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构建整体思想政治教育观
发布时间:2021-02-27
[摘要]以教育学为底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局限,其中关键点是研究偏于微观,存在就教育谈教育、就思想谈思想的问题,缺乏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结构相结合的整体性考察。整体思想政治教育观以唯物史观为思想基础,以“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为理论基点,从广义层面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社会关系及其变革对人的思想政治意识和价值观的塑造,人所处的任何一种社会关系都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其作用有显性和隐性之别。构建整体思想政治教育观,既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也有利于更好地解释和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构建起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关键词]整体思想政治教育观;唯物史观;社会关系;显性教育;隐性教育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长期存在一个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当学生在思想政治意识和价值观方面出现问题时,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往往是学校教育没有做好,但很多情况下学校会觉得家长和社会才应该为问题的出现承担更大的责任。可是,把责任最终都归结到社会身上似乎也很难对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目前,虽然我们在理论上也强调要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统筹起来,但实际上人们依然习惯于去追问:这到底是谁的责任?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一方面影响了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合力的形成,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理解——这和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视野偏于微观不无关系。要解决这一问题,以唯物史观为思想基础,构建整体思想政治教育观,也许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一、整体思想政治教育观的提出
自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也都意识到了以教育学为底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所存在的问题和局限,其中的一个关键点就是研究偏于微观,存在“就教育谈教育”“就思想谈思想”的问题,缺乏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结构相结合的整体性考察。
由于以教育学为底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将研究焦点局限于狭义上的教育活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社会结构和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对思想政治意识和价值观形成及发展的决定性影响,因此对于现实中出现的很多问题解释力不足,也很难给当前复杂社会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以劳动教育为例,面对劳动教育效果不佳、青少年劳动价值观缺失的现状,无论是将原因归结到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身上,似乎都不能真正解释这一问题。尽管一些学校和家长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存在许多问题,但从更深层次上来讲,教师和家长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当前,许多劳动者(尤其是体力劳动者)在市场经济的生产及分配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财富多少、权力大小成为许多人心中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准,普通劳动者的社会贡献和价值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遭到忽视。在这样的情况下,试问有多少教师和家长能够真心接受自己的学生或孩子成为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呢?他们又能有多少底气去传播尊重和热爱劳动的价值观呢?同时,青少年在教育和宣传中所接收的许多观念在各种社会关系的影响下往往遭到动摇甚至颠覆,这种情况屡见不鲜,一些人将这一困境称之为“5+2=0”,即5天的学校教育被2天的校外教育抵消。
针对这些问题和局限,一些学者从研究视野、理论基础等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创新和完善提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性的重要观点。沈壮海教授认为,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属于“微观思想政治教育学”,不能和广阔的社会现实良好对接。要从宏观的视野出发,构建“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以便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整体把握。[1]孙其昂教授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社会性,同时社会也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性。他主张通过引入社会学的视角,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社会系统之中考量,从而创建一门新的分支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2]骆郁廷教授提出,要重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育人”的思想,把实践育人和理论育人更好地结合起来。[3]这些观点都提到了“微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局限性,认为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社会系统中来进行研究。关于进一步深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和范式,郑永廷教授强调,虽然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但不能脱离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即马克思主义)来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4]张耀灿教授提出,要运用唯物史观总范式,在以马克思主义人学范式继续加强微观和精细化研究的同时,运用跨学科范式特别是政治社会学范式,拓展宏观视野,“以‘大思政’思路构建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相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新体系”[5]。这一观点指出了目前基础理论研究的局限,并对近年来一直存在的关于“社会哲学范式”和“人学范式”的争论作了一定的回应,同时强调了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作用。
那么,如何将唯物史观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构建之中并发挥统领作用呢?唯物史观中的什么观点能够从原理层面打通宏观、中观和微观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点?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应该如何从整体视野来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内涵,以使其和整个社会系统紧密结合?这些问题都有待学界进一步的讨论和回答。
在以上诸多观点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创新和完善需要以唯物史观为思想基础,以“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为理论基点,突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狭义理解,从广义层面将思想政治教育界定为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及其变革对人的思想政治意识和价值观的塑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跳出教育才能看清教育,跳出思想才能看清思想。研究和考察以“价值观再生产”[6]为主要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局限于以教育或宣传为直接目的的活动,而必须把不以教育或宣传为直接目的,但能起到无形的教育作用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同样纳入考虑的范围,甚至要将其作为更重要的因素去考虑。前者只是人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一小部分,而只有立足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广义理解和整体把握,以“社会关系及其变革”为研究中心,将一切影响人们思想政治意识及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关系均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考察范围,建立整体思想政治教育观,方能全面系统地把握人们思想政治意识及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构建起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二、整体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基本内涵和理论基础
整体思想政治教育观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所指的不应该只是狭义上的、专门的教育和宣传活动,它所倡导的是广义层面的“大思政”理念,即人所处的任何一种社会关系实质上都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只不过有显性和隐性之别。目前许多思想政治教育学教材中所研究的基本属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即以教育或宣传为直接目的、发挥有计划有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活动。在这类活动中,往往有明确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者所要达到的目的也是清晰和提前设定好的。由于教育方法的差异,在不同活动中受教育者对教育目的的感知程度有不同。由此,根据教育目的对受教育者来说是否具有隐蔽性,又可以在方法层面将这类活动区分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7]111-112方法层面上的隐性教育,其教育目的不为受教育者所明显感知,但这一类活动从本质上来讲是由有着明确目的的教育者所主导实施的,因而它依然属于我们所说的原理层面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原理层面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则是指不以教育或宣传为直接目的、但能起到无形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活动。这类活动中的个体之间往往并不表现出明显的思想互动关系,人们也不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社会角色出现,但在经济互动、政治互动和文化互动中,每个人的思想却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
这样,我们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界定从教育方法层面提升到教育原理层面,以“显性教育—隐性教育”为基本结构囊括了社会中所有能够影响人们思想政治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并鲜明地指出了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专门的教育宣传活动之外的其他文化活动客观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社会是一所大学校。整体思想政治教育观强调的不是单向的主体对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是社会关系对每个人思想政治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在由整个社会所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大系统中,每个人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无论党员还是群众,教师还是学生,没有谁永远是高高在上的思想传授者,也没有谁真的只是被动的思想接收者。每个人的思想政治意识都是其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塑造与自身主观能动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只是在其中发挥了一部分作用。社会可能是一个锻造新人的大熔炉,也可能是一个浑浊的大染缸,关键看人们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中什么因素的影响占了上风。因此,既不能将出现的所有思想政治问题归结为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做好,也不能期望通过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解决全部的思想政治问题。邓小平同志说:“群众从事实上感觉到社会主义好,这样,理想纪律教育,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才会有效。”[8]144所谓“群众从事实上感觉到社会主义好”,就是指政治、经济等社会关系所带来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让群众产生了对社会主义的事实认同和思想认同,只有在此基础上再施加理想纪律教育、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共同作用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在社会主义价值观再生产的过程中,每个人、每个部门都对最终的效果负有责任,也负有使命。只有在思想上打通了这一点,让从事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文化活动的人都主动意识到自己所应发挥和所能发挥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才能在实践中形成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真正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相关期刊推荐:《思想教育研究》(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主办。设有:专家视点、学科建设、德育论坛、观察与思考、实践与探索、理论探讨、高校党建、专题研究等栏目。是各级教育部门和广大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学者及实际工作者发表科研成果、交流工作经验的园地,也是各高等院校宣传展示校园风貌、育人环境、先进经验和自身形象的良好平台和载体。
支撑整体思想政治教育观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尤其是其中关于人的本质、人的意识从何而来的思想。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135。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人的思想政治意识和价值观自然也是从其所处的一切社会关系当中产生的。“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的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10]470社会关系的再生产过程中内在包含着精神的再生产,因此,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基本原理和方法就是通过社会关系变革来对人们的思想政治意识和价值观进行塑造,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这难道需要经过深思才能了解吗?”[9]419作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的一部分,狭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只是多种形式中的一种。与之相比,社会生活则发挥着更为广泛和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以延安时期毛泽东处理农民诅咒“老天爷不睁眼,咋不打死毛泽东”的事情为例。与保卫部门认为是农民思想有问题,要将此事作为反革命事件来追查不同,毛泽东认为农民不会无缘无故骂自己,思想不认同的背后一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毛泽东经过调查透过思想问题发现了背后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发动大生产运动并推行精兵简政,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在解决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的同时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的思想认同问题,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离开经济工作而谈教育或学习,不过是多余的空话。”[11]630思想问题是多方面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系统性结果,自然也要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系统地去解决,而不能只是就思想谈思想,就教育谈教育——这样不仅很难真正解决问题,有时甚至还会产生负面效果。
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社会关系及其变革对人的思想政治意识和价值观的影响也符合历史唯物主义所内含的系统论和整体论的思维方法。钱学森说:“现代科学技术是一个整体,不是分割的。整体在哪里?整体在研究对象是一个客观世界。而我们把它分为六个部门,这不是把整体的客观世界分成六大片。不是这个意思,而是研究整体客观世界,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观点去研究客观世界。”[12]87(钱学森认为,现代科学可以分为六个大部门,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等,都是针对同一对象——社会整体——的不同研究角度,而不意味着社会真的可以机械地划分成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彼此分开的不同部分。以政治和教育的关系为例,从强化认同、减少异见的意义上来说,政治何尝不是一种对人的教育?从增加支持者、减少反对者的意义上来说,教育又何尝不是一种政治呢?思想政治教育学不应局限和等同于教育学,成为一门只研究专门的、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学科,其视野应该着眼于整个社会。我们在推进学科细分化研究的基础上,更要注意系统性和整体性研究,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放在大的社会结构中去看,这样才能建立起更加符合实际,也更能解释历史和现实的理论体系。——论文作者:张英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