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政法论文 > 正文

浅析法律教育中法律思维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0-10-31

  摘要:法律思维培养是法律教育的重要内容,法律思维能够指导人们合理运用法律概念、法律判断、法律推理去思考问题,科学阐述法律现象背后的复杂心理。法律思维是法律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然而当前阶段法律教育中法律思维的培养状况未能尽如人意,积极采取措施本源性提高法律教育实效性是“当务之急”。本文围绕“法律教育中的法律思维培养”展开讨论,希望能够对培养兼具法律思维和法律技能的优质法律人才有所帮助。

浅析法律教育中法律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法律教育;培养;法律思维

  法律思维也被称为法治思维或者法学思维,是指法律人基于一定的价值理念,运用各种法律知识,法律论证及法律推理等思维方式去认识法律,认定事实,并根据法理和适用法律去解决各种有关于法律文章的一种特定的思维方式或者思维过程。在法律教育方面,除了要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通过法律观念、法条规定、法言法语搭建逻辑性思维,使学生守法、尊法、享法,并成为优质的法律人才。法律思维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法律知识,全方位推动学生素质发展。因此,法律教育应以法律思维培养为核心,要将培养法律思维、品质视为教育的重中之重。鉴于此,有必要针对法律教育中法律思维的培养策略加以探讨,力求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实现法律教育目标.

  一、法律教育中法律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法律思维是处于某特定角色的法律人,利用法律知识、原理、条例等对法律现象问题进行解析、判断,实现预防、解决法律纠纷目的的法律思维方式或能力。

  相关期刊推荐:《法制与经济》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广西日报社主管主办的省级综合性法制类权威理论期刊。设有: 法制论坛、宏观经济、西部论坛、人力资源开发、经营与管理、科技与经济、企业文化建设、资产财务、金融与证券、建筑与工程、交通与能源、网络与通信、科教与应用、研究与探索、人文科学等栏目。

  法律教育中法律思维培养重要且必要,理由如下:第一,能够促进法律人职业品格培养。法律教育旨在为社会培养优质的“法律人”,法律人必须具备极强的判断能力、推理能力、阐述及思考能力,必须具备公平、公正、理性等职业品格。法律思维能够帮助“法律人”规范思维,使之更贴近职业需求,有利于提高法律人的职业品格塑造,确保法律公平、公正实施。第二,能够推动法律教育发展。法律教育的内容比较多,包括法律知识、法律技能、法律道德、法律信仰等,法律思维是法律教育的核心,是法律人判断法律问题的关键,法律教育围绕法律思维展开,提高法律思维培养的效力有利于提高法律教育的效力,进而推动法律教育整体发展。

  二、现阶段法律教育中法律思维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我国的法律教育时间较长,然而将法律思维培养被视为“法律教育核心”、视为“培养学生法律能力根本”,却是近些年才刚刚形成的新理念。法律思维能够为法律人提供科学的法律问题思考方法,告别被动的法律思维模式,进而高效的解决法律问题。然而就现实情况而言,很多法律教育者、法律学者都未能正确认识法律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工作一直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难以获得预期的培养效果。

  (二)传统教育理念束缚

  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在我国盛行了千百年,时至今日仍然是教育教学的主流形式。传统教育理念束缚了法律教育,教育者机械的向学生灌输知识,知识学习只是知识的接受、归档、存储,鲜有知识的反思、分析和推理。传统的教学观念重点放在了理论知识的灌输中,导致学生缺乏法律实践能力,这种缺乏实务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无法理解法律的本质与意义,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法律思维培养。

  (三)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脱节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课程,然而法律教育过分关注理论教育,忽视实践教育。学生的理论知识缺乏实践验证,理论知识难以融会贯通,法律思维培养和法律技能培养“两张皮”问题严重,虽然司法改革和教育改革改善了上述情况,然后就实际情况而言,法律思维培养仍待加强。

  三、法律教育中法律思维培养的策略

  法律教育中法律思维培养需要从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三个维度出发,现对之进行详细论述,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改革教学模式

  当前的法律教育存在教学模式不科学问题,法律人专业素养培养的目标难以落实。想要改变此现象,应积极改革教学模式,在具体落实时,应关注如下几点:第一,改变课堂教学思路以及学生学习的思路,要充分的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教学的重心从知识传授向思维能力训练转变,要改变过去“灌输式”的教学和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法,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利用法律思维解读法律现象。第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法律教育的核心,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探究法律思维培养,拓展课堂教育覆盖,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思维分析、解决现实案件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法律思维习惯。

  (二)优化课程设置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能够提高法律教育的实效性,进而保证法律思维培养的质量。因此,学校方面应该充分的调研社会需求,结合实际及时的优化、调整法律课程设置,要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推动学生自我培养法律思维,要从多个角度出发考量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案设计,要保证知识结构合理,理论实践安排恰当。由于当前阶段,我国法学教育课程设置明显存在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比例不科学问题。因此,学校方面还应该有意识的参考国内外优秀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合理设置法学课程。值得一提的是,法律思维培养对实践训练要求较高,学校方面应该积极构建实训基地,并加大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力度,要为学生实践法律知识提供路径,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理论知识的使用场景,以保证法律教育的最终结果。

  (三)创新教学方法

  新时代背景下,以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落实的法律教育存在较强的时代不适应性,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所能够产生的效力比较微弱。因此,教育者方面应该积极改革教学方法,要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引入现阶段已经被证实了的、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育实效性、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先进的教学方式,如案例教学法、探究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当然,还可以将多种教学方法与传统教育教学方法融合构成“传统教育+”教学法。灵活且多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思维提供了新的路径,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能够引导学生积极自主的探索法律问题,对学生培养法律思维、强化法律思维都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法律教学中法律思维的培养现状不容人乐观,积极采取措施优化法律教学,提高法律思维培养质量重要且必要。广大教育者要充分的考虑教学实际,要善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实效性,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结构和方法,加强法律思维能力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使学生拥有利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技能,夯实学生的法律基础,以便为学生的法律素质全面发展铺平道路,确保所培养的未来法律人都具备专业化的法律思维与素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论文作者:段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