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导师制培养针灸专业研究生创新思维及科研能力的思路探讨
发布时间:2021-04-01
摘要:研究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课题。针对目前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不足与科研能力培养质量不高的实际问题,以中医院校针灸推拿学专业为例,在研究生导师制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从影响科研创新能力的因素、培养经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探讨如何快速高效提升针灸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培养其独立的创新思维和科研实践能力。
关键词:针灸推拿学;研究生教育;创新思维;科研能力;中医教育;人才培养
当今中医药研究的学术创新已迫在眉睫,中医药院校的研究生是中医药科研和临床队伍中的中坚力量,是未来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接班人。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院校教育的高层次阶段,肩负着培养有效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培养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储备的国际化的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当代研究生”更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重要成果。因此,如何有效提升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科研能力是一个重要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创新思维能力与科研能力是当今衡量优秀人才的标尺,这种能力应该是有效的。
1影响研究生创新思维及科研能力的因素
由于以往大学课程的专业设置,学生的创新思维还停留在被动式思维模式中。针灸推拿专业的研究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多被动接受知识,不会质疑所学内容的权威性,固化思维,满足于应试拿学位,从而导致创新思维匮乏,创新技能基础较差;在科研选题上缺乏主动性,固化的思维使开展的科研课题单一、重复,没有新意,同时对针灸推拿方向课题研究的科研方法和规范了解不足。在学校层面,从课程开设、制度管理、创新氛围的角度出发,了解到中医院校跨专业课程设置较少,与针灸推拿专业相关的科研活动较少,缺少专业人士去统筹规划科研活动的开展同时,对于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活动,学校缺少对其鼓励的政策,没有形成良好的规章制度,导致学生缺乏对科研创新活动的热情及积极性除此之外,高等院校对于介绍科研活动开展方法,如何选题,如何操作等课程开设较少,使一些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止步于想象,缺乏实践,导致原有的创新思维逐渐被磨灭。指导教师方面,因大多数研究生导师有沉重的临床工作,本身科研项目较少,加上临床规范化培训的要求,以及学校相应的科研奖励政策没有完善、学生的积极性锐减等都将是影响研究生创新思维及科研能力的重要因素。
2针对现状的思考
针对现行研究生在研三年,不少学生功利于学位,只满足于完成质量并不高的毕业论文,完全没有较为深入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研究生毕业论文是体现研究生整体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据,多年来我国高校严进宽出的现状导致大多数人形成了一种混学位的消极思维,中医院校亦不例外,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大多是一些传统疗法的增效研究,以治疗针灸为例,经常有如:隔姜灸配合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研究、温针灸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研究等,这些论文题目差不多每年都会有,几乎是老生常谈,毫无新意,无论是时间还是经费都是一个浪费,可以说科学性和创新性都不强。研究生导师制无论在制度上还是在方法上均需进行一定的改进。
3可行的一些方案及思路
3.1定期跟诊扎实的理论和临床基础是科学思维及理论创新的基础。研究生导师是中医高校中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的教授,均具有相当的学术水平,亦为研究生根据自己兴趣和专业所长所报考,无论在临床水平和科研学术方面均具有一定经验。定期跟诊可以熟悉导师临床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和思维套路,方便面对面探讨临床疑难。熟悉导师前期研究基础进行,多总结临床典型有效病例,并善于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和假设。另外还可针对临床所学进行小课,针对临床上的常见多发病治疗瓶颈进行深入思考,例如:一个打算进行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方面研究的学生,可以多在临床上看看导师是如何辨证结合辨病进行治疗的,一方一穴是如何加减配合的,补泻手法的应用。针灸是通过经络理论治疗疾病的,经气的得失和顺逆全在一朝一夕的意会之中,导师的言传身教尤其显得重要。现行的规培制度使得大多数研究生时间以多科综合性的临床学习为主,对导师针对性地培养本学科创新型高层次学生较为不利,教育改革需要考虑如何平衡好二者的关系。可以建议要留出必要的时间来跟诊。
3.2导师联合培养可考虑采取跨学科导师联合培养,或理论型导师和临床型导师联合培养的模式。组成一个“导师团队”。以针灸推拿专业为例,每个导师组4~6人,可以包括针灸临床、解剖、电生理和专科不同类型的多个导师。学生除了跟随自己导师学习外,还可根据个人兴趣跟导师组其它导师学习,使视野更为开阔。这样的分配可以让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针灸推拿专业方向的科研方法,创立更多新颖的课题。学生们灵活多样的思维方式结合导师的专业素养为针灸推拿进行更深层面的研究提供保障。“导师制”的设立可以让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更加自信,更加专业地参与“大创”,以增加获奖几率。另外,导师可根据自己研究方向,多鼓励学生积极撰写、申报各类课题。
3.3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拓展学术视野高校内定期进行专业学术课,包括各类继续项目,尤其是高水平学术成果分享专题应鼓励研究生尽可能多参加,导师有项目经费可在研究领域引导学生进行国内外学术活动。开会回来要写思路总结和学习心得,并进行必要的文献检索了解行业内外概况,了解当下针灸研究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深造,为日后选题深入打下较好的基础。创新能力也需建立在可行的基础之上,站在巨人肩上才能有所超越。
3.4实验课及实验设备的加强学生在学习科研方法的内容后,对临床上感兴趣的问题自己选题,教师引导学生选择可设计的知识点,指导学生从不同机能状态、穴位特异性、刺激方法、针刺强度、针刺时机等几个方面进行设计,使学生形成发散性思考,通过文献检索确定实验方案,交给老师进行审阅,再进行分组讨论,选出最佳方案,最后学生根据自已所设计的方案完成实验,写出实验报告,实验不拘泥于基础研究,根据实验室条件也可进行临床研究。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系统地运用所学知识、创新思维等科研创新所需的能力。通过学习针灸学科的基本程序、方法和技巧,提升学生科研素养,提高从事科学研究必备的能力,例如,如何进行科研设计?如何进行中英文文献检索?如何撰写论文?使之成为学生必备的技能,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使其具有创新思维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进一步开展针灸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我们采取PBL、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因此,我们在选取实验课内容时,应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很强的实验课内容。通过综合系统地分析一个知识点内容或病例,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以全面性、发散性的思维提出问题探讨问题,从而提高针灸推拿专业研究生创新思维。
3.5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的完善和改进近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蓬勃发展,大量毕业硕士生涌向人才市场,但研究生数量的增加并没有带来高尖人才的增长,因论文质量延期毕业或不能毕业的的现象不在少数,且大量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平平,少有创新论文[1]。而目前专家评价论文标准不一,亦会使评价结果难以避免偶然性和随机性,使学生难以把握高质量学位论文的方向。因此,建议建立统一的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通过多视角多层面的统一标准,指导学生发掘论文深度、广度及创新思维,以改进论文质量是可行的。
3.5.1分目标培养目前研究生体系分为学术型及专业型两大类,针对这两类培养方向,可制定不同侧重的论文评价标准[2],如学术型论文可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及实验研究能力,学生重点应把握学科学术前沿,大量阅读中外高质量文献,有条件参观国内外重点实验室,拓宽视野,在此基础导师可鼓励其提出自已的意见或批判性观点。而专业型论文侧重于对基础理论的应用、改进、创新。以针灸专业学生为例,在论文的选题上可以是针具的创新应用,可以是传统针刺手法的创新改良,也可以是对古代经典提法的论证或释疑。
3.5.2多视角多方位评价制定学生自评及互评、导师评价、专家评价等多视角评价的标准,减少评价者的主观性,使评价结果更全面、客观。另外,针对论文内容的评价,可针对创新、严谨、实用、使用等多个角度制定评价标准,综合评定,减少评价结果偶然性。勇于实事求是地接受大量阴性结果的存在,而不是想当然地盲目验证阳性结果。对学生提出的与以往常规思路有悖的观点应予鼓励和肯定。
3.5.3严格监督体系良好的制度离不开规范的执行,因此,建立完整有效的监督体制是很有必要的[3]。例如加强论文答辩后修改完成的监督、完善论文的奖惩机制、重点审查专家给予差评的学位论文等,加强导师及研究生对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视。论文不满足于开题答辩环节,应建立严格的查重、匿名评阅机制。
相关期刊推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会刊,是一份适应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和医学科技发展的需要、引导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指导各级医院管理者及医务工作者进行继续医学教育的权威官方杂志。主要栏目:资源开发与应用新技术、新理念的教学资源建设理论、方法及其实践研究、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开发与有效应用研究、医学视频资源与数字教育电视节目设计、管理与应用的创新研究、教育资源评价及其标准化研究、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设计与有效应用等。
4结语
有效提升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科研能力是目前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及难点,这不仅需要研究生自主学习及思考,亦有赖于导师的积极引导及学校的重点培养,从多个方面促进研究生主动学习、思考,强化创新思维及科研水平,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开拓方向。——论文作者:李月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