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医学论文 > 正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口腔颌面外科的护理防控

发布时间:2021-02-22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对口腔颌面外科的诊疗和护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有效防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致的疫情蔓延,最大限度减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医疗机构内传播的风险,本文结合国家对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的总体要求和颌面外科专业特点,制定口腔颌面外科护理管理相关防控措施,内容涉及预检分诊、分级防护、健康教育、相关科室防控关键点以及护理操作中的防控策略等,以保证颌面外科护理工作有序进行,同时提出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防控期间的口腔颌面外科护理管理建议,期望对疫情期口腔颌面外科的护理管理及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口腔颌面外科的护理防控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口腔颌面外科;感染防控;护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coronaviruspneumonia)的爆发对口腔颌面外科的诊疗和护理带来巨大的挑战。为切实有效防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致的疫情蔓延,最大限度减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口腔颌面外科的传播风险,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口腔颌面外科患者的筛查和管理,保障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诊疗安全,笔者根据国家对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的总体要求,结合口腔颌面外科的专业特点,制定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口腔颌面外科的护理管理及防控应急措施,以期为各级口腔医院在疫情期的护理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1建章立制,规范流程

  1.1设置三级预检分诊,规范预检分诊流程,明确防护要求

  1.1.1设置三级预检分诊1)第一级预检分诊:医院入口处设立发热患者预检分诊台,红外线监测所有人员体温,同时询问是否存在疫区往返或者可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接触史等流行病学史。2)第二级预检分诊:门诊、急诊入口护士站设体温监测点,对所有就诊人员监测体温,同时询问是否存在疫区往返或者可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接触史等流行病学史。3)第三级预检分诊:口腔颌面外科门诊、病房医护人员接诊患者时,应再次询问就诊人员体温等相关症状的筛查情况,询问是否存在疫区往返或者可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接触史等流行病学史,记录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1.1.2预检分诊工作人员的防护要求预检分诊的工作人员按照一级防护要求进行防护(标准预防)。上岗时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外科口罩和工作服(白大褂),必要时戴一次性乳胶手套,并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至少保持1m的距离,并按规定做好相应记录。

  1.1.3预检分诊流程预检分诊流程图详见图1[1]。

  1.1.4预检分诊工作人员的职责1)体温监测:对所有进入口腔诊疗机构(科室)的患者和陪护人员进行体温监测。患者体温超过37.3℃,视为发热,按照预检分诊流程进行相应处理;2)主动询问就诊人员的流行病学史:①来院前14d内是否有发热或咳嗽等呼吸道症状?②来院前14d内是否曾到过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的社区?③来院前14d内是否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④来院前14d内是否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人?⑤来院前14d内接触的人群,是否有多人出现发热、咳嗽等感冒症状者?⑥来院前是否有不明身份的多人聚餐、聚会或近距离接触史?对于外地患者还应详细询问所乘坐过的交通工具,如为公共交通工具,应记录乘坐日期、航班或车次及座位号。

  1.2就诊人员分流处置流程

  就诊人员在无流行病学史,无发热(体温<37.3℃)、乏力、咳嗽等症状的情况下,分流处置如下。1)如果不是急重症患者,如颌面部外伤、颌面部间隙感染、危重恶性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建议自行回家隔离观察,择期进行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可根据病情及全身状况考虑放射和/或化学治疗;2)对于上述危急重症的就诊人员,引导其进入指定隔离区域实施诊疗,同时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和医院感染管理科。参与操作的医务人员按照二级防护要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戴外科口罩、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防护服或工作服(白大褂)外面加套1件一次性隔离衣、戴一次性乳胶手套。

  相关期刊推荐:《国际口腔医学杂志》1974年5月《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口腔医学分册》创刊,双月刊,主管单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办单位是四川医学院,公开发行。介绍国内、外口腔医学及相关学科的新动态、新进展、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经验的专业性医学刊物。为促进口腔医学学术交流和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服务,采用论著、综述、译文、文摘等报道形式。主要供从事口腔医学及相关学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者以及在校学生阅读。

  就诊人员无流行病学史,仅有发热(体温≥37.3℃)、乏力、咳嗽等症状时,分流处置如下。1)对于非急重症或者非必须诊疗操作的患者,立即建议其前往综合医院就诊,择期进行颌面部治疗;2)对于符合危急重症的就诊人员,引导其进入指定隔离区域实施诊疗,同时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和医院感染管理科。参与操作的医务人员按照二级防护要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戴外科口罩、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防护服或工作服(白大褂)外面加套1件一次性隔离衣、戴一次性乳胶手套[1]。

  就诊人员有流行病学史,有发热(体温≥37.3℃)、乏力、咳嗽等症状时,分流处置如下。马上引导患者进入指定隔离区域,并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和医院感染管理科,及时转诊到有隔离和救治能力的定点医院,等候转诊期间对患者采取有效的隔离和救治措施。转诊后,在感染科指导下对诊疗单元进行相关消毒处理。

  2加强全体工作人员培训,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2.1所有工作人员需密切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

  每日上报健康情况,如有发热、咳嗽、乏力、感冒等异常症状,必须第一时间向所在科室的负责人进行报告,及时按规定采取必要措施。

  2.2医务人员在服务和诊疗患者过程中,务必正确佩戴外科口罩

  医务人员工作期间不要戴手镯(链)、手表、戒指等物品;严格遵循“两前三后”手卫生原则(两前:接触患者前,进行无菌操作前;三后:接触患者后,体液暴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2]。按照不同的岗位,正确选择和佩戴其他个人防护用品。

  2.3熟练掌握并严格执行各级防护的要求与内容

  1)一级防护(标准预防):适用于疫情期颌面外科医务人员接诊无流行病学史及无感染症状的患者,包括在咨询台、护士站、预检分诊等岗位。防护要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和工作服(白大褂),必要时使用防护眼罩或防护面屏和一次性医用手套。

  2)二级防护(高级防护):适用于疫情期口腔颌面外科行麻醉插管、手术操作、拔牙操作、气管切开护理、吸痰等可能出现血液、唾液、气溶胶等方式传播的人员。防护要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防护服或工作服(白大褂)外面加套一次性防护服,使用一次性乳胶手套。

  3)三级防护(加强防护):适用于疫情期为确诊患者进行手术或护理操作;为高度疑似患者进行麻醉插管、手术操作、气管切开护理、吸痰等可能出现血液、唾液、气溶胶等方式传播的人员。防护要求:穿戴防护服或工作服(白大褂)外面加套一次性防护服,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及护目镜和一次性乳胶手套。

  护目镜和防护面屏使用或污染后,先使用消毒湿巾或75%乙醇清洁消毒,使消毒成分作用5~10min,然后冲洗干净,干燥后备用。口罩、护目镜、防护面屏、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后需要及时更换。个人防护用品脱取时,应避免手直接接触污染面(先脱防护衣、帽子和口罩,最后脱手套)。脱取防护用品及工作服后,一定要进行手卫生,以洗手为佳。非清洁的手不要接触口、鼻、眼等部位。

  3加强医疗环境管理[3]

  完善医疗区和候诊区的硬性隔离,并有良好的通风、通气条件。空气环境的消毒要求:加强通风,每日早、中、晚3次开窗通风,每次至少30min;并且使用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按照产品说明书设定消毒时间。

  诊疗区域按照《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512-2016》的要求,做好诊室环境清洁与消毒;对于患者接触的区域和部位,建议采用消毒剂擦拭的方法进行消毒。

  候诊区域应进行环境消毒,每天至少3次,建议使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1的消毒剂擦拭或针对性消毒剂消毒。

  保持分诊台面、护士站、体温枪的清洁。建议每2h对分诊台和体温枪进行清洁与消毒,推荐使用消毒湿巾或含氯消毒剂(有效氯含量500mg·L-1)擦拭。使用后的抹布,应使用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00mg·L-1)进行集中清洗消毒。如果接待了疑似患者,应及时对护士站和体温枪等进行清洁消毒。所有的消毒措施做好记录。

  严格遵循医疗废物管理相关规定,做好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对于疑似和确诊患者接触的医疗废物和器械,应置于双层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采取“鹅颈式”结扎封口,在包装袋表面做标识以提醒运送人员,并按照医疗废物处理规范处置。重复使用的污染器械,应盛放在适当的容器内,并做好标识。

  患者出院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对其接触环境进行终末处理。

  4加强口腔颌面外科各环节的感染防控及护理

  管理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急诊患者在单独设置的处置室或换药室进行检查和治疗。对初诊患者,或者只进行口腔颌面一般检查的患者,可在一级防护的情况下进行处置;对需行颌面部间隙感染切开引流以及颌面部清创缝合等操作的患者,需在二级防护的情况下进行处置。

  如患者需要紧急手术,在转运途中应做好一级防护;手术前测量体温的同时还应该确认胸部影像学检查结果。对于有流行病学史,有或无发热等症状的患者,手术要在独立的负压手术间进行;如果没有负压手术间,应选择具有独立净化机组且空间位置相对独立的手术间,手术中关闭净化系统,术后进行终末消毒处理;普通手术室要尽量选择空间位置独立的手术间。在手术过程中,尽量做到物理分隔,避免和其他患者的交叉感染。在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等操作时,医护人员要做到二级防护,佩戴好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使用电刀等器械时,尽可能使用吸烟装置或吸引器,尽量减少气溶胶的扩散。对疑似或确诊患者进行紧急抢救时,所有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三级防护,以避免病毒传播。护士术中应与手术医生密切配合,动作准确,各项操作轻柔,切忌忙中出错,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口腔颌面外科病房实行封闭式管理。病房设置专用通道,对每个进入病房的人员都要询问流行病学史并测量体温。入院的患者及陪护人员均需戴口罩、测量体温,每天3次;每个房间只收治1位患者,最多1位陪护。设置隔离病房,对发现可疑的患者进行就地隔离。隔离病房需要设置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最好是负压病房,如无负压病房,应设置具有良好通风环境的病房作为隔离病房。

  加强医院各类辅助人员,包括保洁员、接送患者人员、污染垃圾运送人员、物品配送人员等的防护。医院对这些人员加强培训,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具,并指导和监督其正确使用。

  重视公共区域及公共用具的防护,包括门把手、各种开关、电话机等。除了要勤擦拭消毒之外,在污染区佩戴的、直接或间接接触过手术患者的外层工作帽、口罩、手套、鞋套、防护服等均视为污染物,务必留在手术间的指定位置,统一处理,切不可污染公共区域。

  5加强患者收治的护理管理及健康教育工作

  5.1医护协调,做好患者收治工作

  优先收治危急重症患者,如颌面部外伤、颌面部间隙感染、危重恶性口腔肿瘤患者。普通择期手术患者,如唇腭裂、一般良性肿瘤、正颌外科手术患者建议暂缓收治。

  值班护士做好患者的预约登记与解释工作,合理、机动调整收治患者。护士在患者入院前通过电话询问患者及家属有无发热、咳嗽等症状,有无接触疫区史和外出史等,做好入院前的筛查工作。

  患者入院当日严格按照医院三级预检分诊制度进行相应筛查,分检筛查后无异常方可入院。入院后责任护士需要再次详细询问患者及家属有无发热、咳嗽等症状,有无流行病学史等。

  主管医生严格按照要求,术前加强对患者肺部影像学的检查,同时关注血常规指标的变化,做好筛查工作。

  5.2做好住院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

  病房在常规入院宣教的基础上增加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的相关宣教。制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温馨告知书》并要求患者及家属签字,该告知书的内容包括:

  1)入院后请自觉佩戴口罩,实行1床1陪护的制度;

  2)应及时主动向医务人员报告体温异常以及疫区往来、可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接触史等情况,主动接受医务人员的筛查、诊疗建议和安排[4];

  3)住院期间勤洗手、勤洗脸、勤更衣,多饮水,房间开窗通风,保证足够休息,保持清淡、高蛋白饮食,提高免疫力[5];

  4)按时监测体温,若体温超过37.3℃,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6落实并加强口腔颌面外科患者常见居家护理宣教

  1)饮食护理:根据自身情况进食流质、半流质或软食,避免进食辛辣、过烫、过硬的食物。

  2)伤口护理:术后伤口一般7~10d拆线,若伤口有异常,可及时联系管床医生或护士。

  3)康复训练:按要求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如张口训练、吞咽功能训练、肩颈功能训练、下肢康复指导训练等。

  4)保证营养、睡眠充足,坚持锻炼,多饮水,增加抵抗力。

  5)减少外出,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合和人流密集区域,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聚会;特殊情况必须外出时,应戴口罩,外出后及时洗手、洗脸,更换衣服[4,6]。

  6)如有发热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请及时就诊。——论文作者:毕小琴熊茂婧陈丽先白沅艳田莉杨晖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