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如何教育
发布时间:2016-09-26
如今互联网无处不在,微博也在我国发展的比较成熟,如今微博更是流行,基本上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到两个微博号,微博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一种,至今仍没有一种官方的定义,根据通常的对微博和网络文化的认知,可将其定义为:“以互联网和手机等各种载体和媒介,以文化信息为核心。
摘要:微博文化的出现成了高校文化中的一种新的形式,有获得和发布信息便捷、追求个性和自由、学生依靠自己微小力量可以帮助他人等正面效应;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微博控的产生、娱乐八卦的风靡以及拜金主义和不劳而获思想的抬头等一系列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正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地位,挑战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改变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传输方式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如何积极适应这些新情况、新变化,主动迎接微博文化的新挑战,有效应用这一新技术、新服务。是高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项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微博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互联网的微博文化
(一)微博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表现
在微博构成的即时共享的平台上自由的实现多样文化信息的获取、传播、交流、创造并影响和改变现实社会中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文化总和”。概括起来微博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微博的低门槛使得大众有了充分表达自我和展现自我的机会,在促进微博文化繁荣的同时,也制造了大量网络碎片化和口水文化垃圾,在网络web2.0时代,网民不仅是信息的消费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微博还以其低门槛使得人们利用电脑、手机或其他通讯工具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心情和状态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且在其他博友的关注下会迅速的蔓延也可能是一对多、也可能是多对一,无数次的重复转发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碎片化和口水文化,所以这就为我们选择信息鉴别信息带来了巨大的负担。2.为了引起关注、博大众的眼球,对微博的使用会引起用户思维的异化。在浩如烟海的信息量中,必须用简短有力、诙谐幽默但又不能太极端片面的语言才能够引起博友的注意和青睐。但现实是如果你发布的热门信息与主流思想一致的话,基本无人问津,甚至还会有人反对和批评,所以博主要想获得网友的好评和关注就必须与众不同,甚至是发布些惊世骇俗声音,如此一来,就会使微博用户陷入某种思维逻辑中进而引起思维的异化。3.微博的字数短少和庞大的信息量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丧失了阅读大段的文字的耐心,带来了人们思维的扁平化和写作的口语化。不连贯的表达、标新立异的书写、快餐式的浏览等等,虽然这种大众化和平民化的碎片化的思想能够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是长期下去,会造成网民看问题的表面化和流于肤浅,缺乏深度思考和语言的深邃凝练。4.微博中存在着大量的谩骂等言语文字暴力,成了人们释放压力和宣泄情绪的场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承受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利益之间的相互交织引发的浮躁不安的情绪得以在微博中完全不受限制的宣泄,充满了暴力和火药味。如果微博为大家提供了彼此交流和探讨的平台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如果成了大家泄愤的场所就会丧失其价值。因此微博并不是没有任何约束和道德底线的自由天堂。
二、微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信息的难以把控和思维的异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可控性受到冲击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对于教育内容的把控相较于受教育者具有明显的优势,讲什么不讲什么一般都是教育者来掌握,受教育者一般都是接受和聆听的角色。而微博文化的蓬勃发展使受教育者的思维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不再仅仅被动地接受,为了引起别人的关注,往往标新立异、独辟蹊径,他们掌握的信息并不比教育工作者少,甚至知道的更多,加上微博的碎片化条件下信息鱼龙混杂,使教育者很难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受教育者的不确定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可控性受到严重挑战,而且微博开放性使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于信息的传播很难控制,正如陈维祥先生所说:“如果你有足够多的跟随者,传播病毒的能力就会发生突变”。因此微博文化条件下,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满足受教者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和课题。2.传统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受到挑战传统媒体条件下的载体比如宣讲、广播和报纸等媒体形式,在微博文化迅速发展下其有效性已经逐渐地淡化,其原有的功能和价值也逐渐地弱化。即便学校有自己的校园主题网站和班级的公众交流平台,也只是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简单移植过去,学生对这些内容比较抵触去相互了解,所以导致了某种程度上这些载体形同虚设,很难进行思想交锋和提供思想源泉。而且现实中很多教育工作者不了解微博的重要性,甚至本人不使用微博,所以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波动和所思所想很难把握,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和教育。
(二)微博文化的娱乐性和开放性挑战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1.微博文化的娱乐性消解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微博依靠各种手段拉拢更多的名人加入,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去注册和使用,微博上更多地是呈现明星的娱乐八卦新闻,网民在微博上更多地是关注明星们的一举一动,热烈地讨论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很多网民不切实际地向往着当明星和做着明星梦,在这种氛围下,微博文化充斥娱乐新闻带有严重的娱乐化倾向,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和推崇的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和主流的社会意识形态。而在微博娱乐化倾向下,好像一切主流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都可以用来调侃、颠覆和消解,这种现象的存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是极大的挑战。绝大多数获取信息的来源和途径更加方便多样化,在使用微博等网络科技方面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有优势,那么教育者对受教者思想和意识形态控制方面和以前相比被削弱,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在学生中的宣传和教育很难被推广和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和严肃性被消解。2.微博文化的开放性遭受着西方文化的侵蚀和蔓延微博作为新兴的沟通工具,其开放性和零门槛使得信息的发布简单便捷,但在我们国家目前技术条件下,对于纷繁复杂的信息管理能力和力度还远远不够,这就为西方文化的不良思想侵入提供了契机和平台。西方社会凭借着技术上的垄断地位,不断地传播着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不良思想,同化着微博用户的主力,即高校大学生,其信息传播模式不可避免地带有西方的文化特色和西方社会的痕迹,更有甚者,有的国家如美国每年都会花大量资金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传播他们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对我们宣扬的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进行瓦解,达到西化和分化的目的,这会使涉世未深价值观还未成熟的大学生深受其影响,被其宣扬的所谓西方美好意识形态所吸引,从而对我们宣扬主流价值观产生偏离,最终导致我们内部的分裂和瓦解。
三、微博文化挑战下的对策研究
面对微博文化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网络时代发展的特征和现实需求,针对微博文化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探讨新对策。
(一)构建微博传播平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总要借助于一定的载体才能实现,在维护传统媒体平台的同时,建立可信度高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门网站,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微博作为新兴媒体的一种,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微博这个具有吸引力的平台,使其发挥有力作用。为此,教育者针对受教育者群体内普遍使用微博的情况,积极地去学习认识并使用,通过问卷调查或者跟同学进行沟通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使用微博的现状和微博中受到关注的问题有哪些,教育者还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创建微群,在微群中工作者要一改往日严肃的形象,在学生面前以平易近人的身份和生动有趣的语言进行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把握学生内心所思所想,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有效,这非但不会损失教育者的权威,反而会因教育者在微群中能够把自己有深度的观点提出来,使学生折服于教师,更加坚定和巩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
(二)变换传统教育模式为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一般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填鸭式的灌输,教育者主宰者整个教育的过程,把控着教育的内容和节奏,受教育者处于被动的地位,跟教育者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而随着微博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主体的个性彰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用户不在遵循“刺激—反应”模式,而是由被动接受转到主动参与,社会角色也由“应声虫”向“解读者”转变,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让受教育者绝对服从教育者的主体和权威,无疑是对受教育个性的压抑,受教育者追求和张扬个性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其教育效果就会大大折扣,所以微博文化背景下就要打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变为交往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教育者通过交往式模式积极主动地了解和把握受教育者内心的需求和思想的波动,有针对性进行教育,让受教育者这一主体感受到其存在被尊重。同时也让受教育者从过度依赖微博中摆脱出来,接触社会,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三)增强网络监管机制,拓宽宣泄渠道
微博以其低门槛和便捷性为大学生个性张扬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是微博文化由此产生的碎片文化和宅文化以及垃圾文化等给管理工作者带来巨大的挑战,对此就要从技术、法律和教育等方面进行监管和维护,让微博这一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尽可能地发挥积极作用,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大学生群体的特性:正值人生中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阶段,充满青春和朝气,挥斥方遒、激扬文字,所以我们应该提供充分的平台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聪明才华,比如开设讨论区和交流区,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及时的了解和把握,对一些学生的过激语言进行删除和管理,实时监测学生心理的变化和波动,并进行心理疏导,如果没有这些渠道或者平台的话,他们就会选择一些缺乏信息管理和充满新奇性的平台进行情绪的宣泄和释放,进而会陷入其中过度地依赖微博这类平台,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又无法进行个性化的教育,难以实现大学生心理需求,也难以适应网络条件下知识的快速传播和知识周期的快速更新。对此思想政治教育就应该与时俱进,选择和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载体,适应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蒙.“推”出的公民社会—微博在大陆的发展探究〔J〕.东南传播.2010,(04)
〔2〕国青松.微博文化的冲击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1,(03)
阅读期刊:《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月刊)创刊于1983年,是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和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主办的,旨在通过理论研究、调查研究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实践的全国公开发行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