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电环切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
发布时间:2020-06-05
【摘要】目的:探讨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电环切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方法:在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诊治的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选取120例作研究对象,并根据其术后是否复发分组:复发组(n=60)、未复发组(n=60),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总结影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电环切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结果: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病理分级为CIN3级、宫颈阴道外切缘是影响本病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结论: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电环切术后复发与切缘状态、病理分级存在密切关系,上述指标可作为评价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电环切术后是否复发的预测因素。
【关键词】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电环切术;复发;预测因素
目前,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主要采取电环切术治疗,近期疗效肯定,康复快,但容易复发,有必要分析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为预测复发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纳入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20例,纳入时间: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1)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手术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②术前血糖、血压等指标均控制良好;(2)排除标准:①合并无血液系统或免疫系统疾病;②合并其他妇科生殖系统肿瘤;③临床资料不全者。
1.2方法
本组患者均在电环切术前进行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和负荷量检测,应用基因芯片导流杂交法,在宫颈管内采集标本,判断患者病毒负荷。在电环切术中使用球形电极或者纱布填塞法止血,切除标本后在24h内送往病理学检查,而检查重点在于观察患者宫颈阴道部位内外切缘有无异型细胞存在,切缘和距离切缘0.3cm内有异型细胞者,为切缘阳性。
1.3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术后一年内有无复发,分为复发组60例、未复发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电环切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将其纳入到Logistic多因素回顾分析中,总结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电环切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无序分类资料表示以%、c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
2.1 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的临床资料比较
复发组中年龄≥40岁、病理分级为CIN3级、宫颈阴道内切缘以及宫颈阴道外切缘为阳性者占比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详见表1.
2.2 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电环切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分析
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病理分级为CIN3级、宫颈阴道外切缘是影响本病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P<0.05),详见表2.
讨论
宫颈上皮内瘤变作为癌前病变类型之一,也是宫颈浸润癌进展的连续过程,而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可谓进展到浸润癌的最关键阶段,及时诊断、有效治疗、预防复发,可降低宫颈癌发生率、死亡率[1]。目前,临床上对于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主要采取电环切术治疗,其微创优势突出,尤其适合不愿意切除子宫或者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女性,不但可提高患者生存率,还可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生存质量[2~3]。
然而,本病患者术后存在程度不等的病灶残留、复发现象,因而术后随访和治疗至关重要[4]。为此,笔者在本次研究中即对一组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实行电环切术治疗者进行了一年随访,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提示:病理分级为CIN3级、宫颈阴道外切缘是影响本病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推测原因如下:(1)随着病理分级升高,鳞状上皮受累加剧,且病灶多中心、跳跃性生长等生物学特征显现,因而病理等级较高者复发风险大;(2)手术切缘阳性者意味着切除处依然存在病灶,而病灶残留与复发密切相关。
综上:病理分级为CIN3级、宫颈阴道外切缘是影响本病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应高度重视,积极预防。——论文作者:张春平 张琴美 韩丽芬
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电环切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相关期刊推荐:《海南医学》杂志的前身为创刊于1973年的《海南卫生》该刊是由海南省卫生厅主管,海南省医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以“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突出实用性”为宗旨,以内容翔实、丰富、栏目多样化为特点。传播医学信息,交流学术思想,探讨医学上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介绍防治工作中的经验,重视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以临床普及为主,提高为辅,立足海南,面向全国,辐射海外,为发展我国医学事业,保护人民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