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医学论文 > 正文

个性化护理在肺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2-25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在临床中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Ol6年6月~20l7年l1月80例在本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个性化护理模式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各40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个性化护理模式组在进行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在不同模式治疗前后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PaO,)、脑钠肽(BNP)及其临床效果结果在采取不同方式的护理模式后,2组患者的HR、RR、BNP较护理前均有明显降低,但个性化护理模式组降低程度更明显,2种护理模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VC、FEVI、血氧饱和度、PaO,较护理前均有明显升高,个性化护理模式组升高程度更大(P<0.05)。个性化护理模式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个性化护理在肺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模式;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效果

  在我尉慢源性心怔病较为常见,尤其在老年人f,是常见慢性痫之一,多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引发,可常年反复发作,尤其在冬存季高发,是呼吸内科的一种常见病种由于患并气道黏膜损伤、机体免疫力蓐、营养蓐,易反复引发呼吸道感染而导致忡循环阻力增高、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其临床症状明硅、病情复杂,致死牢高‘。fi~tlhi床护理工作t}l'采取科学规范的护理方式,能促使慢性肺源性心脏痫患荇提高对治疗的『j信心,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并防治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等。通过对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80例的观察,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临床疗效具彳丁较好影响,现将观察结果分析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夺院呼吸内科自2016年6月~2017年11月住院治疗的8O例慢性怖源性心脏痫患者为研究埘象,其所有列入观察的患者均符合第8版内科学慢性肿源性心脏病临J未诊断标准。忠哲临『术症状表为咳嗽、咯痰、呼吸困难、活动后心悸、乏力,^£至明气促、腹张、恶心等症状在80例患者If1.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55~79岁,平均年龄约64岁。所有患者就医后.将每一位患者按就医先后顺序编,根据编号的奇数、偶数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O例,奇数纳入个性化护理模式组(观察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56~79岁,平均约65.3岁;偶数纳入常规护理组(对照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荇19例,年龄55~78岁,平均约63.7岁。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吸烟史等方面比较均无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2者患者均符合肺心病的临床症状、符合胸部X线和胸部CT表现、符合肺功能检测的结果。排除标准:①排除患有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缩窄性心包炎者;②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心衰者;③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④排除患有精神障碍和行为异常者。

  1.3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其治疗方案依据第8版内科学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章节制定,2组患者均按要求接受呼吸内科常规护理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模式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包括:心理开导、病情护理、重症并发症护理、营养支持、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等优质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3.1常规护理和治疗患耆入院后给予完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心电图、胸部x线和(或)胸部CT等相关检查,2组患者在使用抗生素前均行痰液细菌培养,并按照培养结果,选择或更换对细菌敏感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吸氧、止咳、平喘、祛痰、控制心力衰竭、改善心功能、防治并发症等相关治疗。

  1.3.2心理开导因该病多发生于长期、反复发作的肺功能差的中老年患者中.症状发生fi寸病情较急、较重,患者时常有烦躁、焦虑、恐慌感,甚至产生濒死感等心理作用。医护人员在面对产生此情况的病患时,要尽量细心体贴,积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详尽交谈沟通.掌握其情绪状态,开导鼓励患者强的面对疾病,拉近跟患荇及家属的距离,增加亲切感,取得患方的配合理解并于热情的工作态度,熟练的操作技能,取得患者及家属的认可。促使患者用精短的时问摆正角色,积极主动自信地配合医疗活动、再者,为了充分的发挥出患者对治疗的积极主动性,埘缺乏耐心,对自身疾病情况认识不足,不能够充分配合医疗指导,病患角色缺如的患者,更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宣教,加强其认知,详细耐心向其讲解,以保障治疗的效果。

  1.3.3戒烟指导对有吸烟的患者,向其传输吸娴对身体危害作用的思想,尤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引发及加重作用的莆耍性,耐心指导和督促其戒烟。并对患方宣教讲解吸烟可加重呼吸道黏膜的损伤,面对外来感染病菌的抵抗力R』】显下降,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排痰能力下降.使得细菌病原体宿留滋生,尤其对慢性肺疾病者危害更甚。并与家属一起督促患者配合戒娴和脱离吸烟环境

  1.3.4呼吸训练指导所有患采取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定时进行呼吸训练,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对个性护理模式组患者进行单独调查,了解其呼吸训练效果.为患者分析效果改善或欠佳的原闪,做出不个案指导。

  1.3.5病情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其通气,积极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如痰液较黏稠,患者自行无力咳嗽并排}f{痰液时,积极帮助患者更换咳嗽姿势,通过祛痰剂雾化吸入使得痰液稀释,拍叩其背部,帮助排出痰液。对于病情重不能自主排痰者,每间隔1小时或根据患者具体需要为其翻身,并在无条件下为患者吸痰。严格做好吸氧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与患暂合适的给氖方式币¨吸氧流镣、

  1.3.6并发症的预防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意识;注意患昔皮肤温度颜色、呼吸、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及时复查患者的血气电解质。加强患者的排痰,改善肺部的通气情况;加强患者的生理护理,及时为患者翻身、改变体位;记录患者每日液体入暹和排出超,记录观察患者大小便量和颜色,观察患者皮下、四肢水肿情况。预防并及时治疗肺性脑病,严格遵照医师医嘱应用呼吸兴奋剂、利尿剂及强心剂;观察询问病情要详细,有无黑便、皮下…血,是否有出现腹胀的情况及时向医师报告,并随时做好抢救治疗的准备工作,预防病情加重,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1.3.7营养生活指导给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营养指导,讲解合理营养饮食对病情稳定的重要性搭配富含维生素、高蛋白质、高热量易消化食物,减少食用动物脂肪,清淡饮食,严格限制钠盐摄人,保持水钠电解质平衡,减轻心血管循环的负担。保持口腔卫,避免fj腔炎症,勤擦洗身体和更换衣物。保持病房空气通畅流通,环境整洁,温度适合。并根据患者病情和经济情况,及时调整营养和治疗安排

  1.3.8健康教育及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肺源性心脏病诱发和加重危险因素,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减衣物,注意保暖,避免着凉感冒,避免空气差、粉尘多的环境。向患方讲解着凉感冒,可引发支气管黏膜损伤,肺部通气功能下降;加之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引起病原菌感染,加霞患者病情。适当参加活动锻炼,提升体质,增强身体免疫力,避免过度劳累。

  1.4观察指标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血氰饱和度、PaO:、脑钠肽(BNP)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疗效评定:①有效:治疗后2d内,患者的咳嗽、咳痰以及憋喘等呼吸症状出现显著的改善,心率和呼吸频率明显降低,PaO~>60mmHg;②无效:治疗后,患者呼吸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出现逐渐加重情况。

  相关知识推荐阅读:比较好投的护理期刊

  3讨论

  3.1我国肺心病多由COPD引发,大多为中老年人,由于患者机体免疫力差,常年可发作,尤其在冬春季高发。易造成呼吸道感染肺动脉高压至心脏结构改变、心力衰竭,病情复杂、危重,容易至患者死亡。按照病情发作的急缓,可分为急性肺心病和慢性肺心病,临床上主要见于后者,常因肺部急性感染而发作,且易导致肺性脑病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医疗模式的不断改进,肺心病的诊疗措施和目的已逐渐向缓解症状、提高患者,活质量、延长寿命等方面转换,同时也为临床医护工作思路带来了新的改变。

  3.2COPD常年反复发作,患者多有焦虑、抑郁心理,同时缺乏治疗的信心,在面对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常加强心理疏导、戒烟指导、呼吸训练、防治并发症、营养指导和健康教育等。有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在加强对患者心理指导,取得患者和家属对医护工作者的信任,去除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后,其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都有明显的改善。肺心病患者多有营养障碍,消瘦者居多,又往往食欲较差应多食水果、蔬菜,适当吃些瘦肉、鸡蛋等,少食多餐,还l『适当服一些健胃或助消化的药物,不进食太成的食物..原则j进食富含维生素、高蛋白质、高热量易消化食物,减少动物脂胁的摄入,严格限制钠盐摄入,保持水钠电解质平衡:提高饮食营养凋整,改善患者的营养,提高患荇的机体免疫力,减少肺部的感染?肺心病患者常有呼吸功能下降,通气功能不足,通过对其进行戒烟指导、规律的呼吸训l练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同时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在合理采川敏感抗菌药物、气:舒张剂,合理有效的氧疗,使患行缺氧状态缓解,提高患的卅受力,患者的心肺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运动能力提高…

  4小结

  在肺心病患者护理时,完善的护理计划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其生存质毓、起着重要作刚“1,本研究也持同样观点,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不错的效果。治疗过程中,每个患者的家庭环境、人文背景、经济情况都不同,同时也有不程度的疾病认识,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病情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本研究结果示,接受干预的患者呼吸通气功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急性发作时,应加强基础护理、心婵疏导、加懂排痰、氧气护理,同时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肺心腑病等情7兄,可降低患者病死率;病情缓解的患者,应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忠者有效的呼吸方式和排痰,避免患者肺功能继续减退,指导适当的活动,提高患者的自信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