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经济管理 > 正文

社科论文非营利组织向社会企业模式转型

发布时间:2016-03-05

  一些非营利组织出于降低对外部关键资源依赖程度的考虑,开始寻求传统收入渠道以外的其他资金渠道,出现了明显的商业化趋势。通过实施收入渠道多元化和商业收入替代策略,这些非营利组织获得了充足的发展资金。非营利组织向社会企业转型包括通过市场运作参与经营和转变服务对象角色两种路径,但纯公益模式仍是非营利组织的主流模式。在转型过程中,社会企业与母体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发生变化,其结构有内置式结构、分离式结构、合一式结构三种类型。这种转型对非营利组织的使命、行为和收入等造成了影响。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资源依赖理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企业家不再满足于单纯追求利润,希望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通过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很多非营利组织希望摆脱对社会捐赠的依赖,在强调原有社会使命的同时,引入了企业的运作机制和工具手段,谋求实现财务上的可持续。企业的非营利化和非营利组织的商业化趋势,共同推动了全球社会企业的兴起。非营利组织是指从事公益事业或公益性活动的不分红的组织,这一概念强调组织的目的不是为了营利。从现实来看,非营利组织的运作主要有两个模式,一个是传统的慈善模式,一个是社会企业模式。从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趋势来看,有一部分非营利组织在尝试走社会企业道路。它们从社会使命的单重底线转变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三重底线,在公益服务中更多地融入了企业家精神。

  一、资源依赖理论的主要观点

  资源依赖理论研究组织的外部资源如何影响组织的行为,是组织理论的重要理论学派。资源依赖理论认为,一个组织要真正存续下来,就要设法降低对外部关键资源供应组织的依赖程度。资源依赖理论建立在几个重要假设之上:一是假设组织包括内部和外部的联盟,它们是因社会交往而形成并影响和控制组织的行为;二是假设环境包含组织生存必需的稀缺的和宝贵的资源,因此,环境带来了组织获取资源不确定性的问题;三是假设组织为两个相关的目标而努力:控制某些资源以减轻对其他组织的依赖和增强其他组织对其的依赖。无论实现哪个目标都影响组织之间的交流,进而影响组织的力量。因此,资源依赖理论强调组织的生存需要从周围环境中汲取资源,需要与周围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才能达到目标。资源依赖理论就是从这个角度解释在某些环境状态中,某个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互动行为。

  一个组织如果要实现生存和发展,某些资源的持续供给是前提条件,组织必须要控制这些资源。对资源的需求导致了组织之间的依赖关系,这种相互关系以资金、人力和社会合法性的交换为形式。由于环境条件的匮乏和不确定性,实现这一任务存在一定困难,这就要求组织对重要资源提供者的要求进行调整。美国学者杰弗瑞·菲弗和杰勒德·R.塞兰尼克提出了两种适应环境力量的战略:一是组织调整结构和过程以适应环境;二是通过改变环境和积极管理环境以使其适应组织能力[1](P2)。因此,资源依赖理论强调实施积极的战略以应对环境的束缚,而不将组织对环境的关系视为是被动或无奈的。

  二、非营利组织向社会

  企业转型的动力因素与企业一样,非营利组织进行公益活动和维持运营也必须承担相应成本。非营利组织和商业企业之间的重要区别是获取收入的方式不同,商业企业依赖于从服务和商品销售获取收入,通常由顾客支付成本和利润,非营利组织主要依赖于社会捐赠资金、政府资助、基金会资助等资源支付它们的成本和费用。

  根据资源依赖理论,组织虽然依赖于外部资源,但要降低对外部关键资源的依赖程度,并使用积极主动的战略应对环境的限制。非营利组织也必须对资源依赖进行管理,避免对某种资源过分依赖,不断针对资源环境调整自身战略。基于这种考虑,有些非营利组织试图不再依赖单一的资源提供者,而是通过更多的商业活动,提高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第一,提高资金支配自由度。社会捐赠不仅为非营利组织提供资金,也代表民间社会对非营利组织使命的支持。一是摆脱草根组织资金困境。中国的官办组织垄断募捐市场,大部分民间捐款流向少数官办机构。由于草根组织没有公募资格,也无法得到政府购买服务的资金支持,资金来源很不稳定。非营利组织频发的行业丑闻,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筹款产生了负面影响。二是降低收入的波动性。在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时,来自社会捐赠的收入波动尤为明显。两个重要因素造成收入波动:不同时期非营利组织总收入波动,譬如自然灾害发生时期;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导致企业或个人收入水平波动。三是掌握自身发展主动权。虽然理论上非营利部门是与政府、市场并列的第三部门,但现实中却依附于另外两大部门。非营利组织都是以项目形式每年向政府或基金会申请资助,不仅缺乏稳定性,还总是受到各种限制。这些资金供给方往往凭借资金优势,以各种形式对非营利组织进行控制或影响。有些非营利组织为了保持自身的独立地位,努力寻求更多资金来源渠道,改变被动的依附地位。四是获得人员行政经费。由于现行法律对非营利组织的人员行政经费支出的比例有严格限制,导致非营利组织以低于其他行业的成本水平维持运作。而非营利组织要发展,必须有人员和行政经费,但很少有资金支持者提供这部分费用,造成专职公益人无法生存下来。市场收入是非限定性的收入,可以用于组织与人员的发展与建设。

  第二,传统慈善模式存在弊端。一方面,从受益者来看,如果慈善组织只是持续地向弱势群体提供捐款,而不帮他们解决生计的问题,他们只会过度地依赖救助。传统的慈善方式不具备造血功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社会企业可以为受益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不会使受益者形成依赖性。另一方面,非营利组织的工作效率普遍较低,效率要低于私营公司。非营利组织与市场严重脱节,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大多缺乏市场经验,存在资金浪费的情况,项目失败率较高。社会企业的资助者不必长期输血,投入还可以回本用于支持新的项目,甚至还可能获得经济回报。

  第三,政府使用市场手段。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政府的行政权力开始从慈善领域退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在财务、办公场所、人事等方面脱钩,减少直至取消了对非营利组织的财政供给,大多数非营利组织的工作人员不再拥有编制,被全部推向社会和市场。受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政府采用市场化手段提供公共服务,通过合同制、竞争性招标和凭证等方式对非营利组织给予支持。合同制的方法利用了市场逻辑和方法,非营利组织只有在完成任务的情况下才能获取资金,这就将风险转移到了服务提供者。

  第四,企业的管理输出。一是很多非营利组织都在向企业学习,在人力资源管理、筹款、绩效管理等方面借鉴了企业的管理机制。二是我国基金会中的非公募基金会比例提高,很多公司成立了非公募基金会。这些基金会的理事会主要是由公司人员组成,与公司的管理方式比较相似,它们都使用专业人员和正式程序分配资金,这加强了非营利组织的专业化。三是随着企业捐赠的发展,商业企业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互动增加,公司捐赠模式的变化对非营利组织产生重要影响。企业按照自己的标准要求非营利组织,向资助对象灌输自己的管理理念和思维方式。有些捐赠者像是在做“公益风险投资”,将风险资本的理念和方式应用于推动社会变革,他们追求投资收益、社会投资回报、金融投资回报。随着时间的推移,非营利组织的项目日益与企业相结合,呈现出专业化的组织形式。

  很多非营利组织重视商业创收活动的作用,从传统的依赖模式转变为新的模式,它们主要采取两种方式。

  第一,实施收入多元化战略。依据资源依赖理论,组织生存的关键是获取和保持资源的能力。由于组织的生存需要资源,非营利组织受限于其无法控制的外部政治和经济环境。如果某些资源发生大的波动,对单一资金来源严重依赖的组织就存在风险。收入多元化战略有助于抵消这些风险,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提高资金流的安全系数。一些非营利组织在努力实现“可持续性”,综合政府补贴、社会捐赠和市场收入等多种渠道,为机构的发展提供资金。非营利组织的特征影响到多元化策略的实施能力,组织在成立初期或者规模较小的时候,都不太可能实施多元化的策略。不成熟的组织不太可能寻求和管理多个资金渠道。相反,成熟的组织在资金管理方面有足够的能力,更可能采取收入多元化战略,能够独立运作更高层次的组织资源。

  第二,实施商业收入替代战略。当商业企业找到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方法时,就可以找到收入来源并由顾客支付价值。但对于非营利组织并非如此,它们在为受益人创造价值时,并没有明确和特定的付费人,这就造成了受益人和资金提供者的分离。在非营利组织的各种收入渠道中,只有商业收入能实现受益人和资金提供者的统一。某些非营利组织通过单独的商业创收活动为组织提供资金,实现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捐赠、政府资助和基金会资助相比,商业收入具有明显的优势:商业收入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商业收入不容易受到公众态度和兴趣的外界环境影响,只依赖于自身的运作,具有更高的可预测性。

  三、非营利组织向社会

  企业转型的路径选择(一)非营利组织向社会企业转型的两种路径

  从诸多案例来看,非营利组织越来越具有商业化色彩,从事着各种形式的商业实践,通过服务费用收入获得生存,变得更加富有企业家精神。为了获取利润,非营利组织的商业创收可以采取不同的手段,经过比较分析,商业创收包括两种主要方式。

  第一,非营利组织通过市场运作方式参与经营,实现向社会企业转型。非营利组织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经营,其中有些经营是为了全部或部分地弥补服务成本,这些服务只是收取成本价格;有些经营为了进行创收,为组织提供非限定性的资金来源。非营利组织常见的经营形式包括四个。一是服务收费。非营利组织的服务具有市场价值就有收费的可能性。以前非营利组织是无偿地向受益对象提供服务或物品,现在某些非营利组织把受益对象当成消费者。通过竞争性的付费机制,使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防止受益人的长期依赖。二是销售商品。非营利组织在销售产品的同时获得了收入,弥补自己的资金不足。有些非营利组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本身就具有社会使命的特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行为就是为实现社会目标;有些非营利组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具备社会使命特点,将利润用于社会使命并以此体现公益性。三是承接政府采购项目。政府采取合同外包的方式向社会公开招投标,非营利组织参与项目竞标,政府根据竞标结果委托项目。非营利组织按照合同规定的数量和质量标准提供社会服务。四是经营闲置的资金和资产。有些基金会有专门的理财人员和部门,将闲置资金用于投资。

  第二,转变非营利组织服务对象的角色,实现向社会企业转型。以往非营利组织服务的对象都是扮演“受助者”的角色,然而有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尝试成为“价值创造者”,通过特定的职业训练,将原本的受助者转变为生产者或服务提供者,例如,“深圳残友集团”和“爱德面包房”都是采用此种模式的成功案例。在转型过程中,弱势群体从原来的包袱负担,成为非营利组织的宝贵资源。

  与从商业企业转型的社会企业不同,非营利组织转型的社会企业在法律身份上是官方认可的非营利组织,其自身定位具有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特点,仍然遵循着不分红的原则。

  (二)纯公益模式与社会企业模式之间的选择

  尽管社会企业模式是可行途径,但非营利组织没有必要都去经商。如果一个公益项目做得特别好,并不会缺乏社会捐赠和基金会的资金支持。对于很多非营利组织来说,它们没有办法通过产品或服务获得可持续的发展,收入来源只能是慈善捐赠。不是所有的社会问题都能通过社会企业模式加以解决,就像倡导类、救助类的问题并不适合社会企业模式。

  将来纯公益模式仍会是公益领域的主流模式,社会企业的数量虽然会越来越多,但并不会取代慈善组织成为公益慈善行业的主流模式,社会企业不应也不可能在公益领域占据主流。对于非营利组织而言,社会企业模式不仅是一种机遇,也可能是巨大的风险与挑战。社会企业模式将是对纯公益模式的补充,成为一部分非营利组织可以借鉴的模式选择。因此,非营利组织不能都盲目地进行商业化和市场化,而是要提高自己的运作能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运作水平,这是中国公益行业最为紧迫的工作。

  在本质上,社会企业是一种手段,传统慈善也是一种手段。在确保公益目标的前提下,应该是哪种手段更适合、更有效就采取哪种手段。各个非营利组织的背景与现状有所不同,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定位。有些非营利组织的公益模式运作良好,而且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就可以维持原有的发展道路。有些非营利组织提供的服务符合市场需求、有市场竞争力,还具有高效的营销策略和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就可以尝试社会企业的发展模式。

  四、非营利组织向社会企业

  转型的组织模式变化在向社会企业转型的过程中,非营利组织的组织模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很多情况下,非营利组织的不同结构都可以承载商业活动。

  营利项目可以是母体非营利组织的一部分,也可以与母体非营利组织相分离,也可以是整个的母体非营利组织。具体而言,社会企业与母体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内置式结构。社会企业是母体组织的一个部门或项目,它不具备单独的法律地位,其员工和财务都要隶属于母体组织。非营利组织并没有设立单独的企业生产商品,可以维持对商业项目的控制权。内置式模式也具有一定的风险,因为商品的设计和生产需要很大的投资,会抽调走组织的一部分资源,对原有的慈善项目造成一定影响。如果经营不善,会损害到母体非营利组织。

  第二,分离式结构。分离式模式的优势是不会分散原有的管理体系,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组织。非营利组织能够避免商业风险,由于都是独立的法人组织,就不会因为企业的经营不善而承担连带责任。在分离式模式中,非营利组织的建立在先,营利性组织的建立在后。营利性组织的建立是为了支持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为的是实现非营利组织的宗旨和使命。因此,这种形式复杂的复合体组织具有鲜明的非营利特点。

  第三,合一式结构。在这种社会企业模式中,是从组织目标受益人那里获得收入,商业化改变了非营利组织与其受益人之间的关系。现在,整体的慈善项目本身就是营利性的商业活动。这种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成本,它增加了社会对其公益性的质疑,使非营利组织失去了一部分社会捐赠。如果服务项目的市场效果不理想,在没有外部资助的情况下,组织很容易面临发展困境,从而伤害组织的长远发展前景(见图1)。

  

  图1社会企业的组织模式类型

  在内置式和分离式的社会企业模式中,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项目和商业项目是由不同部门或机构承担的,建立社会企业的目的是为非营利项目提供资金和弥补机构成本,这种社会企业是作为非营利组织的创收工具而存在的。内置式和合一式的社会企业是单一实体型的形态,分离式的社会企业是包括了非营利组织和商业企业在内的复杂实体型的形态[2]。

  值得关注的是,这几种社会企业模式之间也会相互转化和发展。内置式模式的组织如果建立了一个创收性的企业,就转变为分离式模式。合一式模式的组织如果对不同服务对象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例如,对一部分人采取慈善救助模式,对另一部分人采取市场收费模式,那么就转变为了内置式模式。或者,内置式模式的组织如果创办一个营利实体,就转变为分离式模式。从很多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来看,内置式模式和合一式模式都有向分离式模式发展的趋势。这一方面是因为慈善项目和商业项目具有不同的模式和文化,一些机构希望将它们相互独立设置;另一方面,有些机构缺乏资金,希望可以设立独立的创收机构赚取利润。

  五、向社会企业模式转型

  对非营利组织的影响向社会企业模式转型对非营利组织的很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非营利组织广泛采取市场的手段和理念,使它们在结构、行为和思维方面更像企业[3]。正如资源依赖理论的观点,非营利组织通过商业方式拓展了新的筹资渠道,改变了原来所依赖的重心,伴随而来的就是对其造成的各种影响。

  第一,对组织使命的影响。非营利组织在从事商业活动的同时,并不希望改变其本身的社会使命,但商业化可能会对非营利组织造成负面影响。一是组织使命的转移。非营利组织对短期利润目标的重视程度高于公益目标,在面临两难选择的时候很可能会舍弃公益目标。非营利组织针对服务采取收费做法之后,原有的不具备支付能力的弱势群体很难再享受到服务,从而背离了原有的目标群体。二是失去独立的价值观。非营利组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维持独立的价值观,如果这种追求要事先经过市场检验,则某些有价值的追求将被放弃。正因如此,非营利组织商业化的正确性遭到质疑,有学者认为,“非营利”一词意味着一种立场,即将自己定位于商业事务以外[4](P504)。

  第二,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在进行商业化之后,非营利组织的行为会有所改变:为获得市场合同,非营利组织之间的竞争行为更明显;非营利组织使用了企业的商业技术,这是商业化的主要内容;有些非营利组织建立了营利性的企业;非营利组织的员工变得更加职业化和专业化,有更多的与市场和营销有关的人员加入进来。这些组织更多地采用商业机构的管理方式:在内部管理中移植企业的管理理念,遵循成本-效益原则进行运作,采取多种措施降低组织的运营成本;借鉴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规范的组织管理,采取私营部门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优化资源配置;采取绩效管理方式,以结果为导向,根据员工贡献大小给予相应物质激励。

  第三,对机构收入的影响。与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捐赠和政府补贴收入相比,商业收入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主动性。在市场经济成熟国家,非营利组织开展的商业活动能够得到公众的理解与认可。在西方发达国家,社会责任消费是一种新兴趋势,公民通过购买非营利组织的服务或物品促进社会更好发展。但商业化可能导致某些非营利组织在传统筹资领域的收入减少,即促使政府拨款和社会捐赠减少。这是因为,商业活动(尤其是与使命无关的商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非营利组织的合法性,进而导致社会支持的下降或丧失。

  六、结语

  未来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社会部门和商业部门的相互融合。更多的非营利组织将社会使命和商业手段混合在一起,模糊了政府、市场和非营利部门之间的界限。企业社会责任(CSR)、可持续商业、善因营销、风险慈善和社会企业都是这一趋势的具体表现形式。在这些组织与活动日趋成熟的情况下,一个新的部门——“第四部门”正在形成。作为这一趋势的重要内容,非营利组织借鉴商业企业的理念方式,在很多方面都与商业企业趋同。

  非营利组织可以将社会企业作为发展模式的重要选择。无论中国还是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商业化是已经发生的事实,中国的公益慈善行业应该引入市场机制和产业化发展。非营利组织如果要成功转型为社会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社会企业首先是一个企业,要参与市场竞争,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在市场经济中寻找机会,实现组织的成功运转;要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实现社会回报和经济回报之间的平衡;要完善原有的人员结构,吸收具有商业素养的跨界人士加入,让骨干员工更加具有企业家精神;非营利组织需要商业的技能和理念,为弥补现有人员的能力不足,就要接受商业工作方式的培训。

  应该指出的是,不是所有的非营利组织都有必要转向社会企业,社会企业模式并不适合每个非营利组织。如果一个领域不适合运用市场机制,就不需要采用社会企业模式,原有的慈善模式显然更加有效。社会企业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它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但是,非营利组织要想可持续发展和产生更大影响,就必须不断拓展新的和多元化的收入来源,社会企业模式是非营利组织未来发展的选项之一。

回到顶部