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医学论文 > 正文

中医儿科学临床实践教学效果探究

发布时间:2021-04-08

  [摘要]目的观察实践教学对中医儿科学本科实习生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60名中医儿科学本科实习生,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实践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训教学方法。完成教学后进行实践考核,比较2组学生基础知识、临床技能和满意度调查问卷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医儿科基础知识得分为(92.60±2.84)分、临床技能得分为(92.17±2.32)分,高于对照组的(86.03±3.76)分、(82.77±5.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满意度调查问卷表中观察组教学方式、学习效率、学生积极性积分分别为(2.60±0.62)分及(2.73±0.52)分及(2.57±0.63)分,高于对照组的(1.13±0.63)分、(1.23±0.77)分及(1.17±0.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授课内容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践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临床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学习满意度,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中医儿科学临床实践教学效果探究

  [关键词]中医儿科学;实践教学;教学效果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教学改革始终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创新教育等深入推进,有效地保证并提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水平[1]。为了培养具有竞争力而非只具文凭的人才,实践教学体系逐渐完善[2-3]。伴随着中医地位的提升和中医逐渐走向世界,中医界人才短缺明显,其中以中医儿科界最明显,医学院校急需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4]。因此,通过采用实践教学方法,实现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促进中医儿科学学生的基础知识向临床技能转化,从而达到优质教学,推进教学环境和教学制度的逐步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观察了实践教学对中医儿科学学生的专业素质、临床技能和学习满意度的影响,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018年9月—2019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本科中医儿科学实习生60名,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纳入标准:①均为本科班同班同学。②基础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沟通交流能力正常。④愿意加入本研究。排除标准:①非同班同学。②已接受过实践教学实习。③不能坚持全程参与实习者。④拒绝参与本研究。2组中医儿科学实习生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根据学校要求进行为时半学期每周一次的实训课,每次四个学时,共15次。每次实训课主要讲授一种疾病,其中理论授课以中医儿科学教材为基础,选取15个重点疾病,分别编写2个典型病例,典型病例由疾病对应专科科室提供。包括患儿一般信息、临床症状、体征、诊断、治疗、疾病预后等。观察组给予实践教学方式授课,即将学生分至门诊进行相应科室跟诊学习,2个学时后离开门诊,带教老师先以1例所见真实门诊病例为基础,讲授其基础理论知识并引导学生思考对应解决方式,然后抽取1例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自行判断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法、疾病预后等方面。对照组在医院实训室进行传统实训方式授课,由带教老师讲授疾病基础理论,讲解、示教课程,强调学生记忆相关要点,相互之间模拟示教具体操作。然后讲述编写好的2个典型病例,给学生自由时间互相讨论演练案例。

  相关知识推荐:儿科方面的论文多久可以顺利发表

  课程结束后,组织2组学生进行考核,在已学15种疾病中随机抽取1种疾病,找出1个病案,让学生情景模拟治疗过程,对此病案进行询问、诊断、治疗、用药,以考核学生临床技能,满分100分,考核结束评委打分。另外以试卷出题方式,考核学生对已学15种疾病的基础理论(包括中医症候、治则治法、用药特点、预后转归等)的掌握情况,包括选择、填空、简答三种题型,满分100分。最后2组学生填写“学习满意度调查问卷”并不记名打分。

  1.2.2观察指标①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考试和临床技能考核得分。②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问卷积分。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对教学方式、授课内容、学习效率及学生学习积极性四个方面,每个方面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四个层次,分值分别为3、2、1、0分,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感受的实际情况匿名填写、评分。带教老师于课程结束分别给2组学生发放纸质版调查问卷,半小时内完成后回收。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选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选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学生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得分比较观察组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2.22组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得分比较观察组在教学方式、学习效率、学生积极性方面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授课内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单纯以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临床医学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关系临床医学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强调实践教学是高校职业教育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重要作用[5]。有研究[6]指出,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即PBL,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习效果。除中医儿科专业以外,其他诸如中西医结合儿科[7]、中医内科学[8]、护理学[9]、职业教育[10-11]等领域均有人提出探索实践教学模式。由此可见,医学实践教学、教法改革,势在必行。

  中医儿科学荟萃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小儿养育和疾病防治的丰富经验,蕴含着大量的儿科学术知识和真知灼见,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中医儿科学学生为教学对象,是中医学主干课程和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课程之一[12-13]。中医儿科学是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学、方剂学密不可分的一个单独学科,该专业学生不仅要学习繁杂的基础知识,还要将相关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但是中医儿科学不同于中药学、方剂学等具有单独板块性质的学科,而是由肺系疾病、脾胃系疾病、肾系疾病、心系疾病等诸多系统组成的兼具综合性和专业性的学科。中医儿科学和其他临床医学专科一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过程更是需要运用实践教学。因此,如何使学生在牢固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兼顾临床技能,是当前中医儿科教学的一个重要难题和任务所在。

  作为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儿科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儿科临床,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14]。包括中医儿科学学生在内的医学生虽然可以通过刻苦学习获得基础性医学知识,但临床技能、职业态度和行为,以及将基础知识转化为临床工作的能力,需要通过临床实践来提高[15]。因此,临床实践教学对儿科医学生巩固医学基础知识,掌握临床技能,提高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实训教学方法多是采用示教的方式,由带教老师对所学内容进行示教,而后学生自行记忆相关要点,相互之间模拟示教具体操作,课程全部结束考核打分。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虽然可以通过勤奋学习掌握书本知识,但不能在学习中形成对疾病直观、深刻的认识,不能对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和活学活用,也不能真正积极主动思考。因此,在促进学生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临床技能,增强其学习兴趣,促进其主动思考,是实践课程创新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和重要内容。实践教学是在学习、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把学生带到临床中来,以门诊患者就医全过程引导学生对疾病产生直观、深刻、全面地了解,然后通过带教老师讲解基础理论,加深学生对此疾病的印象,再通过对真实案例分析,知道在实际临床中如何辨证、如何处方用药,提高其临床实践技能,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基础知识、实践技能得分高于对照组,满意调查问卷中教学方式、学习效率、学生积极性积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临床实践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提高中医儿科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学习积极性。——论文作者:孙凤平1,李宁宁2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