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医学论文 > 正文

中医诊断学实训课程形成性评价方案再思考

发布时间:2021-04-06

  摘要:目的本研究将深入解析职院诊断学课程实训教学与形成性评价方案评价方法。方法通过对形成性教学评价方法特点的解析,形成有针对性的形成性考核方案。结果中医诊断学实训课程形成性评价与教学效果等存在密切联系。结论中医诊断学课程具有操作性强、案例带入性强等特点,需要逐教学单元进行分层评估,如师生评估、学生互评等等。

中医诊断学实训课程形成性评价方案再思考

  关键词:中医诊断学;实训;形成性评价

  随着中医诊断学的教学理念与评价标准的转变,许多中医院校已开展了“中医诊断实训教学”的教改活动,并设立了相应的课程,但相应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完备,桎梏了这一教改活动的发展。因此,探寻与论证中医诊断学实训课程形成性评价方案已成为各中医院校中医诊断教改研究的重点。笔者所在教学团队,自2008年以来,从事中诊教学改革的研究,对本校的本科学生与研究生进行了探索性示范教学,并开设了相应的课程,同时已初步建立了相应的“中医诊断学实训课程形成性考核方法”,形成《中医诊断学实训课程形成性评价合理化方案》,为了更好地配合中医诊断实训课程教学,本文将讨论形成性考核方案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实训课程形成性考核路径研究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1]认为:教育评价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改进教学”。教学评价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末,其大致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种。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吸收情况及技能掌握程度等进行综合监控和评价,强调对学习过程的掌控,目的是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2]。因此,从“学”的角度分析,形成性考核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和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从“教”的角度分析,形成性考核有利于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效果,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与学的互动,避免终结性考核对学生造成的片面评价[3]。

  近年来,研究者发现,相同的医学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传统教学法和期终闭卷笔试法考核的学生期末平均考试成绩低于基于病例模块教学法和形成性考核的学生期末平均考试成绩。针对医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形成性考核在提高学习兴趣和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有很大提高[4-5]。教育者认为:形成性考核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实际技能。结论基于病例模块教学法和形成性考核的教学效果和总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6]。

  同时,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力求培养大批具有很强的适应和应用能力,具备创新意识,能够进行知识创新、研究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顶尖人才[7]。因此,专业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应该以“理论知识的理解、应用、研究和创新”为中心的教学与考核[8],将评价学生是否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和严谨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建立多维评价体制[9],以代替传统考核评价模式仅仅侧重对理论知识的考核。因此,以创新人才培养和研究型教学为目标,设立开放的评价标准;从而实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内教学评价和课外自主学习评价相结合,基本的质量要求和开放的评价标准相结合的新的综合评价模式[10]。并能保证以高分通过课程考核的学生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因此,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效果及能力诸方面因素的综合性考核,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及创新能力等,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11]。多元化形成性考核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中医诊断学课程作为中医基础与临床衔接的桥梁课程,必须引入完善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以更好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及建立创新思维。

  2“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训形成性评价方案”研究

  2.1形成性评价体系建立研究随着“重实践”教学理念的倡导,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成为中医诊断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对中医诊断学教学改革的新技术、新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基于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结合“四诊”技能培训的特点,构建了问诊“情境模拟-主动思考-交流互动”的培训模式[12]、“角色扮演形式的情景模拟问诊法”[13]以及切诊“刺激-反应-强化-重复-形成”的培训模式,并建成“虚拟临床诊断实习过程的训练平台”(见图1)。

  建立了相应的“中医诊断学实训课程形成性考核方法”(见图2),但是相应的形成性考核方法尚未得到有效验证与完善。

  相关期刊推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的大型国家级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统计源期刊。本刊以“改革创新、探究提高、专业权威”为办刊宗旨,以平实、贴近、求真为办刊方针,以充分展示临床各科医护技术人员和医药医技工作者的最新医学成果,反映国内外最新的医药发展动态,服务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临床医药卫生工作者为己任,加强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权威性。本刊具有容稿量大、刊登周期短、信息时效快等特点,欢迎广大医务工作者踊跃投稿。

  2.2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多元配合研究形成性评价体系是一个评价过程,并不是独立评价模块形成的简单的评价集合体。需要多元信息(评价体系)的综合评价,逐步递进的反馈,形成完整的评价闭环,才能真正达到形成性评价的目的。在这一体系中,学生与教师均占有平等的地位,二者缺一不可。同时在上述“中医诊断学实训课程形成性考核路径”中,包括了多元的评价方法与多元的评价体系。

  2.2.1多元评价方法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引用了大量的信息与数据采集技术方案,如“问卷调查信息化系统”,学生可以自由快速的进行问题回答,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迅速进行阅卷工作,并及时进行反馈。还有普适性的纸质问答题评价,以开放式问题的形式,更好地展示学生在学习中的状态和体现自身的创新意识。同时,加大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与评价,如望诊模拟考核、问诊模拟考核、模拟病人四诊采集信息考核等等。通过以上方法的应用,以最快捷地速度对学生学习的状态进行有效的评价,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方案,形成“学生-教师”互相评价的交替前进的“教-学”环路。

  2.2.2多元的评价体系(1)侍诊评价方案:通过侍诊学习,对学生在侍诊学习后,医患关系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师生关系处理能力、病案分析能力[16]、病案研究能力[17]的评价;(2)望诊评价方案:对望诊图片分析能力、进行患者望诊信息采集能力的评价;(3)舌诊评价方案:对舌诊图片分析能力、进行患者舌诊信息采集能力的评价;(4)问诊评价方案:进行问诊模拟训练评价,对真实患者进行门诊随堂采集评价;(5)脉诊评价方案:对真实患者进行门诊脉诊信息采集(手法、脉象)评价;(6)标准化病人评价方案:进行标准化病人(模拟)信息采集评价。包括学生互评、教师评教两个部分。

  3讨论

  通过对形成性考核方案的分析,笔者认为实践性教学评价体系中应该设立形成性的评价方案,多元化的方法介入,是这一教学改革的助推剂,只有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形成性评价才能为教学提供高效地评价数据。同时,形成性评价方案的研究与实践中还需系统解析中医诊断学实训课程形成性评价方案、学生躯体与心理反应与教学效果的内在关系[18],才能更好地配合中医诊断实训课程教学。——论文作者:马捷薛晓琳关静刘晓峰刘燕李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