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热连轧厂加热炉烟气余热利用工程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发布时间:2021-03-19
摘要:目的通过对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钢)热连轧厂加热炉烟气余热利用工程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并提出防护建议和管理措施。方法2019年6—8月,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及检测,我们对该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结果该项目总体布局、生产工艺、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及辅助用室等方面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而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还不够完善。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一氧化碳和噪声,检测结果分别0.7mg/m3、0.06mg/m3和81.6dB(A),均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标准。结论本钢该建设项目所采取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有效可行,但应加强职业卫生管理。
关键词加热炉;余热利用;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加热炉系统作为热连轧厂的首道工序,实现在板坯的传输、装炉、加热及出炉等功能[1]每座加热炉配套1个汽包,即各有1套汽化冷却系统,加热炉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管网送往各用户,从而实现余热的回收利用[2]。为了达到余热锅炉的烟气回收利用的目的,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热连轧厂(以下简称本钢热连轧厂)对其加热炉烟道的内部进行了改造。本项目为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3-10]节能减排,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受本钢热连轧厂委托,我们于2019年6—8月对其进行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本钢热连轧厂加热炉烟气余热利用工程。
1.2方法
1.2.1评价范围与内容评价范围为加热炉的烟道和热水循环泵房。评价内容包括项目的评价内容包括项目的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分布、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辅助用室、应急救援、个人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落实情况。
1.2.2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查表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法[11-17]、职业健康检查法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2结果
2.1项目概述该项目在原预热段烧嘴空煤气支管前加装ON/OFF控制阀,同时将新的空气预热器安装位置向装料端移动,余热锅炉受热面布置在空气预热器后的烟道内,利用烟气余热产生饱和蒸汽,并入原有蒸汽管网。
2.2原辅料本工程原料包括烟气、混合煤气、焦炉煤气、高炉煤气和软化水,辅料包括压缩空气、润滑油和柴油。
2.3生产工艺建设项目在原预热段烧嘴空煤气支管前加装ON/OFF控制阀,同时将新的空气预热器安装位置向装料端移动,余热锅炉受热面布置在空气预热器后的烟道内,利用烟气余热产生饱和蒸汽,并入原有蒸汽管网,供发电、生产、生活使用。
2.4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本项目加热工岗位主要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一氧化碳和噪声。粉尘产生的原因为板坯库板坯清理时用煤气切割枪清理板坯表面氧化铁皮;一氧化碳产生的原因为加热炉烟气管网煤气泄漏或者加热炉生产过程中炉体泄漏;噪声产生的原因为加热炉、热水循环泵、柴油泵、汽包及除氧器等设备运行。
2.5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与评价
2.5.1粉尘、一氧化碳检测结果与评价根据相关检测标准、规范,本项目存在粉尘和一氧化碳的作业场所主要为加热炉作业区。检测结果显示,加热工岗位其他粉尘的8h时间加权浓度为0.7mg/m3<8mg/m3,各检测地点的粉尘峰接触浓度均低于40mg/m3;加热工岗位一氧化碳8h时间加权浓度为0.06mg/m3<20mg/m3,各检测地点的短时间浓度均低于30mg/m3。见表1、表2。
2.5.2噪声检测结果与评价根据相关检测标准、规范,本项目接触的噪声主要为加热炉、热水循环泵、柴油泵、汽包及除氧器等运行时产生的空气动力性噪声。检测结果显示,加热工接触的噪声8h时间加权未超过国家接触限值,但是其在加热炉、汽包、热水循环泵、软化水泵及除氧器旁的噪声检测值均超过80dB(A),为噪声作业岗位,加热工在巡检过程中会受到较高强度噪声的影响。见表3。
2.6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2.6.1防尘、防毒、防噪声该建设项目在加热炉区域切割时采用反冲洗技术,以减少粉尘的产生和逸散,从而减少环境中粉尘的浓度;建设项目生产工艺技术先进,自动化及密闭程度较高,主要生产操作和生产管理均在控制室内。加热车间设置了天窗和侧窗,加热炉底部设有引风机,热水循环泵房设有轴流风机,均有利于有毒物质的扩散;建设项目通过选用性能好、噪声低的设备,从源头上减少噪声的危害,并为产生振动较大的设备设置了减振机座,对高噪声设备如热水循环泵设置在独立的房间,同时为蒸汽排大气口设置了排汽消声器。主控室进行了隔声处理。
2.6.2防暑、降温该项目对产生高温管道设有隔热层,减少热辐射;主控室内有空调、防暑药品、雪糕和饮料。
2.7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该项目根据岗位工人接触职业病危害种类进行了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18-21],为加热工配备了3M9021型防尘口罩,APF=10,符合相关要求。
2.8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该项目建立了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施行行政一把负总责,生产厂长为主管,安全管理室负责职业卫生具体工作,制定有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经过调查该项目缺少粉尘和噪声的作业场所设置警示标示和警示说明[22]。该项目的职业卫生管理基本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2.9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该建设单位对24名上岗人员进行了上岗前检查,检查结果未发现职业禁忌证,并为劳动者建立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3结论
对于钢铁企业而言,能源回收再利用所产生的余热资源较为丰富,将此类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后,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为明显。该项目生产工艺先进、生产设备自动化、机械化程度较高,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一氧化碳和噪声。由于其生产过程中为远程控制,所以大大缩短了加热工岗位的接触时间,从而降低了各种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该建设项目针对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用了相应的防护措施,现场检测结果表明,加热工岗位接触的粉尘浓度、一氧化碳浓度以及噪声强度均符合国家规定的接触限值标准。该项目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为未发现职业禁忌证人员,说明其防护措施有效、可行。该项目总体布局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项目管理单位建立了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为作业人员配备了3M9021型防尘口罩,APF=10,并为劳动者建立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对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向劳动者进行告知,但是缺少公告栏以及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不完善。
相关论文推荐:企业应强化职业健康监护举措
4建议
(1)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工作场所公告栏(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和警示标识的设置。
(2)加热炉作业区的粉尘要及时清理,以防物料清扫时二次扬尘。
(3)在密闭空间维修作业过程中应加强通风及防护,参照《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23]的相关内容进行管理。——论文作者:温召凤,潘祖飞,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