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文史艺术 > 正文

文史范文现代汉语教学技能培养

发布时间:2016-04-20

  本篇文章是由《文史》发表的一篇汉语的论文,(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主办的文史刊物。积极评介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以及优秀文化遗产;向群众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普及宣传,进行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启发教育,包含文学,历史,艺术三个范畴。

  [摘要] 现代汉语因其自身的性质特点使现代汉语教学呈现出一些容易出现的矛盾问题。因此,现代汉语教学应客观地审视教学实际,使教与学的矛盾和谐有机地统一起来。在教材内容的择取、教学的方式方法、学习的方式方法上应进行深入的改革与实践,强化汉语言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关键词] 现代汉语 教学 技能 培养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在汉语言的听、说、读、写等应用方面问题频出。具体而言,说话方音土语浓重,写文章错字连篇、言不达意、不会使用标点、普遍使用病句,朗读难以做到自然流畅、富有感情,等等。高职院校学生语文技能较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另一方面,与学生汉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密切关系的现代汉语基础教学,又让学生感到不切实际,没有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有效地解决矛盾,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是摆在高校现代汉语基础教学面前的一个需要正视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高职现代汉语课教与学存在的客观问题。

  1.教材的用法。教者对于所选用的教材,大多按照教材序列、按照课程大纲按部就班地安排授课计划。对于教材内容,不能针对培养目标择取内容,不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增删或调整。千篇一律,教学与实际脱离,学习与应用脱离。

  2.教者的教法。多数教师备课只在自己头脑中设计想当然的教法,一意孤行。老师的意愿先行,学生就像被老师操纵的提线木偶,任由教师摆布。听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解,回答着在教材中能够找到现成答案的问题,老师怎么指就跟着怎么学,这种教法非常机械。纸上谈兵式的教法,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学生语言素质的提高自然成了形式化的口号。

  3.学生的学法。学生常带着“未知”来上课,在学生的头脑中,上课是坐在那儿接受知识,学生主要看老师灌输什么,不知道自己要储存什么,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要解决。课前缺少预习,课后缺少应用性的复习,使学习的主动性大打折扣。即使课上再积极认真,也是被动状态的。临到考试时,为数不少的学生都急切地让老师圈划复习范围,特别关心记什么,特别关心考什么。从这一点上看,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多的是应付考试,学习的意义仅限于通过学科考试,最后得到毕业证。因此,在学法上,大多数学生不知道怎么学,存在更多的被动性和盲目性。

  面对现代汉语教与学的现实问题,教学应该进行课程教学的根本性改革。以现代汉语基本理论应用为基点,以强化基本技能训练为重点,切实提高现代汉语教学效果。

  一、加强预习指导,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高职学生在中学时学过一些现代汉语基本知识,相对来说,中学的现代汉语内容比较简单,知识点零散,不够系统。高校的现代汉语在中学学习的基础上更加系统化、精细化。对现代汉语教材的内容,学生会感到比较熟悉,因而容易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如果加强预习指导,学生就能提高分辨率,积极摄取知识。学生学习主动了,就能自觉选我所需要的,取我有用的。在预习指导上,要注意下列几点:

  (一)指导学生预习教材的目录、掌握重点内容。现代汉语知识整体上较系统、完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知识的外现形态上零碎不整,学生感觉知识逻辑性不强,知识点像抓在手里的沙子,到最后所剩无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指导学生加强预习,把教材的知识序列列出纲目,提纲挈领,这样就能够把握教材的条理和重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剥离出未知的与深化的内容来,做到课前心中有数,以便课上有效地学习。

  (二)鼓励学生提出关键问题、疑难问题,发现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学习经常处在让老师设问、提问的状态,学生不会提问或不敢提出问题。所以,当学生离开老师时,或者发现不了什么问题,一看感觉都会,而一应用则错误不断;或者到处是问题,感觉什么都不会,望而却步,只等老师来指点迷津。新时代需要创新人才,关键是能够在思维的方式方法上出新思路、出新法,而创新思维的训练就在于能否批判地学习,大胆地质疑,只有破旧才能立新,才有创新。为此,预习指导中要常设“提出问题”一项,要求学生把问题提的有水平,提到关键处。以此培养学生发现难点问题的意识,以便深入学习。

  (三)指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学生只满足于发现问题是万万不可的,要善于提出问题,还应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问题不是提给老师或提给别人的,而是给自己的,学生应尽可能地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在预习指导中,应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或有助于问题解决的信息,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答案。

  二、改变授课观念,变主讲为主导,调整汉语言基础知识传授的方式、方法

  高校现代汉语教学理论性和系统性较强,教师往往做过多的理论讲解或分析预设的实例,学生则对课上老师津津乐道的偏离实际的语言实例分析讲解不甚感兴趣,因此,接受效果常常不够理想。现代汉语教学应该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从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模式中走出来,引导学生深入实际进行学习。语言的便捷性使语言教学实例随时可取可用,课上不必非拿死板的没有现实生活感的例子来讲,尤其是高职的现代汉语课,因其培养的是应用性人才,更不必在理论与经典上大做文章,应该把立足点放在语言应用的实际上。开展一些课前汉语口语训练活动,改革教学形式、由课堂走向社会,采取调查实践、研究式学习等方式,采用创设问题情境、造成知识冲突、制造悬念等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使训练落到实处。

  三、把握好基本技能训练的着眼点、落脚点

  现代汉语课既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因而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往进行训练时的着眼点与落脚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够贴近或与学生日常语言问题相差甚远,学生有远水不解近渴的感觉。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的训练使学生对学习的意义产生怀疑,也使其学习兴趣减弱。现代汉语教学应努力让贴近学生实际的内容进入学生的学习视野,通过建构贴近生活的能力训练体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优化教学方法,进行贴近生活、解决周边实际问题的设计与实践,突出现代汉语知识的应用性和操作性,强化语言技能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现代汉语口语、书面语的运用能力。在教学中,将复习、导入、展开、巩固、实践等各个教学环节,充分融进学生的实际生活内容,使教学整体优化,提高学生的现代汉语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

  对于一节课而言,导入阶段要设置贴近生活的定向激发点,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主动性;理解阶段要设置贴近生活的中心操作点,引导学生主动感知、理解内化;巩固阶段要设置贴近生活的迁移点,帮助学生形成技能。对于一个单元而言,要设置活化运用的综合活动点,使学生体验实践运用的学习之乐。

  以学习“语音的物理属性”为例。在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发几个错误的语音,然后向学生询问错误的症结,再请学生说明其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的不同。 在绝大多数学生面露难色时,教师先说明一种情况,引导出学生自己要探明其它几种情况的想法,使其潜心学下去; 在理解阶段,请学生分析“响鼓还得重槌敲”“用力弹与不用力弹同一个琴键,音高有没有变化?”“比较儿童与老人、女子与男子的发音特点,说明其中各物理要素作用的情况”等常见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各种语音现象中物理要素的作用; 在巩固阶段,分别请两个同学发同一个音节,请学生听后比较其物理要素的不同。在单元实践活动阶段,请学生从物理要素入手,分析自己或周围人的语音存在的问题,形成调查报告。这样,学生语文接受的效果会更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