】经络;多学科交叉;间质组织液;筋膜结缔组织;

  经络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阐明经络的科学内涵是中医研究者的历史使命。1956年,经络研究被列为全国自然科学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标志着现代经络研究的正式开始。上世纪60年代,朝鲜金凤汉称发现了经络实体结构[1],我国为验证此事,调集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医学院等单位的多位西医专家组成经络研究所,形成经络研究的第一次高潮。80年代,在欧洲学者用同位素示踪经络方法的启发下,我国开始了“七五”攻关经络研究,随后是“八五”和“九五”,连续15年的大规模经络研究,形成第二次高潮。近年来,美国学者使用先进的活体观察技术,在脑组织中发现间质通道[2],又在外周组织间质中发现了液相组织液[3],引发了对“经络间质组织液说”的热议。此外,国家对经络研究重新立项,经络研究或将再掀高潮。

  在长达60多年的经络研究中,聚集了世界各国医、理、工等专业的研究者参与到经络研究中,各种新技术和新学科不断向经络研究渗透,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的鲜明特色,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1经络的解剖与形态学研究

  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形态学是利用显微技术对解剖学在微观层面的延伸。经络是否存在对应的解剖学结构,是经络研究的首要问题。上世纪60年代开始,许多学者采用西方基础医学研究的方法,以期通过尸体和动物解剖、组织形态学观察,揭示经络的实质。

  相关期刊推荐:《针刺研究》创刊于1976年,本刊以“基础实验研究为主,兼顾临床研究与报道”为特色,主要报道针灸临床和实验研究新成就,介绍临床与实验研究之间的联系;宣传与鼓励广泛利用现代科技方法与技术,研究与发展针灸医学。设有:综述、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经络与穴位、方法与仪器、初步报道、国外文摘、国内文摘、争鸣等。

  60年代,朝鲜金凤汉[1]报道了运用形态学等技术发现经络是由小体连接成的管状结构,内部有液体流动,命名为“凤汉管和凤汉小体”,各国随即展开验证,但未能重复。2005年以来,韩国苏光燮团队[4]运用影像学、组织学和生物标记等技术对可能存在的“凤汉结构”进行研究,发现了分布在内脏表面、血管和淋巴管内的一种线状结构,称为“原始管道系统”,但对其与经络现象和经络功能的相关性未进行充分研究。国内相关研究提示,原始管道可能不是身体特有的结构,而是一种炎性病理产物;其存在与否对针刺效应的产生并无影响[5],此结果与“原始管道系统”研究不一致。龚启华等[6]在新鲜胎儿尸体四肢穴位的皮下或皮内注射碳素墨水,解剖观察发现被墨汁显示的淋巴管系的分布与经脉线具有高度一致性。美国Langevin[7]使用超声组织探测技术对结缔组织与经脉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两者的重合率为80%。谢浩然等[8]对尸体进行解剖定位观察,验证了十四经脉路线上均存在筋膜间隙结构,是组织液气运行的通道。原林等[9]使用数字人技术标记四肢结缔组织,并进行三维重建,证明其与经脉高度重合,并提出了生命体存在功能系统和支持储备系统(经络)的两系统说。张维波等观察到,鱼身上经AB染色出现的类经脉结构是组织间隙,其中为细胞较少的间质,包括固态的纤维网和液态的组织液[10-11]。随后宋晓晶等使用激光共聚焦内窥镜观察了大鼠任脉部位的微观结构,发现沿任脉循行组织中的组织间隙较大,其中填充着大量混合荧光素钠的组织液,并分布有少量胶原纤维、毛细血管、脂肪细胞等实体组织[12]。从解剖和形态学的角度,并未观察到一种公认的经络特殊实体结构,但证实了循经组织中的神经末梢、血管、淋巴管、结缔组织和组织液的分布较为丰富。

  2经络的生理学研究生理学是研究

  生命规律的科学,循经感传、循经性感觉病(循经性疼痛与循经性异感)、循经性皮肤显痕(红色、白色或隆起性显痕)与循经性皮肤病等经络现象,经脉脏腑相关都是生命规律的体现,是生理学研究的范畴。李定忠[13]认为循经出现的红线、皮丘带等可见经络现象是由于真皮层毛细血管扩张和渗透性改变所致,而这些变化又受到自主神经和各种神经介质的调控,从而提出经络现象的形成可能与自主神经末梢的循经接通密切相关。刘里远[14]用注射α和M受体阻断剂阻断针刺效应的方法证明了该猜想。循经高温带的形成则可能与局部氧分压[15]、组织内特异性酶[16]分布等密切相关。从神经角度的研究来看,朱兵[17]探讨了循经感传与循经肌电之间的关系,发现针刺引起循经感传现象的同时伴发有循经肌电发放,且无论正常情况下还是阻滞条件下,循经感传和循经肌电活动之间的关系均非常密切,表明循经感传有赖于感觉-运动反射活动的相互作用。谢益宽等[18]认为在脊髓前角,同经相关的运动神经元之间构成一个紧密连接的神经元柱,柱间的神经元的树突-树突和树突-胞体定向投射可能是循经感传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1959年,张锡钧[19]院士提出经络-皮层-内脏相关假说,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观察。但由于当时研究技术的限制,无法在不损伤脑实质的条件下观察经络-皮层关系,因而进展缓慢。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领域的长足进步,以功能磁共振技术为代表,脑功能无创检测技术必将为该学说提供更为坚实的证据。在经络研究领域,最具有开放性、证据最充分的研究是关于轴索反射接力联动机制,虽然该学说是张保真[20]1980年提出,但其肇始于1977年宋继美[21]关于肥大细胞与经络现象的观察。在该学说中,神经信号传递过程中的折向逆传在神经科学中有定论,关键是解决信号传递的中继问题。而肥大细胞恰恰处于信号中继的核心,能与多种结构建立功能联系[22],此后肥大细胞在穴位分布或针刺过程中的作用被逐步肯定[23]。在此模型中,张维波等[24]发现的循经低流阻通道解决了跨细胞和跨节段信号传输过程的约束问题,再结合Fuxe[25-26]的容积传输学说,使得该学说框架基本成型。以上研究表明,经络现象的产生与机体在接受外界刺激后出现的神经系统一系列的功能表现密切相关,并涉及肥大细胞、微血管和间质等多种组织。

  3经络的病理学研究

  《黄帝内经》指出,经络在人体疾病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灵枢·经脉》除记载经脉的循行,也详细记载了经脉的各种病候,将一组病候归因于某经脉的病理异常是中医最早的辨证思想。

  张维波团队提出了经络的“低流阻组织液通道”假说,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奥美定水凝胶注射于小型猪的循经低流阻通道中,阻断了循经组织液压波的传导,建立了经脉不通病理模型[27],然后在经脉不通模型上观察小型猪甩尾阈和甩耳阈的变化,验证了经脉“不通则痛”的规律[28]。进一步利用大动物行为监控系统对小型猪进行行为学观察,发现堵塞胃经低流阻通道后小型猪的白天爬栏次数和夜间活动次数明显高于正常组,表现出烦躁和眠差的行为学异常,并可出现胃肠臌气的现象[29-31],与“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和“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胃经病候非常相似,证明了胃经与消化系统的特定联系。随后该团队与中国农业大学病理教研室佘锐萍团队合作,建立了系统研究大型动物病理模型的宏观定量观察法[32],对模型动物的一系列脏器剖检、饮水、二便等进行研究,发现堵塞胃经与肾经低流阻通道可导致模型动物出现与胃经-胃腑和肾经-泌尿生殖系统相关的病候[33],并可出现病理学变化和部分生化指标的异常[34]。此外,利用线结扎法在大鼠上同样建立了经脉不通病理模型[35],并且结扎胃经与肾经后,重复出了分别导致与胃经、肾经病候相关的情志与脏器变化[36-37]。以上经脉病症研究结果为证明循经低流阻通道可能是经络实质的一部分提供了实验依据。

  肖永俭[38]通过对200例循经疼痛病例的观察,认为循经疼痛与经脉循行线组织存在的损伤病灶、机体病变或损伤触发大脑皮层的机能状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的头晕、眼胀、胸闷、腹胀、潮热等症状密切相关,为经脉病理研究提供了新证据。纪春艳等[39]研究发现神经性皮炎的病变好发于手足三阳经及督脉循行部位,与阳经所主的“津”“液”“气”“血”“情志”与“热病”,属经脉病证中的外经病,即经脉病理在体表的表现。马晓彤[40]研究发现遗传性白内障小鼠肝脾肾三经导电量比正常鼠下降,而肝脾肾三脏的导电量显增,导电量下降区集中于三经中部,且与肝经和肾脏密切关联。以上经脉病理的研究提示脏腑、官窍病变与体表对应经脉组织生物信息的改变密切相关。

  4经络的化学与分子成分研究

  经络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的特殊生理功能,这些功能的背后必有其物质基础。从离子、分子层面探讨组织的物质基础,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经络研究也在这一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90年代,天津郭义团队对经穴的离子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Ca2+浓度显著高于非经穴[41],络合Ca与钙调素复合物可阻断针刺效应[42]。复旦大学物理化学家费伦等[43]使用粒子诱发X射线荧光分析在体发现经穴骨膜处存在Ca2+含量丰富的钙库。邓亲恺[44]提出针刺穴位可在细胞间产生Ca2+振荡和Ca2+波,其中可能蕴含有相关经络通路和生理功能调节信息,它们与经线组织上的细胞缝隙连接蛋白(connexon)一同构成了经络的物质基础。另外还有人发现经脉上的H+、K+等在病理或针刺状态下有变化的趋势[45]。以上研究均证明循经组织中Ca2+等离子成分丰富。周立华[46]提出了“经络蛋白耦联带假说”。冯盛才[47]提出经络的实质是广泛存在于机体内纤维状蛋白等高分子物质分子内、分子间的能量传递系统。孟凡迅等[48]根据29KD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提出了“经络实质的29KD蛋白桥接假说”。党瑞山等[49]发现在胃经和任脉循行沿经的脂肪带存在着共同的差异蛋白条带。宋晓晶等[50]最近观察到在大鼠循任脉的AB迁移线与旁开非经结缔组织中有468个差异表达的蛋白,其中上调表达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ATP合酶亚基ε(ATP5E)、电压依赖性Ca2+通道亚基α2/δ1(CACNA2D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Gpx-3)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与经络现象和针灸效应密切相关,这4种蛋白可能是大鼠任脉循经低流阻通道组织中的特征性物质。以上研究为循经组织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蛋白质分子层面的实验室资料。经络的化学与分子成分研究结果为解释经络功能提供了证据。——论文作者:宋晓晶,王广军,李宏彦,张维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