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先锋 创新发展引擎――中国科学院改革开放四十年
发布时间:2019-11-28
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2018 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40 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我国科技事业也从以跟踪为主迈向跟跑、并跑、领跑并存的新时代,实现整体创新能力的历史性跃升,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
40 年来,党中央根据党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改革发展战略和目标任务要求,不断丰富和提升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从“科学的春天”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持续蓬勃发展,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出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国科技创新正在加速实现历史性跨越,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成为重塑全球创新格局的强大正能量。
我国科技创新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中破浪前行的,改革开放对科技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正是由于改革开放,我国基础薄弱的科技事业在经历“文化大革命”后,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并在新的历史起点和时代环境下,迸发出蓬勃生机和持久活力,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科技事业的改革开放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方面还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声,引领和带动了其他领域的改革开放。
40 年来,中国科学院坚持与祖国同行,与科学共进,始终发挥我国科技事业的“火车头”和“国家队” 作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科学院率先拨乱反正,参与筹备全国科学大会,引领中国科技事业恢复与发展; 20 世纪 80—90 年代,率先进行科技体制改革,进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战场;世纪之交,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引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科学院迈入改革创新发展新时代,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四个率先”要求,实施 “率先行动”计划,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合作,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进程中发挥了骨干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40 年来,中国科学院敢为人先、不断创新,一直走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创造了我国科技领域改革开放的许多“第一”。例如:率先设立面向全国的科学基金,首倡设立国家“863 计划”;创办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率先实行学位制,培养出我国第一个理学博士、工学博士、女博士和双学位博士;率先建立博士后制度,招收我国第一位博士后研究人员;率先实施“百人计划”,开创我国人才培养引进计划先河;率先开放研究所和实验室,建成我国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我国第一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野外台站;创办我国(不含港澳台地区)第一个科技工业园区,创办中关村第一家民办科技实业机构;率先探索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首倡设立中国工程院;率先实施科技“走出去”战略,实现中国科研机构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零的突破,倡议成立由我国发起的首个综合性国际科教组织等。
40 年来,中国科学院以“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为己任,组织广大科研人员攻坚克难、勇攀高峰,产出了一批举世瞩目的重大科技成果,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作出了重大创新贡献。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高温超导、量子通信、中微子振荡、先进核能、激光物理、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合成生物学、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纳米科技等前沿领域跻身国际先进或领先行列,化学、物理、材料、数学、地学等主流学科进入世界前列。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深空、深海、深地、信息技术、网络空间安全和国防科技创新等重大战略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有力支撑了国家重大工程实施和抢占全球创新发展战略制高点。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在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药创制、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生态环境、防灾减灾等方面,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和转化示范工程落地生根,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还高质量完成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为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40 年来,中国科学院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和“人才强院”战略,把凝聚和培养造就创新人才摆在核心位置,着力建设国家创新人才高地。以人才发展战略为引领,以人才计划为牵引,以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实施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和国际人才计划,建成了一支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战略科学家队伍、一支以院士为代表的科技领军人才队伍、一支充满创新活力的青年人才队伍和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同时,立足创新实践,依托重大科技任务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等,提升人才队伍创新能力和水平,涌现出我国自然科学主要领域的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和活跃在国际科技前沿的科研骨干,为国家创新人才队伍和创新体系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40 年来,中国科学院坚持科研与教育并举,探索中国特色的科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之路,在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中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作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开放的先行者,率先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富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重大改革举措,着力构建质量优异、特色鲜明的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以院属高校为核心,依托百余家科研院所,培养出大批高质量、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其中博士近 9 万人、硕士 12 万人。他们活跃在我国科技、教育、经济、国防等重要领域,不少人成长为领军人才和中坚力量。中国科学院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开拓性、引领性重大贡献,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也有重要影响和独特优势。
40 年来,中国科学院不断加强学部和院士队伍建设,发挥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的引领作用,着力建设国家科学思想库和高水平科技智库。在团结凝聚广大院士献身科学、勇攀高峰的同时,积极组织院士群体持续研判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前沿趋势,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组织开展相关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产出一批有重大影响的智库成果,为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大决策提供了重要科学思想和科学依据。中国科学院和学部还持续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推动科学普及,倡导科学严谨、求真务实、追求卓越、激励创新的创新文化,为我国加强科研道德和学风建设、优化创新生态系统起到了明德楷模和示范带动作用。三中国科学院 40 年来改革创新发展取得的成就,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性变革的精彩缩影,是我国科技发展历史性成就的生动体现。2013 年 7 月 17 日,习近平同志视察中国科学院时,称赞中国科学院是一支党、国家、人民可以依靠、可以信赖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这是对中国科学院建院 60 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 40 年来的历史地位和创新贡献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广大科研人员的热情鼓励和殷切期望。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在海内外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广大科研人员锐意进取、协同创新的结果,生动体现了我国快速发展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彰显了世界科技发展的中国贡献,显著提振了我国科技界的创新自信,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开辟了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广阔前景。
回顾 40 年来中国科学院改革创新发展的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坚持科技报国、创新为民,确保科技创新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必须坚持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建制化优势和不可替代作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尊重人才、关心人才、依靠人才、凝聚人才、培养人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作为建设创新人才高地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立足国情、遵循规律,勇当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先行者;必须坚持走开放合作道路,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方位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和国内协同创新;必须继承优良传统,弘扬创新文化,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科技价值观,建设良好创新生态系统。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党和国家创新发展的目标和要求相比,与日新月异的世界科技前沿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与全国人民和社会各界的期望相比,我国科技创新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基础科学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薄弱,高端科技供给能力不强,一些重大创新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尚未根本改变;科技创新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发挥不够,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任重道远;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科技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不足,人才发展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创新价值导向、科技评价制度、创新生态环境不适应科技发展要求的问题还很突出,优良学风和创新文化建设任务艰巨繁重。这些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改革开放持续努力加以解决。
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我们总结改革开放 40 年来的成就和经验,就是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从传统中提取养分,进一步弘扬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和全面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要求上来,凝聚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事业中来,深入实施“率先行动”计划,不断出创新成果、创新人才、创新思想,全面实现“四个率先”目标,为我国早日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有的重大创新贡献。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进一步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骨干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理念,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提升科技供给的质量和数量,使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在基本实现“四个率先”目标基础上,围绕国家“两步走”发展战略,系统研究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着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方向,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征,前瞻研究并提出对创新驱动发展具有全局性、引领性和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任务,引领带动我国早日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世界科技强国。
——瞄准我国科技创新短板,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切实增强科技供给能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要从国家长远发展和战略利益的高度出发,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的同时,更加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更多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找准和解决制约国家战略利益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核心问题,明确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和战略重点,协力攻关,务求突破。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努力补齐原始创新能力弱、原创理论成果少的短板;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努力补齐关键共性技术、颠覆性技术、产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短板;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努力补齐科技供给能力弱、对现代化经济体系支撑不足的短板。从创新系统工程的高度抓好科技创新,从源头上解决高技术和工业化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深刻认识国际形势和世界科技创新战略格局深刻变化,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进科技创新,进一步加强开放合作和协同创新。当今世界正处在新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过加快科技创新获得新的增长点,成为世界各国寻求实现新一轮经济繁荣的战略选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正在重塑全球经济和产业、文化和政治格局。科技创新呈现一系列新趋势、新特征,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不断涌现,交流合作更加广泛,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要准确把握世界大势,抢抓历史机遇,高举科学合作大旗,拓展合作渠道,创新合作方式,加快科技“走出去”“引进来”步伐,强化国内外交流合作和协同创新,抢占科技创新战略制高点。同时,深入实施国际化推进战略,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参与全球创新治理,与国际科技界携手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协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不断作出新贡献。
——加快创新人才高地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适应建设科技强国要求的创新人才队伍。科技创新,以人为本。要始终把人才工作放在科技创新最重要、最核心的位置,遵循科研工作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在人才培养、流动、使用、评价、激励等环节上,不断完善机制、创新制度,关心关爱科研人员,信任依靠科研人员,尊重科研人员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形成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创新思想充分涌流、创新成果持续产出的生动局面。着力解决人才结构性不足的矛盾,在一些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大力培育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尤其要大力培养和引进在一些重大创新领域能够改变国际竞争格局的战略科学家和实现颠覆性创新的高水平人才。创造更多机会,让优秀年轻人才在国家创新发展中施展才华、贡献力量。坚持立德树人,深入推进科教融合,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培养国家发展急需、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改革开放先锋 创新发展引擎――中国科学院改革开放四十年相关期刊推荐:《中国科学院院刊》(双月刊)1986年创刊,是中科院主办的科技指导类刊物。重点刊登中科院院士和科学家就我国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出的研究报告,对重要前沿及交叉学科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评述,探讨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介绍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进展,介绍中国科学院科研进展和重大成果。读者对象:科技决策层、管理层、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有投稿需求的作者,可以直接与在线编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