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对盈余管理影响
发布时间:2017-04-12
与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相比,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更加契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和相应的财务信息,为相关利益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但是,在本篇经济学论文中作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也使得中航地产通过基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盈余管理进行了利益操纵,这对企业做出正确投资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且不利于公允价值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推广。《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双月刊)原名《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创刊于1985年,198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更名为《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本刊系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2002年荣获湖南省高等学校文科学报二等奖。湖南省二级学术期刊;湖南省优秀学报。
摘要:本文以中航地产为实际分析案例,构建了基于公允价值计量的盈余管理体系,包括五个基本指标和三个公允价值指标,并结合中航地产披露的相关财务数据计算出各指标的数值,通过分析得出:中航地产存在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从而对利润进行操纵。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后续相关制度和监督机制的研究和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盈余管理;新企业会计准则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这种环境下,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逐渐成为我国企业进行会计计量的首要选择,而现阶段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对盈余管理的作用分析结果还存在着分歧。本文则以公允价值计量下的盈余管理为研究对象,并以中航地产为例,详细分析了两者之间的互相影响关系,以期为公允价值计量的合理使用和推广提供实际的参考依据。
一、公允价值计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一)公允价值计量方法选择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公允价值计量与盈余管理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互作用。因此可以作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首要选择。但是公允价值的计量主要三种方法,每种方法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和作用程度是不同的。按市场交易价格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是常用的方法,其公正性较强;类似项目法则需要确定参照物,这种方法使得公允价值计量较为片面;而估值技术是建立在假设之上的,其偏差性较大,但就是这种偏差使得该方法下的盈余管理存在着更多的不同可能性。对于企业来讲,这种不同的可能性的盈余管理正是企业所需要的。
(二)公允价值的具体应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现阶段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主要应用领域为金融、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及债务重组等的准则中。
(1)金融企业中公允价值的应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对于交易性资产的计量,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有着明确的规定:在资产获得阶段应采用成本法来计量,其后续计量则应采取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而公允价值的变化应当计入当期的损益中。上市企业通过这种方法,以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期初对资产进行选择分类,期末通过公允价值的损益进行盈余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收益率。
(2)房地产企业中公允价值的应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在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房地产在交易时应采用成本计量模式,而在后续的计量中则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继续采用历史成本法,二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两种方法相比,公允价值计量更适于企业进行盈余管理。
(3)非货币性资产中公允价值的应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非货币性资产在交易时如符合实质商业的要求,且交易双方的资产均能通过公允价值得到可靠的计量,则可以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盈余管理的处理。但会计准则中对实质商业的界定并不是非常清晰,且其判定具有不确定性;另外,交换资产若没有当时的交易价格作为参考,则需要第三方进行评估,从而可以出现利益操纵现象。
(4)债务重组中公允价值计量应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债务重组准则中指出:当偿还债务方式为非货币性资产,且该类别资产的交易市场并不活跃时,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中的估值技术。但是估值技术的不确定性,使得债务重组双方可以通过调整估值参数来不断提高非货币资产的公允价值,以减少确权人的损失,美化债务人的经营运营能力。因此,该种计量方式存在着利用盈余管理来操纵利益的可能性。
二、案例分析
(一)中航地产简介
中航地产是央企上市公司,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并于1994年在我国深交所上市。近年来,中航地产通过对我国商业模式和人居环境的不断研究和探索,积极参与到国家的城镇化建设当中,努力提升城镇区域的综合运营能力和人居环境,进而实现最大化的开发区域土地价值,为提升城市区域价值、推动中国城镇化建设做出杰出的贡献,是我国特色鲜明、值得社会信赖的“建筑未来”的典范企业。中航地产2010-2015年披露的财务数据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航地产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净利润连年增长,每股收益出现波动,总体上讲,中航地产的发展趋于稳定。
(二)基于公允价值的盈余管理体系构建
(1)基本指标构建。第一,营业利润率。该指标能综合地反应出企业的发展状况,代表着企业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该指标值越大,变化波动越小,说明该企业的盈余管理持续性和稳定性越好。其计算方法为: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利益总额*100%。第二,盈余现金保障率。又称利润现金保障率,是指流动资金与净利润的比值,能反映出企业的现金收益的保障程度,表现出盈余质量的真实情况。一般来讲,企业有盈余利润时,该项指标的数值是大于1的,且该值越大,表明企业的现金保障程度越高,利润的获得越为可靠。若该值上升,则表明企业的发展状况是良好的,反之则应该考虑在企业的盈余管理中是否存在利益操纵的可能。其计算方法为:盈余现金保障率=流动资金/净利润。第三,每股经营活动资金流动率。该项指标用来体现企业支付股利和支出资金的能力。每股收益率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企业的盈利能力,但无法体现出每股经营活动的现金含量,而每股经营活动资金流动率则可以体现出每股经营活动的现金含量。该指标值越大,企业支付股利和支出资金的能力越强。通常将每股经营活动的现金含量与每股收益的比值作为衡量企业盈余的标准,当比值小于1时,表明企业并没有足够盈余现金的保障,每股收益没有保障,企业的经营能力下降;当比值大于1时,说明企业的盈余现金保障能力较强,每股的收益有较好的现金保障,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其计算方法为:每股经营活动资金流动率=经营活动流动资金/总股本。第四,净利润现金差异率。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中的净利润衡量企业绩效各有利弊。因此,在本文中,用净利润现金差异率来更好的体现企业的实际绩效水平。其计算方法为:净利润现金差异率=(净利润-调整后的经营活动的流动资金)/总资产。调整后的经营活动的流动资金=经营活动流动资金总额+投资收益的流动资金+处置资产得到的流动资金。第五,非经常性损益率。该指标是指企业发生的与企业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损益情况。但非经常性损益率的性质、价值和发生次数均影响了对企业收益、支出的真实、客观的反映程度。该指标能反映企业的盈余构成成分,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盈余管理的持续状态。其计算方法为:非经常性损益率=非经营性损益/利益总额*100%。
(2)基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盈余管理指标构建。第一,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率。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应列示在企业的利润表中,是公允价值计量的关键标志。该项指标与企业的市场环境息息相关,且不能被企业的任何经营活动所影响,能较为直接地反映出企业的盈余状况,并能看出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的经营绩效及盈余管理的持续性的影响。其计算方法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率=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企业经营利润*100%。第二,非经营性收益率。公允价值计量对非经营性收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处置、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无形资产出售、债务重组、企业并购、政府补贴及受捐等所得上。当企业经营性收益降低时,操纵非经营性收益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通过该指标可以反映出企业非经营性收益对整体利润的影响,并可依据其变动情况来判定企业是否利用盈余管理进行操纵利润。其计算方法为:非经营性收益率=非经营性收益/利润总额*100%。第三,资产减值损失率。该指标是指资产的回收价值低于企业的账面价值而形成的损失。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资产的减值范围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无特殊要求的其它资产,并规定资产的减值损失不得随意转回。这一规定虽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但不符合公允价值的真实性原则,从而造成企业利用盈余管理进行操纵利润的现象。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可以将可转回和不得转回同时使用,即在不能转回的资产减值损失中不计提或少计提,在可转回的资产减值损失中多计提,合理调整利润,以便进行盈余管理。其计算方法为:资产减值损失率=资产减值损失/净利润*100%。以上五项基本指标和三项公允价值计量下的具体指标均用来评价公允价值计量下的盈余管理,现统计如表2所示:
(三)盈余管理体系指标计算
根据前面所述指标的构建与中航地产近五年的主要财务数据得出2010-2015年中航地产公允价值计量下盈余管理评价指标的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四)基于公允价值的盈余管理指标分析
(1)基本指标分析。从表3五个基本指标的计算结果中,可以看出:中航地产2010年、2011年和2012年的营业利润率始终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均在98%以上,但是从2013年起,营业利润率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下滑,表明企业的利润总额不再仅仅局限于营业利润的支撑,非经营性收益率的比重越来越大,但营业利润率仍在70%以上,表明了中航地产的主营项目仍旧占主导地位,其盈余持续性较好,稳定性相对较高;而盈余现金保障率在六年内均为负值且连年增长,说明企业的盈余现金保障能力较弱,并不排除有通过盈余管理进行利润操纵的可能;每股经营活动资金流动率除2010年外均比每股的收益低,表明了中航地产每股收益得不到充足的现金保障,其主要因素为受到经营活动中流动资金较少的影响,仍说明中涵地产的盈余现金保障能力较弱;净利润现金差异率在六年内均为正值,且变化幅度比较小,相对较为稳定,而该指标值与企业的盈余现金保障能力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即该指标值越大,企业的盈余现金保障能力越弱,该值越小,企业的盈余现金保障能力越大,且该指标值最小值为0.06,最大值为0.26,表明中航地产的盈余现金保障能力在不同的年份是有所波动的;非经常性损益率在2013年达到最大值50.58%,可以看出中航地产利用对非流动资产进行评估或者政府补助的划分界限模糊等手段进行盈余管理来操纵利润。从整体上来看,营业利润是企业利润的最重要来源,且当经营利润不良时,企业可以通过较高的非经营性收益率来进行利润平衡,即合适的盈余管理。如2013、2014、2015三个年度的经营利润相对较低,但是其非经营性收益率却较高。这表明中航地产的盈余管理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弹性。而其他三个基本指标值均较低,说明中航地产的盈余现金保障能力不足且不具备弹性。
(2)公允价值指标分析。第一,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率。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2010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率为负值,其余年份均为正值,且在2011、2012、2013三年间的增幅是较大的,在2013年该指标值达到最大值,为51.12%。通过分析近六年中航地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率的变化趋势,可以得出:中航地产在增加房地产投资时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率较高,对企业利润总额的贡献就相对较大;同时,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对公允价值的变化具有很大的影响,且该值表明了中航地产盈余的稳定性较差。第二,非经营性收益率。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近六年的数据中,前三年的非经营性收益率相对性较低,且均低于5%,后三年的数值相对较高,且增幅较大。与基本指标中的营业利润相呼应,营业利润低,则相应的非经营性收益率就高,从而使得企业的利润总额相对提升并持续,以此来达到盈余管理。第三,资产减值损失率。从表3中可以看出:2010年的资产减值损失率最高,为6.68%,2011年的资产减值损失率最低,为1.18%,且在后几年表现出趋向平稳的状态。通过对该指标值六年的变化,中航地产对资产减值损失逐渐减小,且近几年只对坏账损失进行确认,该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利用资产减值损失进行盈余管理倾向。综合三个公允价值计量下的具体指标分析,可以通过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分析出中航地产的盈余管理的现状: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率是公允价值计量中对企业影响最大的关键因素,且对企业的利润总额贡献较大,并在特定年份较为突出;非经营性收益率也是影响较大的,特定年份的营业利润相对较低,而非经营性收益率却较高,以此来增加企业的利润总额;资产减值损失率方面,利用该项指标进行盈余管理以操纵利润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如果运用不得当,很有可能会成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以操纵利润的选择手段;如果应用得当,会更加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为相关利益者进行正确的投资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