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型土地整治
发布时间:2021-01-13
摘 要:开展景观生态型土地整治规划,是实现土地整治多功能发展战略的迫切需求。在我国目前进行农地整理中,生态环境问题还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有些方面甚至出现认识上的误区。本文在梳理我国土地整治项目生态建设方面的基础上,对生态理念进行深入剖析,明确不同尺度的土地整治景观生态建设内容。总结出生态理念与土地整治的关系以及二者综合协调的方式,提出尊重乡土景观并提高公众参与性,以促进土地整治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生态型;土地整治;生态建设
1 引言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土地整治,现已开发整理出大量土地。为保证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与粮食安全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前国内的土地整治主要以增加耕地数量和提高耕地质量为目标,通过土地整治、未利用地的开发以及居民点的迁并来获得新增耕地面积,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土方工程、水利设施和道路等。但是随着土地开发利用力度的加大,不适当的整治措施使得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景观和乡土文化风貌严重受损,成为新型农村土地整治面临的重要问题和挑战[1]。按照全国土地整治规划,土地整治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在最新发布的《全国土地规划纲要(2016—2020年)》中,提出以耕地面积不减少和质量有提高、建设用地总量减少、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改善为目标,按照政府主导、资金整合、维护权益等要求,整体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并保护自然人文景观及生态环境,传承乡村文化景观特色[2]。
本文结合国外经验和我国土地整治的实际,如退耕还林还草,治理水土流失等,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整治[3],整理把生态理念融入土地整治实践的过程,使生态化的土地整治可操作、可持续,并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2 生态型土地整治涵义及研究方法
2.1 生态土地整治
1921年,瑞典植物学家G·蒂勒松首次提出“生态型”概念,认为生态型是基本的生态单位,是物种对某一特定生境发生基因型反应的产物[4]。最早提出“生态学(ecology)”概念的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eckel),在其1869年所著《普通生物形态学》书中,将其定义为:“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5]。所以,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相关要素都保持着良性的生存状态,该生态系统才能优质运转。
相关期刊推荐:《中国土地》(月刊)创刊于1982年,由中国国土资源报社主办。土地管理专业刊物。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土地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介绍有关土地管理的理论和科学技术成果,交流国内外土地管理的经验。设有: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土地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介绍有关土地管理的理论和科学技术成果,交流国内外土地管理的经验等栏目。
将生态的理念融入土地整治的过程也是项目区景观格局改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项目区内原有土地资源的景观格局和原位状态将被打破,从而对项目区内土壤、植被、水文、生物甚至地形等环境要素及其生态过程产生影响,土地整治实质上就是对土地生态系统的重塑。
2.2 相关研究方法
传统型的土地整治规划所采用的方法一般是沿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即以经验判断为基础,然后进行各种数据的预测[6]。虽然通过一系列生物和工程措施改变了项目区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但缺乏对项目区自然景观的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考虑,致使大量生态问题出现。新型生态型规划是以景观生态学理论、系统理论和可持续理论为基础,针对不同区域特定的问题,引入新的景观元素来完善景观的结构、功能。对具体的工程进行生态设计,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斑块、廊道的高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使经济生产与生态环境相适应,降低人为干扰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围绕绿色发展,世界上较早开展土地整理活动的国家有德国、荷兰、俄罗斯等国,随后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也相继加入了土地整理的行列。德国、芬兰等土地整治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通过土地权属调整,促进小面积土地向大面积土地集中达到“小块并大块”的目标,满足农业规模化经营需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7]。日本则特别注重农用地的流转和规模化经营,通过开展土地整治,利用土地权属调整和地块置换手段不仅解决了农用地的细碎化和分散化问题,而且培养了专业农户,实现了农地的规模化和专业化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农户的收入[8]。如BonfantiP等人通过采用指标评价法和GIS方法,对土地景观结构和土地整治的影响关系研究中,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时空尺度,土地景观分析与土地整治工程相联系:景观的发展不仅与土地改良有关,而且受乡村景观管理加强和人类活动增加的影响[9]。
我国当前开展的土地整理规划是以增加和补充耕地为主要目标和基本动力,并将新增耕地率作为硬性指标指导规划设计工作[10]。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規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系统工程[11]。2000年,严金明将景观生态学的思想和理论引入土地整治中,提出了“景观生态型土地整治”[12]。如李正等人应用物元和可拓集合中的关联函数建立的综合效益评判模型[13]。2001年叶艳妹等根据各生物间的特性,提出生态环境保育型农地整理模式[14]。2007年李典友等提出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考虑,通过协调人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达到持续利用景观资源的目的,使农村土地整理更加符合景观生态学原理[15]。2012年陈百明提出需要遵循生态学原理建立土地整治的生态型模式,实现土地数量、质量管理,加强人与自然的协同关系[16]。2016年郧文聚提出将“绿色化”融入土地整治,加强生态修复,提升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功能,实现土地生态功能与涵养的提升[17]。
3 研究结果
3.1生态土地整治的模式
我国学术界对含有生态型土地整治的称谓众多,如景观生态型、生态环境保育型等。但始终将绿色生态的思想贯穿其中,注重人与土地自然关系的维护,实现对土地综合整治区生态系统的重塑。在本文的研究中,按照地形地貌对对生态型土地整治模式进行划分,基本模式可分为以下3类:以平原地区为例,鲍海君等以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楼靖畈项目为研究对象,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作为设计重点,在农田景观设计中,构建多层次空间结构以满足不同生态环境的需求;并农田内修建3座避雨亭,既方便耕作也提供适栖息环境;将乔灌木搭配植于河流、道路两侧,以发挥防护作用[18];在丘陵山区地带,罗明等将长沙县金井镇涧山村试点项目,在项目设计中尽量保持原有地形地貌,将“生态化”引入田间渠、沟、路,采用生态衬砌式排水渠道,不仅降低项目成本而且低碳环保,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并采用生态净化系统,对田间渍水进行二次净化,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实现废水循环利用[19];喀斯特地貌具有土层薄、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等特点,宋林华以贵州省荔波县板寨河头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因地制宜”规划设计完善格田,提高格田景观的生态功能和土地集约利用度[20]。 3.2规划设计生态土地整治
按照土地整治项目的操作流程,规划设计方案的确定将直接影响到土地整治项目的最终效果。在生态文明建设时代,土地整治不仅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土地文化的发展,而且更需要将生态型土地整治与乡村及区域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前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设计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以及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等。在这些工作实践中,通过加强国土部门、投资方、设计人员等的参与度,融入具体的评价指标,以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生态功能提升为基础,通过理念更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结构生态化,将土地整治与传统文化及区域发展有机结合,改善其实施路径、公众参与和发展模式,降低生态压力及其负面影响[21],真正实现土地整治项目中的生态理念。
3.3土地整治后的生态维护
生态建设需要不断地发展并完善。在规划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完成的土地整治项目,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些项目的整治效果达不到最初的设计效果,因此需要后期的维护管理。一般项目验收程序完成后,会移交给当地政府或者土地所属机构进行维护管理,但缺乏后续的检查监督,维护管理的效果就变得差别很大。
为推进土地整治生态转型,在土地整治的生态转型发展中需要强化土地整治的生态系统认知。以全面修订土地整治有关技术标准,明确各类基础设施和耕地建设质量标准和选用材料要求,确保建设质量为基础;加强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从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方面,确保土地整治建设质量符合有关标准。从源头和顶层设计上建立土地整治生态文明建设的约束,形成土地整治生态建设方面的实施-监测-评价管理制度。
4 结论与展望
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发展中面临的严肃问题,与此同时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成为土地整治发展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土地生态整治技术滞后,在土地生态整治和景观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多处于模仿学习阶段;而在土地整治具体实践中,某些整治规划方案未能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片面追求高标准设计,忽视了村落中民风民俗的特色元素,缺乏对乡村文化的保护。
为促进生态型土地整治的健康发展,应把生态型理念落实到项目各个环节之中,真正实现“土地整治+”的理念,充分发挥大自然自我修复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借鉴国外生态平衡的做法,科学测算、真实反映项目前后生态效益,并采取相应补偿措施,此外注重公众参与,项目实施前对当地社会经济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以便满足当地真实需求。——论文作者: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