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语境下的静乐剪纸创新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11
摘要:剪纸艺术是挥舞“冷兵器”塑造热血灵魂作品的一门技艺。剪纸作为非遗文化传承的民俗形式,既有着本土区域性的文化特色,又是流动着中华民族血液的纸艺发声语言。有创新才有发展,剪纸艺术的创新发展关系到民族非遗文化的血脉传承。本文通过分析静乐剪纸传统技艺与现代剪纸的特点,对非遗传承语境下的静乐剪纸的创新发展途径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非遗语境;剪纸;创新;发展
我国的剪纸艺术来源于公元六世纪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世界上目前现存最早的。静乐剪纸始于汉代,具有与生活意境、相似、情趣的艺术效果,2000年,静乐剪纸在国家美术馆展览并被美术馆收藏百余幅;2014年,参加文化部非遗司举办的年俗文化周;2017年,参加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举办的“欣欣向荣,心灵之州”静乐剪纸展和民间舞蹈的表演,剪纸被恭王府博物馆全部收藏,并远赴英、法、美、韩、日等国家参展,在世界艺术领域享有盛誉。被我国文化部于2000年5月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
一、 静乐剪纸艺术传统与现代特点比较
剪纸艺术创作就是开拓剪纸视觉的新纪元。静乐剪纸艺术的创新发展应融合于传统与现代、民俗与艺术、信仰与现实、传承与归真、平面与立体等等元素的应用,在借鉴于多元艺术形式中来完善、丰富剪纸的艺术创作。静乐剪纸艺术的传统与现代特点从外观与内涵都有着相同与相异之处,成为了剪纸艺术领域一朵盛开的“静和颐乐”之花。
(一)外观
静乐剪纸的线条剪绘出的画面感单纯、热烈、情感丰富,有着晋西北土地粗犷豪放、雄浑有力、洗炼流畅、取舍恰当等特点。稚拙、古朴、浑厚的静乐剪纸艺术既保持了静乐本土原始的朴实厚重味道,又有着造型丰富、形象夸张、面阴衣阳、相映成趣的专业艺术特色。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现代剪纸艺术采用了正形负形、对称折叠、撕烧烫染等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将立体分层、叠加、旋转等多种现代艺术方法运用到剪纸创新中,成为了静乐剪纸的新视觉造型艺术。
(二)内涵
传统的剪纸艺术内涵是在非物质文化中产生的,在古代,被尊崇为庄严神圣的剪纸,其价值与艺术性在于虔诚的拜神思想,如:“五子爬梯登天”象征着祈雨、“扫天娃娃”表达的是人们希望雨停… …反映出了古人的精神思想范畴与世界观。传统剪纸艺术发展到现代剪纸艺术,随着人们艺术审美水平的逐步提高,赋予了剪纸艺术家新时代的使命,一方面应尊重、保留传统剪纸技艺特色与精神,弘扬国家非遗文化的风格;另一方面要不断突破传统民俗束缚,在创新中展示剪纸艺术本身的独特艺术魅力。现代剪纸已作为表达人们心灵世界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工艺品融入到人们方方面面的生活中,并跻身于国际艺术之林。因此,剪纸体现在当代是技术、也是艺术,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二、非遗语境下的静乐剪纸创新发展途径
非遗语境下的静乐剪纸发展到今天,艺术形式得到了超前的改变与突破,我们在研究传统剪纸中实现了传承非遗文化的精髓,同时糅合了其他艺术领域专业美术的表现手法,以及将适合静乐剪纸的时代元素进行有机结合,在此期间静乐剪纸的表现材料也得到了开拓性进展,是传统剪纸与现代剪纸的结晶,准确传达出了静乐剪纸对当前时代文化环境下的社会生活的新思想、新认识、新情感,大力推动了静乐剪纸事业的发展。
(一)非遗文化的“传”与“承”相接
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美的象征,中华民族最基本、最深刻的文化内涵蕴含其中。做好非遗文化的“传”与 “承”,使其完成相续性,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非遗文化传承。“传”在于传递、“承”在于继承,我们静乐文化馆在这两方面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1.“传”
非遗文化的传递,是在非遗项目的搜集与整理基础上进行的,剪纸作为静乐非遗文化在民间的信息还很多,这就需要我们进行长时间的努力,因此,静乐文化馆在每年全馆人员要在农村收集非遗信息百余条,整理项目三个以上,开研讨会。全馆联动,志在非遗。
2.“承”
剪纸艺术家的培养就是剪纸非遗文化的延续与继承,在这方面,静乐文化馆在2013年和利民小学协商,将剪纸引进课堂,授课老师为忻州市非遗传承人,静乐剪纸艺人。学员们基本掌握了静乐剪纸的特色和风格。为剪纸艺术的继承与发扬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剪纸造型的“光”与“影”相映
静乐剪纸誉满三晋、名盛九洲,静乐剪纸的造型构思新颖独特、主题鲜明、剪纸工艺娴熟、线条流畅自然、细线如春蚕吐丝、粗线如飞泻瀑布,其中的花鸟鱼虫草栩栩如生、动感十足、呼之欲出,人物形象各具神态,活灵活现,静者成飘逸中的趣味之雅,动者如纸面游动、跃然纸上、如临其境。静乐剪纸的创新在此精工巧匠的制作基础上,引入了绘画、雕塑的多维变化中的光影元素,使静乐剪纸从二维迈向了三维,塑造了立体剪纸的新视界。如吕慧剪纸将几何纹、月牙纹、锯齿纹等装饰纹样也被善加运用、运用“铜钱”这一吉祥图案造型进行装饰,运用在人物的服饰上,动物的身体上和一些简单场景的装饰上。装饰纹不仅起到美化、装饰的作用,利用它们的粗细、长短和曲直之分更能表现物象的重量、质感和结构,在正与负、图与地和渐变构成中制造出光影效果。2017年7月21日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后罩楼抱厦展出了为期一个月的“静生长,乐生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静乐剪纸精品展”,展出期间,每天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前来参观,共享传承之美、绿色之美、开放之美。举办方不得不将这一展览延期一周,供更多的中外游客和研究者学习、研究、品味静乐剪纸这一中国北方民间艺术瑰宝的无限魅力。
(三)剪纸艺术的“灵”与“境”相谐
静乐剪纸的艺术灵魂与艺术境界,大都反映的是我国的传统文明仁、义、礼、智、信的理念,赞扬真、善、美,针砭假、恶、丑。极简中缔造了人性心灵世界的极致繁华之情境。静乐剪纸是山西剪纸艺术领域的代表之一,其剪纸形式主要分为墙花和窗花两大类别。剪纸的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如民间传说类的“八仙过海”与“麒麟送子”等;生活场景的写照类的如“姥爷送外甥”、“抿豆面”、“四姐挑菜”等;另外,还有花草树木类、飞禽走兽类、自然风景类等多种艺术题材。静乐民间的剪纸风格粗犷豪放,其特色洋溢着黄土高原芬芳的泥土气息,展现出黄河文化的古老文明之精神风貌。静乐剪纸的灵秀之气既有别于江南剪纸之纤秀,又包含着土、粗、野的原始风味。静乐民间剪纸带着非遗传承的历史使命,有着不一样的民族灵魂,剪刀下刻画出的是非同凡响的意境,作为一种民间思想宣传的教育工具,涵盖于美化家庭的装饰品而不断发展起来,千百年来,随着劳动人民的不断创作和发挥,静乐剪纸从形式到内容也都在不断改变与创新,形成了质朴、浓厚的山西静乐地方特色的剪纸艺术新气象。
(四)剪纸材料的“耐”与“韧”兼备
静乐剪纸材料的发展,从任意纸张、专业纸张的剪裁,在纸材选择上更加注重了剪纸材料的耐久性、防水性、防腐蚀性、高韧性等特点,旨在剪纸材料不但具备长时期的储存质地,而且还要有纸艺的柔软的亲肤感,让参观者望而生喜、摸而萌愫。不同的纸艺材质有着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颜色产生不同的效果。剪纸材料的多元化,为剪纸艺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纸材的选择上,可以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采用相应的剪纸材料与搭配适宜的颜色进行折、剪、贴,从而创作出更多的题材新颖、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精美艺术作品。
综上所述,静乐剪纸在国家非遗传承文化事业中,在发扬传统剪纸艺术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用剪刀画出的是静乐人民新风貌的画。剪纸艺术点亮了静乐剪纸的艺术使命之路。随着剪纸艺术的发展,现代剪纸艺术不再依附于农耕文明的风俗而生存,剪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传统剪纸的历史、文化、民俗艺术的价值非常珍贵,因此,我们应一方面要保留传统剪纸的原汁原味,一方面还应在前人剪纸艺术家的精湛造诣基础上继续创新,用剪刀“弹奏”出剪纸艺术的“时代最强音”。
非遗语境下的静乐剪纸创新发展研究相关期刊推荐:《大众文艺》杂志是河北省文化厅主管、河北省群众艺术馆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优秀学术期刊。本刊发表文艺作品、文艺类学术论文等,欢迎各艺术院校、艺术团体、演出团体、群艺馆、文化馆、档案馆、图书馆、工会、文化宫、博物馆及各企事业单位宣教科室等从事文艺事业的工作者,刊登学术论文、及其他作品。有投稿需求的作者,可能咨询在线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