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引发小儿感染性腹泻相关微生物的菌群监测
发布时间:2020-10-10
摘要:目的 对引发小儿感染性腹泻的相关微生物菌群进行检测,分析其菌落的特点,据此掌握致病机制,为更有效的治疗此症提供参考。方法 为保障研究的规范性及合理性,及时观察研究过程并获得完整的监测数据,研究对象的选择需要符合纳入条件,且参与研究的医护人员、所用药物及检测设备等均出自我院,根据纳入标准对研究资料进行筛选,共有71例患儿的资料符合要求。采集这些患儿的腹泻物标本,对其分离培养,然后检测菌落情况。结果 细菌、病毒在小儿感染性腹泻的微生物菌落中占比高达87.32%(62/71),其中,志贺菌占比最高,为40.32%(25/62),主要发生于1-3岁年龄段;大肠杆菌占比25.81%(16/62),主要发生于3-6岁年龄段;孤菌类占比12.90%(8/62),主要发生于3岁以下年龄段;轮状病毒占比20.97%(13/62),主要发生于1岁以下年龄段。此外,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春季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发病率(p<0.05)。小儿感染性腹泻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其中轮状病毒引发的呕吐、腹泻程度明显比其他类型腹泻严重,且症状持续时间明显比其他类型腹泻长(p<0.05)。结论 小儿感染性腹泻的致病微生物菌落种类复杂,在防治过程中可以通过监测结果和症状表现开展针对性治疗,并根据季节性特点积极防范。
关键词:小儿;感染性腹泻;微生物;菌群
感染性腹泻作为一种肠道传染性疾病,在小儿群体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一方面是因为小儿的肠胃道功能较弱,容易受到细菌、病毒以及真菌等微生物的侵袭,一方面是小儿的自护能力差,不重视自我卫生的清洁[1]。小儿发生感染性腹泻后,由于肠道无法对营养进行充分吸收,易使患儿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如果不及时治疗,将影响其生长发育,甚至导致脱水、死亡。为积极防范此病的发生,并准确诊断患者病情及时给予科学治疗,本文对引发感染性腹泻的相关微生物菌落进行了监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择在本院诊断并治疗的感染性腹泻患儿71例,诊治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男50.70%(36/71),女49.30%(35/71),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6岁,最短病程3d,最长11d,体温最低的37.5℃,最高的39.8℃。患儿家属知晓研究内容并同意参与研究,排除其他肠道疾病、中途退出治疗等情况。
1.2方法
入院时,患儿均存在大便频繁、大便性状异常等情况,用无菌容器采集患儿新鲜大便并在2h内送到检验室[2]。先对标本进行常规检查,观察标本的性状,然后做隐血试验,再实施细菌分离、培养等操作,接种MAC、Blood Agar、ASPW、SS Agar等培养基,并将培养温度设置35℃,培养时间为18h-24h,对可疑菌落涂片作革兰染色,通过镜检对不同细菌菌落进行分离,用ELISA抗原检测病毒[3]。
1.3统计分析
监测结果有关数据用SPSS19.0分析,率以(%)表示,x2检验,p<0.05认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微生物菌落分布:患儿的大便状态多呈稀薄状,颜色正常,OB隐血试验结果显示阴性,通过病原微生物培养,检出阳性62例,类别包括志贺菌25例、大肠杆菌16例、孤菌类8例、轮状病毒13例。见表1。
2.2季节性特点:对70例患儿的发病季节进行分类统计发现,春季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p<0.05)。同时,对各个季节患儿大便的微生物菌群监测结果显示,春、夏两季主要为细菌性感染,秋、冬两季主要以病毒性感染为主。见表2。
2.3病状特征:对71例患儿的病状进行仔细观察,其中有发热症状的患儿为32.39%(23/71),24h内的排便次数不低于3次的患儿为60.56%(43/71)。对不同的微生物菌落所致的感染性腹泻病状观察后发现,志贺菌所致感染的患儿症状主要为发热、腹痛,还伴有轻微脱水;大肠杆菌所致感染的患儿症状主要为腹泻、腹痛、恶心及呕吐等;弧形菌所致感染的患儿症状主要为腹痛、腹泻;轮状病毒所致感染的患儿症状主要为呕吐、腹泻,且程度比其他类型严重,病状持续时间明显比其他类型长(p<0.05)。
3、讨论
感染性腹泻是感染类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而且多年来其发病率始终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据统计,每年因感染性腹泻而致死的儿童高达400万,经过临床微生物菌落监测,细菌、病毒以及真菌是主要的致病原因,而细菌性感染的致病率最高,其次为以轮状病毒为主的病毒性感染,但是真菌性感染的发生率较低。感染性腹泻有慢性和急性之分,可以导致患儿营养不良、脱水死亡等情况,在治疗时需要明确其病因、类型等,开展针对性治疗。小儿易患此病的主要原因是其免疫系统不完全,肠道功能较弱,生活习惯不健康等。通过研究数据可知,此病的发生主要在春季和夏季,其他两季发病率较低,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在开展治疗时,这些特点可以为医生正确诊断疾病种类、制定治疗方案、合理选择药物等提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感染学研究论文能投稿哪些期刊
总之,多种微生物菌落可以引发小儿感染性腹泻,根据其病状特点、发病年龄分布情况等,医生可以更为快速、准确的诊断病情,并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治疗,以提升用药效果和治疗安全性。同时,基于此病的季节性特点以及微生物菌落分布特点,患儿家属需要在疾病的易发季节进行积极防范,对患儿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并指导患儿注意卫生清洁,帮助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等,降低此病的发病率。——论文作者:王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