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志致病探析脾胃病的防治
发布时间:2021-03-24
摘要: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为气血,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情志致病,直中脏腑,影响脏腑气机,造成脏腑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恶化。脾胃病与情志致病关系密切。从情志致病角度,研究其与脾胃病的关系,探讨和分析脾胃病的防治,提醒广大脾胃病患者应注意调摄情志,注重心理疏导,同时也为临床预防和诊疗脾胃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脾胃病;痞满;胃脘痛;泄泻;情志致病;黄帝内经;中医基础理论
脾胃病包含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溃疡、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肝硬化等病。因其高发病率,脾胃病的防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脾胃病不但与外邪侵袭、饮食不节、劳倦内伤、先天禀赋等因素有关,与情志关系也密不可分。情志不遂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被称之为情志致病。从情志致病角度,研究情志与脾胃病的关系,探讨脾胃病的防治,提醒广大脾胃病患者应注意调摄情志,同时也为临床预防和诊疗脾胃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1中医对情志及情志致病的认识
1.1中医对情志的认识情志是指人们的情绪活动,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应,历代医家将五志和七情概称为情志,泛指所有的情绪活动[1],七情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五志包括神、魂、魄、意、志。情志具有生理病理的双重涵义,正常情况下,人不会因为情志而发病,但在强烈、突然或长期性的情志刺激下,超过了人体正常的生理承受范围,不能与之适应时,脏腑气血功能发生紊乱,就会发病。
1.2中医对情志致病的认识情志致病始源于《黄帝内经》,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黄帝内经》又曰:“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提示情志过极,便可引发“大病”。情志致病有4个特点:(1)发病多以外界突发事件或长期的情志刺激为主要原因。如家人突然生病或离世,过度悲伤而致病;事业或家庭出现重大变故,过度忧思而致病;个人意愿意外得到实现或满足,因过度喜笑而致病;或因临危遇难、惊恐而致病等。(2)首先会影响脏腑气机引起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不和,阴阳失调。如《素问·举痛论》所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其次与个人秉性、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如性情急躁者,容易激惹恼怒;性格孤僻者,容易忧思患虑。(3)情志致病,直中脏腑。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言:“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4)情志波动,可加重病情,使病情恶化迅速。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因突发事件出现心悸、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如高血压病患者,遇到突发事件,出现跌扑昏倒,肢体活动障碍,口眼斜等。
2情志致病与脾胃病的关系
脾为后天之本,气机升降之枢纽,为情志活动提供物质基础。脾胃病根本病机是脾胃虚弱,脾胃虚弱则运化水谷精微功能下降,气血津液生化乏源,气机升降失司,气机不畅,痞满不适,水湿不能运化,则见体虚乏力、肢体困重、腹泻、便溏等症状。脾胃病包含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溃疡、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肝硬化等病,归属于中医学“痞满”“胃脘痛”“泄泻”等范畴。《景岳全书》中曰:“脾胃之伤于情志者,较之饮食寒暑为更多也。”指出脾胃病多因情志所伤。《丹溪心法》云:“中焦者,脾胃所属。凡六淫七情、劳逸太过,必使所属脏器功能失调,当升者不升,当降者不降,终日犯及脾胃,中气必为之先郁。”强调了情志致病与脾胃病十分密切。
相关期刊推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的大型国家级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统计源期刊。本刊以“改革创新、探究提高、专业权威”为办刊宗旨,以平实、贴近、求真为办刊方针,以充分展示临床各科医护技术人员和医药医技工作者的最新医学成果,反映国内外最新的医药发展动态,服务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临床医药卫生工作者为己任,加强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权威性。
3防治
3.1情志相胜法《素问·五运行大论》中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悲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在临床中,利用情志之间相克、相乘的方法,减轻患者症状。如悲治怒,用悲伤之类的话去平息怒气;喜治悲,用令人高兴的话治疗悲伤;恐胜喜,用令人恐惧的话去治疗过喜;怒治思,用令人愤怒的话语激惹他可以治思;思治恐,让其思虑可战胜恐惧。
3.2身心调治在临床中,用药上适当加入疏肝理气、清心解郁、安神宁志等药物;或可联合针灸、拔罐、推拿等措施。针对与情志相关的脾胃病应观察其情绪变化,要酌情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真诚沟通,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疑虑,让其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念和信心,同时配合修身养性、移精变气、音乐等中医特色疗法[2-4]。
3.3治未病调摄情志喜怒忧恐等情志变化,耗损运气,助心火,心火旺则乘脾,使脾胃运化功能下降。正如《脾胃虚实传变论》所言:“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则乘其土味。”《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土得木而达”,肝气受郁,肝气乘脾犯胃,则出现痞满、嗳气、呃逆、反酸等症状。另外,肝胆相表里,肝失疏泄,胃气不降则胆气不舒,气机升降失和,胆汁不降而反流入胃,形成胆汁反流,亦为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保持恬淡虚无,心神安静,心无恐惧,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恼怒、少忧思,清心愉悦,悠然自得,使情志在春天随升发之气而舒畅,在夏天保持心无郁怒、思虑,秋天保持意志安稳不躁,冬天志如伏似藏,保证内心充实。如此这般,精神内守而不涣散。《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提示我们,心情平和淡定,劳作适度,气血方通畅,正气方可内守,疾病则不能发生。
3.4立方潜药临症时常辨证处方:忧思伤脾,气血生化乏源,心脾两虚者,症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体倦乏力,食少纳呆,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处以归脾汤加减;肝郁脾虚者,症见烦躁易怒,郁闷不舒,胸胁胀闷,头晕目眩,月经不调,处以逍遥丸加减;肝脾不和者,症见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呕逆、泛吐酸水,脉弦,处以柴胡疏肝散加减;肝郁化火者,证可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反酸、烧心,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细有力,处以龙胆泻肝丸加减。现代医家临症时独树一帜的观点,也给我们很多启发:李佃贵教授在和胃降逆的基础上予以“升脾阳、运脾气”“疏肝、凉肝”“温心阳、清心火”“宣肺、肃肺”“滋肾阴”等治法,调治五脏,使五脏功能正常运转,使病情得到控制[5]。杨倩教授善用膏方调理脾胃,提出“膏方养生,开路方先行”“冬令进补”“脾胃同调,阴阳平衡”“调理兼症,芟芜翦棘”“重食忌,以固体”等论点[6]。沈舒文教授临证常用7组角药(半夏、黄连、枳实;吴茱萸、黄连、刺猬皮;太子参、麦冬、石斛;枳实、槟榔、炒莱菔子;黄连、吴茱萸、白芍;佛手、旋覆花、紫苏梗;补骨脂、肉豆蔻、诃子)随证加减治疗脾胃病[7]。
4小结
脾胃病临床往往多种病因或多个脏腑相兼为病,情志致病可影响脾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故临证不但要整体辨证论治,同时更应重视情志因素,对患者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和正确的心理疏导,使其了解本病的起因、性质及良好的预后,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疑虑,保持乐观的态度,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论文作者:邵金华1李岩2※王垂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