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媒体汉英语码混用的意义建构及理据
发布时间:2021-04-14
摘要:语码混用尤其是汉英语码混用表达常常出现于大众媒体日常报道之中。国内外学者从普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二语教学等视角对其做了大量描述与分析,但对这一现象的意义建构及理据的认知语言学解释相对较少。基于认知语言学概念整合相关理论,探究大众媒体汉英语码混用的在线意义建构及其背后的理据可知,大众媒体汉英语码混用的意义是认知主体运用基本认知能力,参照常规事件信息等百科知识,基于转喻、突显等认知机制建构起来的;语码混用是语言系统的内在潜能、语言表达的经济选择和语言接触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大众媒体;汉英语码混用;意义建构;理据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和文化融合化的背景下,国内大众媒体报道中常常使用语码混用的表达形式,其中汉英语码的混用现象尤为突出。语码混用①(code-mixing)指在某一语言语码使用过程中,并置或交替使用另一语言语码(或同一语言语码变体)的现象。语码混用可视为一种语言变体,常出现于熟悉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或语言变体)的交际者或交际背景之中。随着语码混用现象在大众媒体语言中频繁出现,这一语言现象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
一、国内外研究
现状语码混用研究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语言接触研究。UrielWeinreich[1]从语音、语法和词汇等层面系统描述语言接触中的语码混用现象,认为理想的双语使用者会根据言语情境、对象和话题等变化恰当地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语言。自此以后,随着语言接触研究的深入、视角的变换,语码混用研究呈现从宏观概览到微观应用、从单一视角到多个纬度、从现象描写到教学应用等特点。语码混用的过往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普通语言学视角下的语码混用描述研究。Weinreich[1]阐述了语码混用相关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社会心理等方面问题;语码混用不存在普遍的句法限制,对其解释应与语言事实和神经语言学的研究发现一致。[2]Muysken(2000)基于语料对比,确定了语码混用三种不同的基本类型:插入、交替和词汇整合。[3]我国学者对语码混用做了大量的综述总结,也有学者探讨了汉语(或地区方言)与外语或汉语与其他民族语言的语码混用问题。[4-8]
(2)社会和语用视角下的语码混用研究。语码混用这种语言现象之所以能够被广泛使用,说明其具有一定的社会规约性。Blom&Gumperz[9]基于田野调查,发现语码混用不仅由使用者的语言能力决定,还与其种族、年龄、性别和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相关。Myers-Scotton[10]将语码转换看作是会话双方协商的一种手段,个体自身与社会因素互动的结果。刘正光(2000)和于国栋(2000)等将语码混用看作是为了交际目的而顺应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的操作。
(3)二语教学视角下的语码混用研究。学者们主要讨论语码混用及其策略在二语或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11-13]
(4)认知和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语码混用研究。Kroll&Annette(2010)等认为,语码混用本身表明双语者具有两套独立的心理词典。[14]心理学家主要关注语码混用建构和理解的心理过程,但没有提出一个令人信服的模型阐释语码混用过程中的思维运作过程。吴利琴(2016)通过问卷调查和眼动实验认为汉英语码混用的理解者和使用者心理需求基本一致,语码混用是语言经济性的表现。[15]
由上可见,过往研究大多关注语码混用的表现形式,试图分析其背后的情境需求及社会文化动因,甚至探索语码混用的教学应用策略,但对语码混用的意义建构及其理据却很少探讨。
二、概念整合理论
Fauconnier和Turner等学者基于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MetaphorTheory)和心智空间理论(MentalSpacesTheory),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BlendingTheory),为认知语义理论发展过程中阐释在线意义建构提供一个重要理论框架。一个基本的概念整合网络(见图1)包括四个空间:一个类属空间、两个输入空间和一个整合空间。[16]一个基本的概念整合运作过程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四空间假设、对应成分匹配联结、输入空间之间映射、选择性投射以及整合。输入空间表征交际主体基于交际目的、交际主题和交际内容动态建构形成的在线心智空间。类属空间由两个输入空间共有的结构特征和组织方式等要素抽象而来的图式化信息构成。基于类属空间提供的抽象信息,两个输入空间中的对应成分可以实现跨空间匹配映射,这些匹配的对应成分又会在交际驱动下选择性地投射到整合空间。整合空间中最终获得的结构并非输入空间结构的简单组合。这里除了有输入空间投射而来的部分信息,整合空间中还会涌现一些输入空间中所没有的新创信息。整合网络中的四个空间相对独立,同时又通过跨空间匹配映射和选择性投射彼此相连。两个输入空间借助类属空间提供的抽象图式化信息建立跨空间映射对应关系。跨空间映射主要基于类属空间中相同或相近的框架和角色、同一性表征、类比和隐喻等重要关系实现。选择性投射是概念整合网络中的必要操作,在意义建构过程中是无意识的运作。选择性投射使得从输入空间投射至整合空间中的信息可多可少,有可能两个输入空间的信息都被投射,也可能输入空间中部分信息被投射,亦有可能输入空间的任何信息都未被投射。而且,这种投射不是单向的,整合空间的结构也有可能反射回输入空间,进行动态循环运作。
值得注意的是,整合空间中的运作大致需要经过组合、完成和详述三个紧密联系的步骤才能得以实现。从两个输入空间中选择性投射而来的成分进行先进行组配结合,然后组培结合后的信息进入到交际者概念系统中已有框架或意象图式中进行匹配完成,紧接着通过身体和心智模拟对匹配完成的信息结构进行细化,进而基于新创逻辑建构出新意义。整个过程中,各空间始终保持开放联系的状态以确保整合过程的连贯性以及意义建构的理据性。概念整合并非单向运作、一次完成,而是经过反复调适、循环整合,体现出意义建构的复杂性、协商性和动态性。[17]
概念整合理论研究者认为概念整合或融合过程是人类思维较为普遍和基本的认知操作。[18-19]该理论在与概念隐喻理论对比的基础上,强调对在线意义尤其是新创意义的动态建构具有较强的解释力。[17,20]
三、汉英语码混用的意义建构
本文以“新华网”2014年11月13日刊发的新华每日电讯中一篇题为“‘APEC蓝’能留下吗?”报道中的“APEC蓝”和“一辆SUV”为例来阐释汉英语码混用的意义建构过程。
(一)“APEC蓝”的意义建构
“APEC”是“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亚太经合组织)”的缩写形式,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普通受众对于这个论坛不是很熟悉,对于这个论坛的英文缩写就更加陌生。媒体在报道时却直接将“APEC”与汉语表达混用,那么媒体人出于何种考虑将英汉语码混合使用的呢?受众又是如何从语码混用中理解“APEC”是个重要论坛以及“APEC蓝”的所指意义呢?这些问题都将在“APEC蓝”意义建构的分析中得到解答。
这篇报道开篇提到“APEC北京会议留下的,除了会议达成的各项成果,还有难得的蓝天白云。”在该句提供的背景知识中,“APEC”激活的是一个“会议”框架。百科知识告诉我们,“会议框架”可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天气、参加者、会议内容、会议成果等元素,每个框架元素又可以建构自己的次框架,如“天气”框架又可以由气温、湿度、空气质量、天空颜色等元素构成。由会议的参加者有相关国家领导人出席可知,“APEC”会议是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因此可视为生活中发生的一次重要事件,会议期间也就是生活中的特殊时期。
基于“会议”框架或者确切地说是“天气”框架,我们可将“APEC”及相关元素建构为输入空间1,②包括APEC、APEC期间的空气优、天空蓝、会议时间短等信息;与之相对应的是,输入空间2则由非重要会议的日常时期的天气状况信息构建,如日常生活中,空气差、天空灰蒙、持续时间长等信息。类属空间包括两个输入空间的共有信息抽象而来的事件(时期)、空气质量、天空颜色、持续时间等。基于类属空间的抽象信息,两个输入空间中的信息形成对应映射,建立起联系,为投射整合做准备。为细化意义建构过程,突显意义建构背后的认知机制,本文在整合网络四空间基础上增加一个处理空间。如图2、3所示。
为体现处理空间与整合空间的不可分割关系,突显概念整合的无意识操作,文中使用了一个与整合空间想切的虚线圆表示处理空间。这样,输入空间信息会选择性的投射到处理空间。在此,基于人所具有的基本比较能力和百科知识等进行信息组合并完成,然后在转喻和突显机制作用下细化、建构出“APEC蓝”表示只有在短暂的APEC会议期间人们才能感受的空气质量优、天空湛蓝的景象。整合得出的汉英语码混用的“APEC蓝”还会回射到输入空间,那么其意义可能会随之而调整,比如“APEC蓝”表面表达APEC期间天空湛蓝的景象。随着讨论的深入,相关信息(尤其是背景信息)不断增加,“APEC蓝”还可能表示北京的人们希望平日里能呼吸新鲜空气、见到蓝天白云的愿望以及对政府工作的期待等。
相关知识推荐:怎样在期刊上发表论文
由上可见,“APEC蓝”是认知主体运用基本的认知比较能力,参照常规事件信息等百科知识,基于转喻、突显等认知机制实现意义建构的。“APEC蓝”为人们普遍接受固化下来,“APEC蓝”已然成为一个具有能产性的构式。继“APEC蓝”之后,我们拟造了“奥运蓝”甚至“认知蓝”等构式。
(二)“一辆SUV”的意义建构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语码混用的意义建构过程,我们再以“一辆SUV”为例说明其意义建构过程。据我们调查,绝大多数受众并不知道SUV(Sport/SuburbanUtilityVehicle)准确的英文全称及汉语释义。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熟悉参照工具,人们通常能区分出哪些不是SUV。诚然,现在若让我们给出SUV的准确汉语释义好像还真不容易。不过这并不妨碍人们在见到或听到SUV表达时可以理解其意义。下面,我们基于概念整合理论来考察“一辆SUV”的意义建构过程(如图3所示)。
“一辆SUV”在报道中出现在“一辆SUV比普通轿车要多出约30%排污量,拥堵怠速时的排污量成倍增长。”中。从此句所提供的框架信息中,我们可以知道“SUV”表示可以与“一辆”搭配且可与普通轿车在多项指标上进行对比的某种车辆。据此,我们可以由“SUV”和“普通轿车”极其相关信息分别构建两个输入空间。两个输入空间中的共有信息可以抽象为计量单位、车辆类型、排量、舒适度、通过性能等。基于类属空间中的抽象信息,输入空间中的“SUV”和“普通轿车”及相关信息建立起映射对应关系。来自输入空间的信息选择性的投射到处理空间,借助人类基本的比较能力和百科知识,“SUV”和“普通轿车”进行全方位比较,两个输入空间的信息进行组合并并完成,借助转喻和突显机制细化、建构出“一辆SUV”表示日常行驶中常见比普通轿车排(污)量大的一种车辆。当然,这一整合结果“一辆SUV”可回射到输入空间,并且随着叙述的推进,其意义也不断进行调整。从该报道的背景信息中,我们可以推出鉴于“一辆SUV”的排(污)量较大,为了节能减排,改善空气质量,政府和市民对使用此类“SUV”车辆都应有一定限制。
可见,“一辆SUV”的意义是认知主体借助基本的认知比较能力和百科知识,参照“普通轿车”的相关信息,基于转喻和突显机制建构而来。“一辆SUV”的固化使用帮助其确立构式地位,与其相关的构式有“一辆Ford”、“”一辆CrossPolo”等。尽管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将“SUV”混同于“越野车”,但是从“SUV”的英语全称表达中可知,二者并不能完全对等。因此,“一辆SUV”之所以被混用,还有可能是由于我们无法找到能够准确替代“SUV”的汉语表达,作为来源的“SUV”自然也就成为准确表达的最优选择。
通过对汉英语码混用的意义建构过程分析,可以较为清晰地了解使用者与受众表达和理解语码混用的基本认知操作。由上述两例可见,认知主体通常借助基本认知能力和百科知识,参照会话框架所激活的相关信息,基于转喻、突显等认知机制实现汉英语码混用的意义建构。
四、汉英语码混用的理据
Saussure认为,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效果。[21]也就是说,语言符号是概念和音响效果的结合体。他认为语言符号是任意的,任意性原则是语言设计的第一原则,也就是语言结构的组织原则。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但语言使用是有理据的。本文在体验哲学观的指导下,秉承认知语言学的“现实———认知———语言”这一主线,认为语言是主体在与现实客体互动体验基础上认知加工(体认)的结果。语言也就是认知主体对现实认知的能动反映。据此,语码混用的理据可从语言、认知和现实三个层面探究。语码混用是语言系统内在潜能、语言表达经济选择和语言接触共同作用的结果。
(1)汉英语码混用符合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是语言系统的内在潜能。任意性原则认为,语言符号的能指(音响效果)和所指(意义)之间是任意的。汉英语码分属两个不同的音响系统,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同语言系统的交叉混用恰好从跨语言视角证实了语言符号组合的第一原则———任意性原则。但任意并非指使用者对语码的绝对自由选择,而是会受到社会规约的限制,是社会规约下的任意。任意性原则可以为语言的能产性或创造性提供可能性保障。因此,汉英语码混用作为一种语言创新现象,是语言系统的内在潜能。
(2)汉英语码混用是认知经济性的反映,是语言交际的权宜优选。大众媒体主要面向汉语受众,理应运用纯汉语文本传达信息。缘何混用受众可能熟悉也可能不太熟悉的英语表达?调查发现,汉英语码混用中的英文多为缩写形式,这些缩写对应的英文全称相对较长,如“APEC”的全称“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识记和表达都会耗费更多心力,而认知和表达上更为经济的“APEC”自然会被认知主体青睐。另外,交际者交际中经常会很难或无法找到与英语表达准确对应的汉语释义,如上文中的“SUV”。交际中,在不太准确的汉语释义与非母语的英语表达二者间,交际者为准确传达源义,只能权益性选择交际对象不甚熟悉的英语与熟悉的汉语混用。这一权宜之举,在此时的交际语境中恰是最好的选择。实验发现,受众在解读陌生的汉英混用表达时,需要更多的处理时间,耗费更多的心力方能理解。这种陌生化排版方式恰好能够吸引受众的关注,达到突显的效果。
(3)汉英语码混用是汉英文化及两种语言互动接触的结果。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们在与现实世界互动体验的基础上认知加工的结果。人们在多语种现实世界的体验中形成了对多元世界的认知,借助常用的认知机制对客观世界进行范畴化和概念化,进而形成最终的语言表达。语言源于认知,认知反映客观现实,因此语言表达也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这一认识与语言全息论的语言外全息状态相关论述不谋而合。语言全息论的语言外全息状态指的是语言系统与系统之外的世界(宇宙结构)的全息状态:语言结构与宇宙结构同构、相似、相套。[22]语言结构与世界秩序同构,汉英语码混用也就类似于现实中汉英两种文化交融和两种语言接触。
综上,汉英语码混用现象表面为不同语码的叠加组合,实则是不同概念结构互动整合的结果。文章通过运用认知语言学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英语码混用现象的分析,发现汉英语码混用符合语言设计的任意性原则,是认知经济性的语言表达形式,是言语交际的权宜性最佳选择,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文化交融、不同语言接触的反映。对待这一语言现象,我们既要看到其在现实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应保持清醒头脑,确保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健康发展。——论文作者:尤晓刚1,2,梁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