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经济管理 > 正文

经济管理核心期刊论文-浅析工程预算管理的有效措施

发布时间:2013-07-04

  摘要:良好的工程预算能够有效控制工程投资规模,缩短建设时间,提高投资效益。它对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防止“三超”现象也起着关键作用。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工程预算管理工作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已迫在眉睫。本文重点分析了当前工程预算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经济管理论文,核心期刊论文,工程项目,预算管理,问题,措施

  一、工程预算与工程预算管理

  (一)工程预算

  工程预算是对工程项目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所做的计划。它可以一通过货币形式来对工程项目的投入进行评价并反映工程的经济效果。它是加强企业管理、实行经济核算、考核工程成本、编制施工计划的依据;也是工程招投标报价和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

  (二)工程预算管理

  工程项目预算管理指的是从企业全局出发,使用科学的手段对工程项目生产经营和财务进行一定的预测、决策、控制的综合管理。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工程项目预算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工程预算管理的有效措施,以期能提高预算管理水平,进而提升企业利润水平和竞争力。

  二、当前企业工程项目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综合管理意识

  目前,我国多数的工程预算管理模式均处在阶段性的子项目管理上,很难对建筑工程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建设单位、设计部门与施工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各自为政,而工程监理部门则只对施工阶段的质量、进度进行监督,很少参与到决策分析与投资管理中。虽然,预算管理包括单位预算及工程概算,但由于缺少对设计方案的造价指标控制,因而不可避免的造成了设计保守、投资偏高、脱离实际等现象的发生。另外,我国现行的工程预算大多停留在静态、滞后的层面,没有跟上时代的形式作创新的调整,无法满足市场经济日益变化的扩张需求。

  (二)确定方法静态、滞后

  由于土建行业材料、技术、工艺、结构等不断出现更新变化,编制预算时,需要预算人员经常进行定额换算,而且要估算定额中有没有可以套用的部分。但我国目前的工程预算的确定方法大多采用静态、滞后的方法,定额单价通常是以几年前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的统计为基础,造价管理体制上没有根本变革,新增补的定额往往又没有代表性,造成工程量计算取费的差错。这种静态滞后的价格取定方法,无法满足变化的市场经济需求。

  (三)缺乏对预算的监控

  工程项目在实施之前都进行过严格的审批和可行性论证,工程预算也经过了科学合理的测算。但是很多施工单位对此并没有预算的意识,缺乏对建筑标准的把握、投资额度的控制和设计深度的复查,造成了施工过程中变更要求的随意性,而这个过程中缺少预算反馈的机制和对预算的监控,对由更改产生的额外费用并没有有效得到监督。

  (四)缺少预算考核意识

  在我国的施工单位中,施工项目部往往按照职能划分为财务、技术、工程、材料,看似各司其职,由于缺乏对预算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实际上对于预算的管理往往不够重视。财务人员的工作会被认为是收款、报销,对预算管理存在错误的认识;业务部门只负责技术、施工等,缺少预算管理的意识,甚至认为预算管理约束了他们;甚至有些项目部领导对预算不够重视,因此在执行的过程中马虎了事,种种情况使得预算管理浮于表面化。

  (五)预算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预算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不适应工程预算管理工作的需要。具体表现为:一是专业技术素质较低,不能果断地处理复杂的工程技术问题,投资预控能力低,致使大量的工作仍停留在事后处理阶段。二是不能组织和协调工程项目各主体间的关系。三是缺乏经济和法律方面的知识,在处理工程项目索赔时表现较差。

  三、提高工程预算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强化全局预算管理

  以往施工、建设和设计单位由于角度不同,提出的预算偏差较大。如果在设计阶段加强对预算的控制,通过合理确定工程的静态投资和充分测定工程的动态投资额变化,保证预算资金充足,在全局的高度强化预算管理,将有效地避免预算偏差较大的情况。在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和设计方案进行比对,如果出现偏差,需通过相应反馈机制和审批机制对预算有较大影响的设计进行变更。倘若擅自变更,有关的项目部门必须追究责任。

  (二)实现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工程预算定额

  一成不变的预算定额只会反应出建筑市场应对策略滞后、发展缓慢、科学创新性不强的落后格局。因此,随着市场调节的大幅增加,物料、原材料、人工费、场地费、机械设备运输管理费用的上涨,我们应及时的把握市场动向,对预算定额做动态、实时的变更,使之缩短与其他行业的差距。我们可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特点进行定额调整,并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地域环境差异等因素增加相应的难度系数,从而使基本建设尽可能多的创造出经济效益。同时,在动态机制的管理中我们还应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的引入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预算定额,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配套措施,综合考虑引起市场波动的因素,科学的将变化反应到工程造价中,切实有效的使预算编制依据明显、标准合理、造价真实。

  (三)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预算监督管理

  通过对竣工工程经济指标的概算,确定合理的投资估算指标和设计预算依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竣工验收时,注意同设计方案对比检查,对工程设计额度有较大影响的设计变更,要获得原项目批准机关的认可,未经批准同意,擅自更改设计的,审查造价时不予承认,有关部门还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注重预算的执行和反馈力度

  工程预算编制完成以后,预算的分配和执行是预算管理的主要工作。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企业要调动所有相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严肃认真地监督和执行预算,注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预算的刚性的坚持,不得随意变更预算,使预算工作沿着正常的道路运行。土建工程预算管理是提高土建工程行业投资效益的重要保障,做好预算管理能提高企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尽管预算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对其有足够的重视,提高预算人员素质,加强统筹管理,严格监督执行和校审,这些问题都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五)强化预算分析与考核

  成本分析是揭示项目成本变化情况及其变化原因的过程,能为成本考核提供依据,也为未来的成本预算和计划指标指明方向。可通过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对比分析产量、工期、质量、“三材”节约率、机械利用率等对成本的影响,让成本分析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目标责任制的保证和手段。公司层面要建立严格的项目考核细则,为保证考核的时效性,成本考核要分月度成本考核、阶段成本考核、竣工成本考核,对达不到考核目标的,实行责任追究、降职或调离该岗位,把成本管理与经营者的利益挂钩。项目层面也要采用建立考核和激励机制,提高每位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

  (六)提高素质,培养“复合型”预算人才

  提高预算人员素质是提高预算工作水平的根本保证。“复合型”预算人员,就是既懂得施工基本知识,熟悉施工方案,又懂得定额的应用以及预算的编制,还要对经济和法律知识有较深刻的理解。既有一定的施工实践经验,又有一定的预算知识,编制出的施工预算会更加符合实际,可以起到指导施工和成本核算的作用。预算人员应具备的另一基本技能就是学会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和相应的预算软件。目前,应用计算机辅助编制预算已是客观要求,预算员如果不会使用计算机和相应的预算软件已难以胜任预算工作。另外,工程预算人员责任心要强,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施工企业应定期不定期对其进行考核、培训,以提高预算人员的综合素质。

  结语

  要搞好工程项目的预算管理,就要培养专业的预算人才,从全局把握好工程施工的成本,实现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工程预算定额,重视预算的执行力度并加以反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利润盈亏及时监控,以此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企业利润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赵素娟,张华丽,苗东进.浅谈建筑工程预算编制的经验及技巧[J].建筑与工程,2008(30).

  [2]刘钢.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方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06).

  [3]成守国.建筑施工企业预、决算管理工作的浅议[J].新疆有色金属,2010(03).

  [4]沈杰,戴星炎,钱昆国.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8.

  [5]翁家金.如何提高工程预算管理的几点对策[J]. 科技与生活,2010(09).

  [6]史先珍.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预算管理[J].河北煤炭,2010(03).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网http://www.lunwencheng.com期待您的到来,您的核心论文发表论文发表、写作指导,职称论文发表之路从我们这里开始!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