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文史艺术 > 正文

浅谈紫砂作品“仿清山水泥绘执壶”的工艺特色和文化内涵

发布时间:2020-01-13

  摘 要 紫砂作品“仿清山水泥绘执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审美、挖掘当代人的思想情感,融入新的工艺,表现出极强的艺术生命力。

  关键词 紫砂壶;泥绘;山水

浅谈紫砂作品“仿清山水泥绘执壶”的工艺特色和文化内涵

  宜兴紫砂壶古色古香, 有着温润质朴的材质和美轮美奂的造型,它气韵生动,给人以独一无二的视觉享受。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优秀的艺术作品可谓时代生活的缩影, 紫砂壶便是这样具有代表性的一门手工工艺。

  1 传统执壶,仿古慕古

  紫 砂 壶 造 型 精 彩 纷呈,创作题材十分广泛,它从古老文化中、 从自然界中、从生活中汲取灵感,从而 衍 生 出 千 奇 百 怪 的 造型。紫砂“仿清山水泥绘执壶”(见图 1) 由原矿紫泥制成,泥色醇厚紫润,营造出沉静庄重的氛围。 执壶的造型仿古代青铜器,壶身主体采取瓶的形状,鼓腹饱满,重心向下,底部圈足,宛如一只玉壶春式的花瓶,显出沉稳的气质;脖颈稍长、逐渐收敛,曲线婉转,优雅纤长;壶流为三弯流,相对直流、一弯流等,三弯流是最为高雅的流式,壶流线条纤柔而有力,与龙形耳把相呼应,耳把婉转于一侧、流线自然,耳把上的小飞灵动可爱,显得动静相宜,典雅大气。 圆形压盖中部隆起,与壶盖通转合缝。 壶钮为宝塔造型,流露出厚重的历史之韵,一派浩然正气。 执手、壶口、流口高度处于一个平面,不偏不倚,使得重心平稳,呈现出端庄的气质。 此壶对于线条的运用十分精妙,端庄处端庄,飞扬处飞扬,线条流畅简洁,一派大雅之气。

  执壶起于南北朝时期、兴于唐宋,是一种模仿青铜器造型的酒具。 唐、宋时期的酒具由陶瓷制成,安定、灵活而秀美,高妙俊雅。 此壶由瓷器改为紫砂材质,秀雅中又添古朴之韵,执壶发展成茶具,拉近了茶与酒的距离,融合了酒的诗情、茶的清雅。 从青铜器到茶器执壶的发展, 体现了紫砂艺人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体现了中国人的慕古情怀。 用此壶泡上一壶茶,一缕缕热气透着清香沁人心脾,一种闲适、雅致、宁静之情油然而生。

  2 山水泥绘,淡泊明志

  紫砂壶装饰是在造型艺术基础上衍生出的重要文化现象,作品“仿清山水泥绘执壶”采用了泥绘的装饰手法,泥绘装饰是指用湿泥在泥坯上作画,选用不同的泥料以呈现出多彩的艺术效果,描绘出山水、花卉、动物等,使画面色彩协调,达到画中有壶、壶中有画的艺术效果。 欣赏此壶,壶体周身描绘山水图,笔法细腻,惟妙惟肖,群山连绵、重峦叠嶂,隐约可见高大的树木立于山间,秋高气爽,山间一片金黄,有的果树上结满了沉甸甸的果实, 有的树木只剩一片枯枝。 几间素雅的小屋坐落在山脚,庐壑横坐,周边布满田园和果树。 江上风平浪静,烟波浩渺,渔船寥寥,船家载着孤独的乘客划向远方,呈现出遗世独立的意境。 作品笔力遒劲、古法怡然,以虚带实、浓淡相宜,达到完美的境界。 欣赏此幅泥绘,不禁让人遥想起苏轼泛舟湖上,发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慨叹。 中国山水画讲究传神写意,讲究“天人合一”,将自然万物化为人性化的东西,借物抒情,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化的都市人群,都向往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回归田园始终是人们内心渴望的。 大自然的山水能舒缓人的情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带给人心灵的平静。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从古至今,偏居山水之间始终是人们的追求,表明了人们淡泊明志的心境。

  3 结 语

  紫砂壶是人们将生活情感转化为艺术形式的典型产物,它集金石书画于一体,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才艺和智慧,承载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 它不仅是传统手工艺品,更是时代与传统冲击的产物,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融入当代审美和思想的与时俱进的创作。 紫砂创作之路没有止境, 唯有坚持不懈,不断提升自己、紧跟时代,才能创作出具有传承价值的作品。

  浅谈紫砂作品“仿清山水泥绘执壶”的工艺特色和文化内涵相关期刊论文推荐:《陶瓷学报》(曾用刊名: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报)1980年创刊,是日用陶瓷工艺、陶瓷机械、建筑卫生陶瓷、陶瓷美术、结构陶瓷、复合陶瓷、陶瓷史、陶瓷加工、无损检测及测量技术、陶瓷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陶瓷与金属封接技术等学科方面的学术性刊物。有投稿需求的作者,可以直接与在线编辑联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