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经济管理 > 正文

北大荒知青纪实文学中的地域风情

发布时间:2019-05-30

  要:寒、阔、丰、土是北大荒知青纪实文学鲜明的地域特点。气候的凛冽奇寒、土地的广阔、物产的丰饶、东北方言土语的运用展现了北大荒知青纪实文学中的地域风情,也构成了北大荒知青纪实文学里不可或缺的内容,形成了其独特的审美意蕴。

北大荒知青纪实文学中的地域风情

  关键词:凛冽奇寒;辽阔丰饶;东北方言;北大荒知青纪实文学

  一、凛冽奇寒的北大荒

  “东北老乡都穿上了棉大衣,秋雨又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更让人冷得只能往被窝里钻。现在,我们一排的全体女生暂时住在小学校里,许多同学盖着两条厚棉被蒙头睡觉。”“早上一到田地里,地冻得硬邦邦的,厚厚的霜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白绒毯,初冬的风最刺骨,严寒对我们这批南方青年将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即使冷到零下 40 度我们也要照样出工。” [1] 5 这是著名作家陆星儿在她初来北大荒时写给家乡亲人的信件里首先描述的情景和感受。“寒冷”成为她对北大荒的第一印象,在苦寒的天气里劳作是她青春年华里所面临的严峻考验,而这一切更成为她多年后撰写青春回忆录时最先涌上心头的创作素材。著名作家张抗抗在回忆知青生活时,亦将在北大荒的第一个冬天,视为“刻骨铭心”,她说: “还没到三九天,我们就已经结结实实的领教了北大荒冬天的厉害。”“一出门,呼啸的寒风吹得脑袋疼,若是不戴口罩,在野地里走上十分钟,那首当其冲的鼻子尖就倒了霉,眼看着一点点发白,失去知觉。”作家的回忆中,北大荒冬天漫长、刺骨的寒冷,令人痛苦难耐。也许是身为作家的职业敏感使然,如此寒冷的气候、艰苦的生活,于作家笔下也有着三分的浪漫和些许的写意,“如果屋子的温度不够,墙角的天花板、墙壁和玻璃就会上霜。一旦上了霜,就要到天暖了才能融化。墙上的霜越积越厚,整个屋子银光闪闪的,像一座雪女王的宫殿。看着挺浪漫的,住在里头像个冰窖。”[2] 186-188 离开繁华而喧嚣的都市,来到冰天雪地的塞外寒疆,十年里,苦寒的气候给予了知青们无尽的困苦与灾难,他们从最初的难以接受,到艰难的反抗、最终如同当地人一般的自在的生活,甚至徜徉于寒冰飞雪中,企寻着其中的乐趣。而伴随着生活方式的转换与贴近,知青们异乡人心理与身份亦悄悄地转换了。如在 《北大荒风云录》 中一位知青的回忆“然而,北国的冬日也不乏可爱之处,山林中晶莹的白雪、挺拔的白杨、落叶松,映衬着蓝天,天然一幅银装素裹的画卷,也只有在这里,我才寻到了生命的气息。” [3] 100 湛蓝的天空、晶莹的白雪、翠绿的青松、挺拔的白杨……北大荒冬天独特的林中景致带给知青们独特的生命感受,那是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量,是知青们走过艰难岁月的生命支撑。可以说,北大荒的冰雪在漫长的知青生涯里,不仅仅意味着苦难,它在某种程度上浸润了背井离乡的知青们因思念而干涸的心灵角落,装点了他们枯燥乏味的生活,亦丰富了他们本该丰盈与浪漫的青春!

  二、辽阔丰饶的北大仓

  北大荒之于初来乍到的知青们的第二个印象就是“广阔”。“我们的农场——我的第二个家乡是一个多么广阔的天地啊!”“农场大极了,很少看见房子和人,除了成片的庄家,还是成片的庄家,在田野的边沿,还可以看到连绵起伏的小兴安岭的山影。”“北大荒原来这么大啊,我知道什么叫广阔天地了!” [2] 151-153 天高地阔、路远垄长,对于南方知青而言,相较于家乡小桥流水的韵致、城市里砖墙楼瓦的界限,北大荒那没有边界的“辽阔”呈现出的大气豪迈,让人瞬间在自然面前感到平凡与卑微,从而油然升起对天地自然的敬畏,“站在北大荒的原野上,人忽然就渺小了、萎缩了,小的找不到自己了。你的视线中惟有天空和原野,人被蓝绿白三色覆盖,人已经没有颜色了。” [2] 152 拥有辽阔黑土地的北大荒首先带给知青们的是劳作的艰辛。“在北大荒,一出门就是江南小镇与小镇的距离,步行七八里地的出工路上,已消耗了大半体力。”到了地头,开始“爬垄沟”,南方知青们结结实实地被北大荒的“垄”教训了:“竭尽全力往前赶,胳膊都被锄头拽的抬不起来了,时间似乎已经过了许久,垄沟在我的脚下被一寸寸征服。心里琢磨着:差不多快到地头了吧!鼓起勇气扬脸看——差点没昏过去:前前后后一片绿色,不只是草还是苗,垄台垄沟从容不迫地无限延伸着,丝毫没有结束的意思……”“只要垄沟没有终止,你的劳作就无法终止;是垄沟牵着你在走在爬,你像一个牵线木偶,机械而麻木。有时候你觉得自己也许坚持不到垄沟消失的地方了,可是垄沟不消失,你想要消失也是不可能的。” [2] 155 劳动的艰辛由于黑土地的广袤变得似乎永无止境,知青们在耕耘中体悟到了农民的辛酸和劳苦, “从春天到秋天,人们围着垄台转,汗水掉到垄台上,脚印留在垄沟里。……‘垄’就是我们的全部生活。长长的垄,黑黑的垄,像一条粗重的锁链,把我们的青春锁住。”知青们的慨叹中虽有着些许的无可奈何,但也不乏对这片黑土地的敬畏,所以虔诚的将“垄”称为“我们的课堂”、“我们的作业”。黑土地的“课堂”使知青们领会了劳动的意义,让他们在“丰收的喜悦里”体悟了付出终有回报的生活真谛。

  三、方言乡音讲述土野生活

  作为社会的产物,方言因地域本身的阻隔、封闭以及语言自身发展不同步等原因而形成,却也成为了最能代表地域内人们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文化模态。从语言的这一视角审视北大荒知青纪实文学,不难发现,回忆者在追忆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东北方言讲述知青岁月,这不仅说明那段历史于个人的刻骨铭心,同时亦是语言对人们生活选择的浸润意义的反应,从而说明北大荒文化已深刻地熔铸于知青们的血液中,汩汩流淌。比如张抗抗在她的回忆录中用“下黄瓜”、 “下柿子”、“下茄子”等词语描绘北大荒的丰收,这个“下”字既是指黄瓜、柿子、茄子等蔬果的成熟,同时也是“吃”的意思。北大荒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当地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着深厚的土地情结,而“下……”方言的运用,正是北大荒这一地域浓厚的农业文化气息的体现。这个“下”字形象有力,简洁生动,它既描写出北大荒丰收时的果实累累、应接不暇,同时也写出了人们丰收后的喜悦心情。于是,艰苦劳作了一季的知青们会直接在地里就“可劲造”这些瓜果蔬菜,会把白菜 “架” (摆放) 成不会倒的白菜垛,会在每天下午 3 点才“拱出” (钻出) 菜窖,会“趴在垄沟里捡豆包”,去“水泡子” (水库) 边上捡白花花的野鸭蛋,到小河沟里“摸鱼” (捉鱼) ……再比如,说到北大荒的冷,知青们回忆用“嘎嘎冷” (很冷)、 “摔‘大马趴’” (摔倒、滑到) 来形容冰天雪地的环境,而诸如“一九二九冰上走,三九四九打骂不走”、“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的民俗谚语更是信手拈来,仿佛从未曾忘记过。回忆者们用北大荒方言土语讲述着这一地域特有的土野生活,既活泼又朴实,展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除了对以上自然景色和生活情形用方言描绘外,北大荒知青纪实文学中对于事件和人物的回忆,也穿插了不少当地的方言土语。例如,脾气暴躁的老班长骂起人来:“瞎扯淡! (胡说) 埋头拉车有啥不对?干活还能像只骚公鸡昂着脑袋撅着屁股到处溜达?!”“我也被他‘损’过一回……”东北人性格豪爽,说话嗓门大,没有小家子气,因此说话操作力度较大,虽不善辞令,但却直截了当。这些方言不仅形象地展现出人物豪气、爽快的性格,而且有些幽默风趣的成分,这也是东北人乐观、自信的性格的一种体现。而知青们在回忆讲述这些人和事的时候,无意识地运用这些方言土语,既是对青春的缅怀,也说明北大荒人的性格特质、蓬勃的生命力量或多或少地融入于自身的骨血中。

  参考文献:

  [1] 陆星儿. 生是真实的[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2] 张抗抗. 大荒冰河[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3] 石肖岩. 北大荒风云录[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

  北大荒知青纪实文学中的地域风情相关论文期刊你还可以了解:《《北大荒文学》黑龙江省文学征稿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