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医学论文 > 正文

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发布时间:2016-06-14

  摘 要:我国目前采用的以定额为基础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己表现出明显不适应性,为了提高投资效益,使有限的资金得到充分的利用,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工程造价计算方法来辅助工程管理。本文针对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CCA)的概念、分析流程以及局限性进行了讨论,可以为工程造价及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全生命周期;造价分析;流程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

  1.概述

  我国目前采用的工程造价模式是以定额为计价基础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1],[2]。它是在建国初期引进消化和吸收前苏联传统定额管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比较适应于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转变,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工程项目规模日趋庞大,工程项目质量和管理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遗憾的看到,在这个高速增长的背后,由于工程项目决策不科学,工程设计不合理,工程管理跟不上,而导致了诸多工程的投资规模失控.施工质量不稳定的现象比比皆是,造成了投资的巨大浪费。在建设项目中普遍存在着“烂尾工程”和“三超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概算超投资估算,施工图预算超初步设计概算,竣工结(决)算超施工图预算),严重影响国家计划.财政预算的执行,干扰工程建设领域的正常经济秩序。事实和研究表明,上述问题的存在,是我国现有的工程管理模式尤其是在工程管理中起重要作用的造价管理模式的直接产物。可以说,目前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上的缺陷是导致工程管理问题层出不穷的根源。现实迫切需要建立起我国科学规范的工程建筑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科学规范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但是,我国目前采用的以定额为基础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己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首先,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是实施阶段,而没有把决策.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放在突出位置。其次强调建设期成本,而对未来的运营和维护成本不予考虑或考虑很少,不能对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与管理。最后我国目前实施的是静态的工程造价管理方式,无法与工程造价要素市场价格同步,从而不能反映工程的真实价格,且与国外动态工程造价的管理不接轨。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弊端,提高投资效益,使有限的资金得到充分的利用,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工程造价计算方法来辅助工程管理。本文针对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CCA)的概念.分析流程以及局限性进行了讨论,可以为工程造价及管理提供参考。

  2.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提出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主要是由英美的一些工程造价界的学者提出创立的。后在英国皇家测量师协会的直接组织和推动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推广,发展至今,逐步形成了一种较完整的现代化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其基础在于确定工程建设的全生命周期成本。

  某个工程从概念设计到制造,直到使用寿命结束时所需要投入成本的总和称为全生命周期成本。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计算始于工程的开始,终结于工程寿命的完结。于此同时,下一个延续的成本过程将开始。在此过程中,需要找到一种对所有可能发生的成本费用组合的优化,以确定前期需要的经济预算,这也是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的目的[3]。

  同时,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局手册把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和生命周期成本定义如下: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CCA)是为了估价获得或运行一个项目.资产或产品的在其生命周期内所有相关的成本的一系列技术。全生命周期成本(LCC)是指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物系统在一段时期内的拥有.运行.维护和拆除的总的折现后的货币成本[4]。

  3.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的过程

  学者Harvey在1976年就提出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CCA)的基本组成及流程[5],各部分可以解释如下:

  首先需要定义总资产成本(the cost elements of interest),这部分工作可以确定可能发生在工程建设中的总投资额,是LCCA的前期必要准备。

  第二步需要定义工程需要的成本支出(the cost structure to be used)。按照学者White和Ostwald的分析,这部分成本可以分为三部分[6]:工程前期准备与设计费用.工程建设费用以及使用中的维护成本费用。如图1所示,这三部分费用贯穿工程生命的全过程,是生命周期成本的主体。相对传统的成本计算,LCC更重视第三部分维护费用。

  图1 生命周期成本的组成

  第三步需要选择合理的成本预测模型(cost estimating model)。模型是可以预测变量(多为时间)与生命周期成本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第四步是建立整体的预测方法与框架(LCC formulation)。在完成前三步工作的基础上,需要给出整体预测方法的流程和框架。例如,Kaufman曾提出预测方法,基本包括8个步骤:

  1.建立分析对象。具体而言,分析对象是分析的基础,描述了成本分析的周期以及包含的统计规模。

  2.建立利用率影响参数。当分析周期及统计规模被确定后,需要进一步选定分析中用到的各种参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利用率影响参数,这是经济学分析中的必要指标。

  3.确定全部成本。这步是区别于常规成本分析的主要部分。在考虑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前提下,需要考虑的成本主要包括:初始规划投资.施工成本.维护成本以及检修成本等。其中维护及检修成本是常规成本分析中容易被忽略的部分。

  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局手册认为,生命周期成本包括初始化成本和未来成本。其中初始化成本是在设施获得之前将要发生的成本,即建设成本,也就是我国所说的工程造价,包括资本投资成本,购买和安装成本。而未来成本是指从设施开始运营到设施被拆除期间所发生的成本,包括能源成本.运行成本,维护和修理成本,替换成本,剩余值(任何转售.抢救或处置成本)。其中运行成本是年度成本,去掉维护和修理成本,包括在设施运行过程中的成本。多数这些成本与建筑物功能和保管服务有关。维护和修理成本又分为维护成本和修理成本,为了进行LCCA方便起见,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应该注意这两个成本之间有着明显的不同。其电维护成本是和设施维护有关的时间进度计划成本。修理成本是未曾预料到的支出,是为了延长建筑物的生命而不是替换这个系统所必须的。一些维护成本每年都会发生,其他的频率会小一些。修理成本按照定义是不可预见的,所以预见它什么时候发生是不可能的。为了简单起见,维护和修理成本应该被当作年度成本来对待。替换成本是对要求维护一个设施的正常运行的主要的建筑系统部件的可以预料到的支出。替换成本是由于替换一个达到其使用寿命终点的建筑物系统或部件而产生的。剩余值是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物系统在LCCA研究周期末的纯价值。不像其他的未来支出,一个选择方案的剩余值可以是正的负的,成本或价值。

  4.确定临界成本控制参数。这些参数用以描述不同控制阶段成本的控制情况。例如,结构失效阶段参数(MTBF).结构维修阶段参数(MTTR)等。

  5.在当前物价基础上计算全部成本。按照当前物价水平估算上述所有成本。

  6.考虑通货膨胀率下的成本计算。针对全寿命周期,需要在长期内考虑由于通货膨胀或利率变动等因素导致的成本变更。这个估计的依据可以参考上一历史周期经济指标的数据。

  7.将所有计算成本折算为基础成本。由于第5和6步采用了不同的成本估计方法,需要将成本对于时间周期无量纲化,得到普遍意义下单位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成本支出及现金流量。

  8.将所有成本累加得到净现值。LCCA最终需要将折算后的成本累加得到全生命周期内的成本总量。

  4.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的局限性

  使用LCCA分析可以得到更科学的工程管理指导,但由于其本身操作的复杂,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其本质是由于进行LCCA分析中所使用经济数据的来源以及分析过程中采用的部分假定存在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可以概括如下[7]:

  1.预测与现实中的工程维护成本可能发生较大偏差。许多自然灾害以及不可抗因素的影响无法完全通过概率方法进行考虑。

  2.实际操作中对闲置资金的使用与假设方法存在不一致。

  3.对于较长周期的工程,未来可能的科技进步会缩短工期,从而减少原计划的建设周期。

  阅读期刊:《中国临床医学影像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是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中国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1990年创刊,现为月刊,80页,铜版纸彩色印刷。是一本集放射、超声、核医学为一身的综合医学影像杂志。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