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政策集成显化土地价值 ——浅析金华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实施路径的选择
发布时间:2019-08-03
创新农村土地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近期,金华市召开全市全域土地整治工作“晒项目” 大会,全面启动全域土地整治工作。该市专门成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以“双百”工程为载体,用 3 年时间,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乡镇、村不少于 100 个,工程数量不少于 100 个,挪腾 6 万亩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和近 1 万亩建设用地空间。围绕实施乡村振兴“钱从哪里来?地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三大堵点,该市通过前期调研和试点,集成 28 项国土政策,设计了“农地提升、城中村改造、下山搬迁、村庄整治、低效用地再开发、生态修复”六大政策工具,助推工程实施。目前,该市已通过排摸项目127个,项目区实施面积96.8万亩,市、县两级项目储备库基本建成。
一、农地提升工具挖掘农用地整治潜力
农地结构散乱破碎、质量等级低、土地抛荒等问题一直是农村农用地利用的难点。在本轮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金华市聚焦亩产增效,深挖农地整治潜力,通过垦造耕地、旱地改水田,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提升等一系列手段,在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同时,新增耕地面积,确保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的耕地占补平衡需求。如兰溪市水亭乡柳塘章村共有农户 185 户,人口 621 人,耕地 825 亩,现立项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共有三个。根据该村现水资源丰富的特点,确定采取“旱改水”的方案开展农用地整治。目前一期明真山旱改水土地整治项目的竣工,累计投入资金 128.4 万元,土地平整 85.64 亩,实际新增水田面积 70.8 亩。原先的旱地变为了水田,由村集体组织,连续种了两年水稻,亩产达到了800斤。经过土地整治,农田基础设施得到完善,新建道路 3300 米,灌排水渠 985 米,外来种粮户承包流转积极性极大地提高,土地流转的价格也由原先的每亩 400 元增长到了每亩 699 元。“旱改水”项目的实施为村集体增加了工作经费以及奖励资金约 70 万元,村民对土地综合整治的接受度大幅提升。
二、城中村改造工具激活土地资产价值
城中村改造是当前加快金华城市化发展、建设现代化、高品质都市新区的重要抓手。该市从激发土地的流通属性和资本属性破题,按照城镇聚合、迁村并点等多种模式,灵活运用整村高楼和货币化安置手段,缩减农村建设用地规模,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通过新社区集聚,实现了宅基地和承包地双置换,从集体建设用地转变为国有建设用地、农村承包地转变为物业发展用房中发现双重价值。以义乌市蟠龙花园新社区为例,该村位于佛堂镇稠佛路以西、蟠龙路南侧,是义乌市新社区集聚建设项目之一。通过城中村改造工具,允许农民以合法宅基地占地面积以 1 ∶ 5 置换权益面积(高层公寓、工业仓储、商业用房或货币补偿),置换权益也可交易,该村实现了土地的资产流动性和资本属性。义乌市实施新社区集聚以来,相关村集体和村民的资产显化价值 64.49 亿元,农民建房土地得到节约利用,用地规模减少 36%。
三、下山搬迁工具探索异地奔小康模式
“整村搬迁,异地安置”是金华市下山脱贫工作的先进经验。该市对这一先进经验进行总结提炼,结合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工作,创造性地提出了“异地安居奔小康”的土地整治模式。通过对村庄进行集中整体或部分搬迁,在城镇或中心村实行集中安置,对废弃宅基地进行复垦,实现了城乡统筹发展和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浦江县岩头镇在全市率先开展安置新模式试点。按照只置换宅基地、不置换承包地的原则实施土地整治,涉及岩山、湾来村等 12 个村庄,拆迁户数 790 户,人口 2340 人,规划拆旧面积 184.32 亩, 新 增 耕 地 179.5 亩。 安置地块临近岩头集镇,采用多层、高层公寓建造安置房,用地减少 26%,284 户农户已完成安置,包含地质灾害隐患搬迁农户 11 户,其余安置工作将于 2019 年春节前全部结束。下山搬迁后,复垦建设用地 179.5 亩,实现了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村集体土地流转每年可增加收入 11 万余元;农民工资性收入显著提升,已完成安置的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 5 万元,较过去从事农业生产增收近 300%。
四、村庄整治工具优化乡村人居环境
当前农户建房刚性需求强烈,但用地指标有限、地块调整难、空间规划难以衔接,违法用地情况依然存在。该市围绕农村用地需求,一方面盘活存量,对村庄“一户多宅”“应拆未拆”“违法建筑”等拆除复垦,另一方面综合调控,利用级差排基和宅基地资格权调剂等方式,探索出一条解决农村用地结构散乱和土地利用粗放的新路径。如义乌市佛堂镇坑口村,属于偏远小山村,村庄规模小、布局分散,集体经济薄弱,基础配套几乎为零。坑口村开展“多规融合”试点,将 4 个自然村整合进行集中建房,充分利用原有村庄建设用地、周边废弃矿和山坡地,未侵占一分耕地就完成了 28 幢 269 间民居的建设。搬迁后的 11 亩村庄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后,村集体获益 440 万元。同时,通过公开拍卖的方式进行宅基地资格权有偿调剂,成交款 787.29 万元返还给调出户,部分经济困难农户的建房资金问题得以解决。
五、低效供地再开发工具盘活存量用地
当前,金华市针对批而未供和存量低效用地规模较大的情况,按照退二进三、退二进二、腾笼换鸟的工作思路,对低效用地进行再开发,通过企业自主开发、企业联合开发、政府主导开发、社会资本开发等多种模式,加快存量建设用地 “挖潜增效”,提高建设用地亩产效益,促进生产力集约高效布局。金华市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内朱基头区块,是上世纪 80 年代的乡镇工业园区,老旧厂房和“僵尸”企业较多,且存在消防等安全隐患。目前,该地块被纳入服务业区块“四破” 整治试点范围。通过协商,开发区管委会对该地块实施收回,腾出新的建设用地近 500 亩,可新建建筑面积 60 万平方米以上,直接拉动有效投资预计达 40 亿元。如浙江金岭实业有限公司占地 85.79 亩,建筑面积 3.8 万元平方米,通过重新整合规划,将工业用地收回后,按经营性土地重新出让,土地出让金收入达 3.72 亿元,新开发项目税收收入达 2.18 亿元,城市品位和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有效提升。
六、生态修复工具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该市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推进,按照大花园建设的具体要求,开展矿地综合利用,利用废弃工矿地实施低效用地再开发或建设用地复垦,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开展“集地券”综合试点,将试点区域内农村地区的零星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等农用地,经验收合格后折算成建设用地指标。通过“集地券”管理制度,义乌市将废弃闲置的农村低效建设用地进行复垦,建设用地复垦指标由政府收购后统筹使用,在腾挪城镇发展空间的同时,加大村集体经济反哺力度,真正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如义乌市佛堂镇盛村砖瓦厂原属村集体企业,总用地面积 74.20 亩。在新型墙体材料推广中,需关停落后砖瓦厂。该项目经批准实施建设用地复垦,产生 68.56 亩“集地券”指标,按照 2017 年度“集地券”指导价格 40 万元 / 亩计算,增加集体收入 2500 余万元。
七、启示
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是放大土地资源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难得机遇。金华市作为低丘缓坡资源大市,发展空间拓展潜力巨大。六大工具是该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因地制宜总结提炼大调研活动成果的具体体现。下一步,金华市将全域联动抓推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推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强化政策集成显化土地价值 ——浅析金华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实施路径的选择相关论文期刊推荐:《中国土地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