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胆瘀症如何治疗
发布时间:2020-05-21
孕妇在怀孕期间对自己的身体状况都十分关注,虽然怀孕的后期流产风险较以往明显减低,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怀孕晚期如果出现皮肤发痒,总是忍不住想抓挠,需要警惕是不是有患上妊娠期胆瘀症的可能。妊娠期胆淤症,全称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大多发生于怀孕晚期,主要表现是皮肤痒、皮肤颜色发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化验血胆汁酸升高等。病情严重可能会导致流产、胎儿突然死亡、以及孕妇凝血功能异常导致产后出血不止。

妊娠期胆淤症的发病几率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及家族性,在我国多发生于四川、上海等地,家中有人患过此病发病率更高。对于年龄大于35岁、曾经得过肝胆疾病(比如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肝硬化等)的孕妇,发生该病的几率更大。而且对于有以上风险因素的女性每次怀孕都有发生胆淤症的风险。
如果出现皮肤发黄、瘙痒,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胆汁酸升高是最典型的化验指标,胆汁酸越高,胎儿风险越高,严重的可能会出现早产、新生儿窒息,甚至胎儿死亡。除此之外,还有肝酶及胆红素等化验指标异常。
孕妇一旦被确诊妊娠期胆淤症,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治疗。
基础护理
要减少进食油腻的食物,食物要柔软好消化。另外孕妇要有良好的休息空间和时间,尽量采取左侧卧位,向左躺可以增加胎盘的血流量。同时每天要计数胎心和胎动,这是评估胎儿健康最直接简便的方法。
药物治疗
熊去氧胆酸
妊娠期胆瘀症首选熊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可以促进胆汁酸排泄,并抑制人体对胆汁酸的重新吸收,并使胆汁酸中的不良成分有效减低。孕妇根据医生推荐剂量口服,按照每天每公斤体重15毫克的总药量,分成三次或四次口服。用药的同时检测胆汁酸剂量,如果胆汁酸仍居高不小,可以遵医嘱提升用药量。胆汁酸正常及分娩结束后即可停止用药,但需要注意的是,停药后有胆汁酸再度升高的可能,需每隔一周或半个月复查胆汁酸,如果再度反跳升高,要继续口服熊去氧胆酸。
S-腺苷蛋氨酸
S-腺苷蛋氨酸是治疗妊娠期胆瘀症的二线用药,对于用熊去氧胆酸效果不理想、病情较重进展较快的孕妇可以在应用熊去氧胆酸的基础上联合应用S-腺苷蛋氨酸,以上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该药物对胎儿很安全,没有毒副作用。可以静脉滴注也可口服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孕妇推荐静脉滴注并可加倍用药剂量,效果更好。
保肝药物
对于有肝酶升高的孕妇,需要给予保肝药物,建议应用一种即可,无需联合应用多种保肝药物。
维生素K
肝功能受损的孕妇,会出现凝血时间延长。当身体有创伤出血的时候,凝血因子会及时堵在出血部位止血,而肝脏是生成凝血因子的工厂。肝脏功能损伤后,无法生产出足够的凝血因子,分娩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难以止血,甚至大出血的情况。而维生素K是合成凝血因子的重要原料,因此凝血功能受损的孕妇可以在分娩前应用维生素K,以减少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风险。
产科处理
如果胎儿已经足月,要尽早分娩,简单的说足月胎儿越早分娩风险越低。对于轻症的孕妇可以尝试阴道分娩,分娩过程中要严密监控孕妇及胎儿情况,如果阴道分娩困难、胎儿风险增大,立即转为剖宫产。若孕妇胆汁酸居高不下、肝酶异常且伴有黄疸考虑为重症的妊娠期胆瘀症,或合并有妊高症、多胎、胎盘前置等风险,建议直接选择剖宫产,不要尝试阴道分娩徒增风险。
推荐阅读:医学类论文投稿
小结
通过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有个简单初步的了解,对于孕妇来说,尤其是四川、上海等高发地区的孕妇,妊娠期的筛查很重要,要引起孕妇及家人的高度重视。高发地区的孕妇很可能早期并无典型的症状及表现,因此只有早期筛查才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监测、早治疗。非高发城市的孕妇也要在怀孕32-34周开始监测血胆酸,出现皮肤瘙痒发黄要尽早去医院挂号检查。即使医生确诊了孕妇是妊娠期胆淤症也不要过度恐慌,认真听取医生的意见,家人给予足够的支持,在合适的时机作出最恰当的选择,可以让孕妇及胎儿更加的安全和健康。而且妊娠期胆淤瘀症在分娩结束后,症状便可迅速消失,得到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