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经济管理 > 正文

以产业驱动助推地方科创智城建设

发布时间:2019-11-29

  加快武汉市硚口区转型创新,建成科创智城建设模范,需以产业驱动为重心。转变发展观念,以科技产业前沿为导向;配套完整产业生态圈,强化产业链条薄弱环节;聚焦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打好产业基础;建立产业园区,辐射周边;完善和配套人才与基础服务政策,全面推动科创智城建设。

以产业驱动助推地方科创智城建设

  一、 口区科创智城模式建设的必要性

  技术研发、产品更新、消费升级、健康医疗、智能生活等重点建设产业的直接和最终目标是服务于人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科创智城的建设以政府为主导,以人为本。所有一切的出发点是为硚口居民创造一个优质、便捷的现代城市环境。因此以服务民生为主要驱动,以解决民生问题为目标的科创智城模式在硚口区未来发展中将起到纲领性作用。

  产业的重要性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不言而喻,无论是龙头产业抑或产业集群,都可能为区域发展带来不可预期的经济效果。硚口区过去以工业产业著称,在几大重点项目实施之后,工业产能被淘汰。产业基础由落后转为薄弱,剩余零散产业现行规模有限,难以自成气候。缺乏产业特色的城市或者园区难以实现经济的腾飞,而经济是和谐、文明、富足的城市根本。换言之,特色城市要以优质产业为基础。依靠优质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进而形成在资金、人才、技术方面的集聚优势。科创智城模式就是构建发展逻辑,通过完整的产业发展指导培育适宜硚口的产业,明确硚口区未来的建设和走向。

  二、 口区科创智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层次偏低,落后于时代发展

  硚口区是武汉七大中心城区之一,曾是华中地区民族工业的发祥地,大汉口老工业基地的聚集地。这里诞生过新中国第一台手扶拖拉机,产出过武汉市第一根火柴、第一块肥皂、第一桶油漆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硚口古田及周边区域聚集了 194 家工业企业,占全市三环线内化工企业总数的 82%,为老工业城市的形成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整个社会产业结构发生调整,消费升级,以古田老工业区为代表的各个老工业基地出现落后产能集中、基础设施老化、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安全隐患突出、棚户区改造任务重、困难群体较多等问题,逐渐陷入发展困境。虽然近十年以来,硚口区在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方面做出了大量努力,但由于历史原因、产业基础而导致硚口区产业发展暂时落后的现状,必须引起深刻反思,避免重蹈覆辙。

  老工业区诸多企业陷入困境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整个社会产业结构发生调整,逐渐由第一、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需求不断升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硚口区由于工业基础雄厚,忽略了发展商贸业、服务业、金融业,因此在产业积累上与其他城区相比落后。第二,硚口老工业基地产能落后、技术落后,部分企业由于国有性质,难以进行技术创新和体制改造,因此效益日渐下降,在环境和安全方面留下大的隐患。工业企业不会被淘汰,但是社会需要的是低耗能、低污染、高产值的工业企业。第三,时代在变革,从唯国有企业、国有资本独尊到民营浪潮掀起,更多新的技术、需求、观念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是硚口区困于工业基地昔日的辉煌和改造的旧账中,没能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产业链条不完整,尚未形成成熟生态圈

  硚口区由工业城区逐步改造而来,相较于大城市的产业链条和产业生态圈,尚不完善。硚口区的产业薄弱环节明显,如高端商业、金融业、创意文化产业等。产业生态圈环节的缺乏和薄弱致使产业之间不能形成良性带动效应。尤其是金融产业的薄弱,不能为企业创造友好的商业氛围和资本环境。成熟的产业生态圈严密咬合,才能够欣欣向荣,提升整个城市的产业发展水平。

  (三)产业环境缺乏,未形成龙头带动效应和集聚效应

  除了现代商贸以外,工业服务业、生命健康能够成为硚口的主导、支撑产业。三大产业看似属于不同领域,其实都属于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紧密相连互为整体。为了缓解新产业发展“空档期”带来的财政压力,硚口区选择的这三大产业,均是依托于自身独特的经济基因和资源禀赋。虽然老工业项目都已搬迁或改制,但基因依然保留在硚口这片土地上,所以硚口利用这些基因发展除了制造业的生产环节之外的工业服务业。但是目前的发展仍存在许多短板弱项,“三旧”改造和基础设施欠账较多,产业基础建设需要大量招商引资,推动长远发展的新动能尚未形成。目前,硚口区虽然已经成功引进一些不同行业的企业,但是产业集群效果不显著,带动效应微弱,龙头效应基本没有,很难对人才、资金形成吸引力。

  (四)配套保障欠缺,不能支撑产业腾飞

  政府依然发挥着管理型职能作用,缺乏改革的勇气和力度,难以向新区发展做出指导性建议与贡献。硚口区在各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缺乏综合吸引力,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质量不优、数量不足,区域容量太小,社会治理改革难以改善城市面貌创建新格局。缺乏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计划,在税费减免等方面力度不够。

  三、以产业驱动助推科创智城建设的建议

  (一)紧跟时代的步伐,关注前沿发展

  技术和商业模式能够改变生活方式,颠覆以往认知。电子商务的出现培育了一批新兴产业和中小个体户,同时也淘汰了一批落后于时代节奏、因循守旧的企业。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理念、认知也由此产生巨大变化。如果说电子商务这种技术和理念的融合是中国一个消费时代的象征,那么在不远的未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也将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生活理念,并支撑这些理念落地成为现实。科创智城的建设必须紧跟全球技术、理念的发展前沿,对标学习、探索应用,找准切入点,力争从赶超地位逆袭成为领头羊。

  密切关注科技、消费需求的动向,密切关注时代前沿,高度重视创新技术、创新消费观念,鼓励企业将新的技术、消费理念融入产业建设,提供符合现代消费水平的产品和服务。对标大城市目标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产业层次的差距;对标大城市目标产业发展前沿,时刻保持了解、跟进状态。对于现阶段发展困难的技术、行业(如大数据中心、云计算、区块链基地的建设),可以通过和其他兄弟城市、兄弟城区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通过发展商贸业、工业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带动金融等其他行业的形成和增长。培育具有核心优势、创新能力的企业,能够通过不断的革新保持在市场中的优势。政府除了招商引资以外,更重要的是为各企业建立大局观,起到及时导向作用,避免在时代、技术变革时企业被淘汰。

  (二)明确重点核心产业,以点带面

  根据硚口区的实际情况,想要重新打造工业产业难度较大。工业技术创新在研发力度和投入资本方面需求较大,对于目前的硚口区来说并非最好的选择。加上工业企业大部分搬迁,只留下总部和销售部门,考虑到对环境、居民健康、城市面貌等方面的影响,硚口区应将目光转向其他产业。根据硚口区已有的资源和优势,将目光聚焦在生命健康、工业设计、智能制造几个方面,配套以商贸和金融产业。快速构建产业基础,以政府导向为主,引领资本和企业入驻。

  硚口区选择的高端商贸、生命健康、工业设计、智能制造等产业虽然不具备电子商务重塑生态圈的特征,但是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硚口经济全面增长。技术的应用、产业之间的关联与交叉、产业内、产业间的资源流通能够创造无限可能的市场。

  (三)着力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形成带动效应

  硚口区原有产业层次偏低,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在短期内试图通过大量的招商引资建立产业基础,但是硚口区城市面貌改造工作量大,难以在短期内全面更新城市面貌,建立一个符合消费层次的空间环境。因此只能选择以点带面,在三大功能区内发展和培育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吸引优质产业资源,因此,政府需要瞄准对象,攻坚克难。现阶段的一大重要任务就是加大知名企业子公司引进力度。可以参照阿里巴巴在杭州落户给杭州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以及小米即将入驻光谷将给光谷带来的影响。市政府也对世界 500 强、知名企业在武汉建立子公司有重大奖励,硚口区政府可以借此东风,和知名企业建立更加长远的合作关系。基于已有的教育科研资源和商业基础,吸引知名企业子公司落户硚口,建立以研发、销售、服务为重心的名企子公司。

  (四)建立产业园区,形成产业气候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建立产业园区,辐射周边,形成集聚优势。根据三大功能区的产业特色,规划地片,将同类型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加强产业集聚优势,使产业园区内的企业发挥协同效应,吸引更多其他企业入驻。建立科创企业园区不仅能扩大科技研发的协同效应,经过一定时期的成效展示和声誉传播,还能够最大程度地获取市政府在财政、税收方面的支持,也更容易吸引科创型人才落户硚口,助力硚口区发展。

  (五)围绕人才吸引,完善各项保障措施

  近年来,各新一线城市,也包括武汉在内“抢人大战” 声势浩大。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根本与保障,留住人才就是留住了城市的未来。人才大战要以重点高校各类人才为重点留用对象。武汉市高校资源众多,尤其是拥有 2 所双一流大学和 7 所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首先提升人才保留层次,其次落实各项人才政策,提供能够满足优质人才各项需求的基础设置。

  依托国家“千人计划”、湖北省“百人计划”,发挥区域科教资源优势,聚焦科技人员、大学生、海归创业、大企业员工创业“新四军”力量,培养一批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和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具有企业意识的投资家,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优化人才发展与服务环境,建成国际一流的双创人才汇聚之地。深入实施“硚口英才计划”,大力引进和集聚国际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及高技能、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加大掌握先进管理理念和模式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引进力度,注重引进跨国公司、中央企业和民营企业五百强的企业家人才。统筹做好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创造环境、优化服务吸引各类人才。力争到 2020 年,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 1000 名,各类人才总量达到 12 万人。

  政府要建立健全服务政策,重点抓好创新载体、人才集聚和成果转化方面的政策完善和落实,为各类创新主体落户科技城提供政策保障。在主城区建造限价商品房,定向配售给重点培育产业的引进人才、专业技术骨干、管理人员自住。政府支持、多方并举,积极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整体提升区域基础教育水平。按照“高位均衡、多元融合、质量领先”的思路,促进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全市争先进位。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教育,建设教育强区。加强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推广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学区制管理改革,实施名师名校工程。对于经认定的创新创业人才,其子女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入园入学安排上予以优先照顾。发展硚口区健康医疗产业,为引进人才和创业人员解决老人赡养问题。聚焦居家养老,搭建服务平台,办好幸福食堂,建好活动中心,推进医养结合,构建服务优质、供给充分、覆盖全面的养老服务体系,打造硚口养老服务品牌。繁荣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提升文化体育事业的质量,开发或者吸引符合高素质人才偏好的文体项目。

  以产业驱动助推地方科创智城建设相关期刊推荐:《城市管理与科技》(双月刊)1994年由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信息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本刊重点解决城市运行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主要面向城市规划、市政管理、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园林绿化、城市交通、城市水务、公用事业、邮政电信、文物保护、城市安全等城市运行管理部门的管理、科研、教学等人员。有投稿需求的作者,可以直接与在线编辑联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